● 林成策
高校新上专业论证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若干问题探讨*
● 林成策
本文讨论了高校新上专业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证问题,探讨了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问题,学时数与学分数问题,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问题等,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一些独立的见解。
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问题;探讨
在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高校的专业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已经扩张起来的高校,不宜再过多增加新专业,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上来,要上新专业,应上那些与新兴产业、新兴行业相适应的新兴专业,以引领专业发展的方向。一些新建院校,或者尚未扩张起来的高校,在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同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规模扩张,体现在专业设置上,还有一个数量和种类扩大的问题。这些高校尚不具备办新兴专业的条件和能力,新上专业虽做不到是社会急需和短缺的,也应该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或未来社会需求量较大。人才需求状况是变动的,这也是考虑专业设置必要性的因素之一。对于新建高校,或规模尚未扩张起来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构建和完善本校的学科专业体系,也是该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表现之一。比如,2010年由山东教育学院改建的齐鲁师范学院,该校的办学定位是面向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培养师资。根据师范类院校的性质和该校的办学定位,凡是中小学开设的课程所对应的专业在该校都应该设置,师资缺口大的专业早办、多招,师资缺口小的专业晚办、少招。从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角度看,师范类专业体系要完善,该校不仅承担职前培养任务,还承担着职后培训任务,要形成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育格局,所以该校构建和完善师范类专业体系,成为该校设置师范类专业的必要性表现之一。
专业设置的可行性主要指与该专业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仪器设备情况,图书资料情况,教学科研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学生管理水平等。我认为,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要比必要性更加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是首先要考虑的条件。不少高校,特别是新建高校,往往仓促上马新的专业,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结构都不能较好满足新上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就难以保证。有的学校,在新上专业教师队伍列表中,一名教师的名字能同时出现在三个甚至多个新上专业的教师队伍列表中,这较为典型地反映出该校新上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教学仪器设备不足,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社会就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在专业设置的可行性中,有一个因素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办学历史与办学经验,办学历史与办学经验也是一所高校新设专业的重要可行性条件。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这对办好一个新上专业有很重要的影响。
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定位正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才会切实有效。制定培养目标首先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特色相吻合,比如,齐鲁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为全省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培养师资,其办学特色就是教师教育。那么,该校在制定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就应和该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保持吻合。在制定培养目标时,经常遇到也是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问题。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般理论上讲,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相对单一和明确的,这样便于操作和培养。但是在就业压力较大,社会转换较快的情况下,单一的专业培养目标很难适应提高就业率的要求,很多时候人们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由于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自然不自然就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拓展,由单一目标转换为多个目标。在当前的形势下,制定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一个目标为主,几个相关目标兼顾的原则是无可厚非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比较强,比较有利于应对当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借用农业生产发展上的一句话“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在专业培养目标上,不妨确立“一业为主,多业兼顾发展”的方针。以某学院制定师范类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其培养目标是如下这样表述的: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师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地理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关于培养规格问题。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和细化。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实际上就是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这种要求一般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基本要素。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党和国家要求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所学专业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等。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制定者,在表述其人才培养规格上差距较大。有的表述比较笼统、宏观一些,有的表述比较具体、微观一些,有的简明扼要一些,有的繁琐详细一些。有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时,还明确加进了英语、计算机、普通话以及各种专业证书的要求。也有些学校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去表述其专业培养规格。对专业培养规格的表述不应千篇一律,也不可能做到千篇一律,即使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也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其办学特色和办学要求会有较大的差异,就是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其表述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一个专业培养规格的表述,无论篇幅长短,字数多少,角度如何,微观还是宏观,简明还是繁琐,只要能体现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基本要素,体现出本校该专业的办学特色和特点,就算是一个合格的表述,就会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起良好的指导作用。