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现冬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它借助语言文字,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促使人的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全面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的建构。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唤醒方式。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有人情味的和有创造性的生活时必备的能力”[1]。目前,学生写作存在三大困境:一是无话可说,二是话不成文,三是文无个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唤醒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写作教学,通过写作教学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进而把写作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成长联系起来,这或许是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学生写作难题的有效手段。
伏尔泰说:“没有真正的需要,便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学生之所以对写作缺乏兴趣,是因为没有把写作当成自身的内在需要。如果只是为写作而写作,自然不会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动力。事实上,表达自己、渴望交流、认识自我与世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固有需要,而写作恰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唤醒潜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需要和冲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把写作与自身的生活、成长联系起来。一旦学生学会了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倾诉渴望,便会把写作当成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必需,不吐不快。
然而,长期以来,模式化的作文训练和僵化的评价方式不但难以唤醒学生沉睡的写作欲望,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导致学生为题作文,为考作文,而不是为需作文,写作教学呈现出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笔者认为,写作教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唤醒学生内心的表达需要,使写作成为学生心智自由驰骋、个性尽情发挥、情感自由释放的一种活动。那么,如何才能唤醒学生写作的欲望和需要呢?
首先要重视体验。体验包括生活体验(直接经验)和读书体验(间接经验),重视体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烦恼。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生活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关键是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善于激活并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真诚地记录下自己生命成长的痕迹。在这方面,流行于日本的生活作文教学模式给我们以启示,它在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世界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塑造学生的人格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作文来发挥人的个性,克服自我缺失,其代表人物芦田惠之助说:“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2]也就是说,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自身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唤醒教育的理念。另一代表人物小砂丘指出,每个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他的“个我”的发现。要求生活作文必须要写真实,包括作者内在的真实(即作者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和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为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聆听。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告诫自己的学生:“学习观察并不需要到非洲去,也不需要到西伯利亚去,你们只要在屋子边上那块草地上蹲下来仔细看一看,你们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惊人的昆虫世界。你们大概不知道蚂蚁会发出声音并能互相‘交谈’。蚂蚁的‘话’是很轻的,但已经能够用磁带录下来了。也就是说你们可以听到蚂蚁怎样‘讲话’。蚂蚁为什么能背起比自己身体重好多倍的东西?人就不可能这样。这同样是个谜。在大自然里每走一步都会出现许多谜。跨出第一步吧……睁开双眼,注意观察,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你身边。”[3]作家王小波也说过:“生活是天籁,需要凝神静听。”只有学会观察世界,聆听自我,才能不断发现生活的真谛,领略生活的奥秘,产生丰富的生命体验。观察的要点一是要注意细节,二是要注重联系,三是要主动体验。因此,要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和聆听中建立与生活的关系,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得到新的发现,产生“想说”的欲望。
其次要注重发表。喜欢倾诉、交流是人类尤其是儿童特有的心理倾向。文章不单是写给自己看的,学生更希望获得读者的肯定与赞誉,而发表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大尊重和对作品价值的充分肯定。发表有正式、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发表可以称之为展示。只有当学生发觉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并能及时得到反馈时,他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并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提供发表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朗读、办板报(壁报)、当堂展演、学生互评等方式让学生的作文得到展示;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班级写作博客,随时发表,多向交流,能极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外,有的学校每个假期让学生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作文修改、打印、装订成册,并配以插图,编写前言和后记等,开学后展示、评比并择优推荐发表,这一举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总之,注重发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唤醒,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强调生活积累与体验,仅仅是写作的一个方面,如果只是照搬生活、刻意模仿,是写不出生气贯注、义理严谨的文章的,结果只能是干巴巴的“流水账”,话不成文。这种现象在广大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根源何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并没有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学生所写的只是对生活表象的无动于衷或只鳞片爪的平淡记录。这样的生活没有经过思想的过滤,也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还是外在于学生的生活。
写作是对生活的重新组织和概括提升,其中夹杂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与想象。从写作心理学角度来看,写作不是被动的学习和机械的模仿,而是一个主动思考、思维不断得到锻炼的过程。单单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与方法,并不一定能唤醒学生的思考与智慧,有时反而使学生舍本逐末,不能用富有个性的言语来表达独立思考的内容,只能借华词丽句来掩盖内容的空洞和思想的贫乏。