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课程设置,人们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学时数和学分数的问题。学时数包括总学时,周学时以及学时的学期分配等。总学时和周学时的多少,是人们较多讨论的问题。从各学校制定的四年制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总学时从2500-3000学时之间都有出现,个别学校也有超过3000学时的。平均周学时在20-24学时之间,学期之间不尽平衡,一般为前紧后松。各学校各专业的总学时数和周学时数存在一个差别幅度是正常的。由于各专业的特点相差较大,文理之间,艺术类与文理类之间,就是同类专业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由于办学模式的不同,其课程设置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这必然在学时数上表现出差别来。一般来说,文科的学时数比较少,总学时一般在2700学时左右,周学时一般不超过22学时,理工科的学时数比较大,一般在2900学时左右,周学时一般不超过24学时。实际上总学时是根据周学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每学期以18周为授课时间,一般安排7个学期上课,1个学期左右的实习,若每周上课23学时,总学时为2898课时;若每周上课21学时,总学时为2646学时。课时的学期分配,前几个学期由于公共基础课比较多,再加上部分专业课,周学时相对大一些,后几个学期,周学时相对少一些。
学分是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行的是学分制,按规定修满多少学分就可毕业,既可以提前,也可以推迟,而且理论上是应该没有限制的,比如2年修满学分2年可以毕业,10年甚至更长时间修满学分可以10年甚至更长时间毕业。但我国高校目前的条件和管理体制,是难以做到提前和推后较长时间毕业的,只能适当提前和推迟,绝大多数学生是按照规定的学制年限毕业的,换句话说,我们实行的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学年学分制。据此,学分数和学时数就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学时数的大小决定学分数的大小。一般每18学时对应1个学分,1门72学时的专业课,一般给4个学分,也有个别课程不是按照这个比例去严格对应的。如果平均每学期每周上课22学时,那么7个学期的课程学分就是154学分,再加上实习见习、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等的学分要求,总学分约170学分。前已述及,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学时数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它们给出的学分数也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一般在160-180学分之间波动,甚至有高于或低于这个学分范围的。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学分数有一定的差异幅度是正常的,符合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个性特点,也符合不同学校办学模式不同的特点,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对有的专家提出不同专业之间学分数的差别不能超过5个学分,实在不敢苟同。
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数或学分数是相对固定的,像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国防与军事教育、大学美育等等。这些课是必须开的,或是国家规定,或是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认识的,或是惯例,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等专业人才,设置必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或学分一般占整个课程的25-30%,主要随学时总量或学分总量的大小而变化。所以,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随意减少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数或学分数,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把课程设置的注意力放在专业课的调整和改革上。公共基础课的主要特性是相同性,专业课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也就是它们的差异性。要想使自己专业的培养方案与众不同,体现出个性和特色,那就要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多下功夫。
我国高校以往的课程设置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必修课比重过高,选修课的比重太低。很多高校选修课的学时与学分所占比重一般都在20%以下。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过于统一化、系统化以及过于追求专业化。首先,课程设置过于统一化,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其次,课程设置过于系统化,形成大而全的课程体系,造成总课时量过大,学生自学的时间减少,选修课比重降低。第三,课程设置过于追求专业化,课程结构封闭性较强,开放性较差。过多的专业必修课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过多的专业课也削弱了基础课程,学生几乎无选课的余地。解决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比重过高,选修课比重太低的问题,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彰显学校特色,打破过于统一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不断增加选修课比重,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我们要实现课程设置的动态化,变传统的静态、线性课程体系为开放的、动态的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制定松散的课程结构,使学生以辐射型的求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知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是课程设置的原则,更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原则。以往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的比重过高,实践课的比重过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不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其专业技能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或者由于观念陈旧的原因,或者由于实践条件限制的原因,实践性课程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增加,但离培养目标的要求,离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此相对应的教师课堂教学,其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也不够。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与应用的融合不够,知识与生活的结合不够,直接经验的获取不够,生活经历与体验不够。为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切实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也要很好的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与经验,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从一维、静止、片面的学习观向多维、动态、互动的学习观转变,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更广泛、更深刻、更敏捷地感受生活、反思生活和表达生活。
[1]林成策,郭百灵.试论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林成策.试论高校课程建设[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苏海霞.高师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4).
[4]吴泠.高校课程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3).
*该文系2009年度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9595)的阶段性成果。
林成策/齐鲁师范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