作文是学生以体验者和思想者的双重身份参与的活动,要想把对生活的片段的甚至是杂乱的感受写成文章,必须使学生能把所感知的生活现象的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整理,发现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然后,把整理好的思想下笔成文。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得到发展。所以说,写作是思维的体操,一点都不为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是语言脱离思维。“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所写的,“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儿童本人也是模糊不清的”[4]。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如果我们把写作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感于物”、“得于心”、“形于文”的话,那么,“感于物”即是对所经历的生活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得于心”指经过吸纳内化,心有所得;“形于文”即是将自己心中独特的感触、情感、思想付诸文字。这个“内化—外化”的过程,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思维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多次反复。可见,最终落实在纸张上的文字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品,而是更高、更美、更集中、更有表现力的生活,也即艺术的生活;是经由写作者情感与心灵浸润过了的生活,也是经过思维过滤了的生活。所以说,写作需要唤醒学生思想和智慧的参与,它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生活体验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作文的水平就是他思想发展的水平,同时,学生的思想可以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有问题意识。当前,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弊端即是缺乏独特感受和独立思考,这跟学生不善于思考、问题意识缺乏有很大关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醒人们:“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是思考的开端。既可以追问自身及心灵,也可以追问社会现象及生活百态。问题不仅可以唤醒、激活学生的思想,也能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同时解决了学生叙事平淡、说理不透的问题。审视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存在一种趋势,那就是由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的过渡,即着重考察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孙绍振先生认为:“不管作抒情性的散文还是规范的议论文,都离不开概念的、逻辑的严密贯通,以及对矛盾的具体分析。”[5]也就是说,不只是议论文体需要理性思考,其他文体也同样需要。因此,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追问、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提高思维能力,激发潜藏智慧,作文水平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二是要养成精心修改的习惯。叶圣陶说:“修改是一种思想过程。”修改不仅是学生重新梳理自己思想脉络的过程,而且是进一步斟酌表达方式的过程,从而使文章意脉贯通,表达准确生动。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者的反馈和自我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校正,新的感受、思想不断被唤醒,思维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修改的质量重于写作的数量。因此,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以养成良好习惯;同时,还可以适时地上一些专题性的作文修改课,专题内容如:学生作文改前改后对比,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名家作品修改例谈,等等。另外,作文修改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学生自改,二是老师批改,三是同学互改。
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一种不良风气,即戏说历史,编造故事,东拉西扯,堆砌词句,脱离自我,矫情滥情,无病呻吟,也就是温儒敏教授所反对的“文艺腔”。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经由媒体的传播和炒作,却成为学生纷纷仿效的范本。这不但蒙蔽了学生的真实性情,而且使学生作文转入了另外一种千人一面,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文的价值在于创造,但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唤醒创造意识,就是要唤醒学生沉睡的原初自我,解放被禁锢的心灵,从而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梁启超在一次演讲中说:“(文学)艺术的权威,是把(文学)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6]也就是说,作文只有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创造性表述”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所说的“创新性表达”并非是让学生一味追求“前人所未言”,而首先是让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作文的内容和语言要打上个性的痕迹;其次才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锤炼语言,另出新意。
如果说,“展现个性”解决了学生作文在内容上的创新问题,那么,磨砺语言可说是作文形式上的创造。真正独特的感受,往往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传达的。个性化语言运用的原则是:“凡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小必叙,凡不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大必弃。”[6]学生作文习惯用现成的话语,现成的话语说过多次就变成了陈词滥调,成为自动化语言,反过来对真实独特的感受产生遮蔽。如何打破这种话语圈套呢?要多向经典文本学习。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7]经典文本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它对现成的老套感受和话语具有了一种突围。因此,要唤醒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创造意识,必须引导学生向名作家和经典文本学习,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无论是唤醒写作欲望、唤醒思考,还是唤醒创造意识,都是属于一种由内而外的激活与诱发,着重于解放进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这几个方面相互补充、彼此交融,着力于从唤醒教育的视角来解决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既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烦恼,又从唤醒的视角对学生“如何说话”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鲍勒诺夫说:“唤醒,能使主体的人在灵魂震颤的瞬间感受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内在敞亮,他因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一次心灵的解放。这种唤醒深达人的存在的本性和无意识深处,使心灵不再在习惯的诱因下沉睡,而是在剧烈的震荡中,荡涤尽情感的自然状态,使纯真的心灵获得更新与复活。”[8]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实施唤醒教育,适时地唤醒学生丰富的心灵,引导他们在写作中把生命成长的痕迹及时记录下来,那么,他们多彩的个性与创造力一定会让我们惊叹!
[1]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74.
[2]方明生.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J].外国教育资料,1996,(2).
[3]朱绍禹.美日苏语文教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520.
[4]吴立岗等.苏联教育家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32.
[5]孙绍振.寻找黑天鹅[J].语文建设,2011,(9):9.
[6]梁启超.梁著作文入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50.
[7]鲁迅.鲁迅全集(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1.
[8]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