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泗建
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曾经提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教学追求原味,这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则应该体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和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色和谐。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是语文学习的信息源。只有立足于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挖掘文本的丰富、深厚的资源,才能激活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与文本作者的真切的对话,一旦文本被架空、冷落,将会削弱文本生成读写能力的作用,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将会流失,师生的教学对话更无从谈起。
文本中经常会有一些看似平常的、很不起眼、一不小心就会滑过去的字眼,如果我们老师有特别的敏感、特别的眼光、特别的领悟,那么抓住它,别放过。精心设计、步步引导学生去品味、体验、感受、思考,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文本,分析得活,分析得新,一定能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启发、认识和审美体验。如果我们老师经常这样做,就能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感受力,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不断有新的收获,完全可以说是抓住了语文教学之原味。至于那些能反映作品整体风貌的词语、能窥探作者心灵世界的词语、能表现作者艺术匠心的词语……更应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表层意思背后的情感、思想、意趣……就深得语文教学原味之极致了。
语文课要远离技道、技术主义,远离速度、浮躁作风。语文的大智慧应该孕育在平淡之中,生成与和谐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然之境。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最喜欢丢开原文,而把文本转化为课件,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画、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悦耳动听的配乐,常常忘记了回归原文的路,到头来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会阅读,自然不会热爱文本的语言。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曾针砭这种现象说:“看影视多了,读课本少了;听录音多了,教师朗读少了;其他活动多了,语言活动少了……什么PPT,什么链接,什么网络阅读……似乎大家都有一手。”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交往为本质的,以改善人的主观世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语言”的中介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往中而得以实现的。但语文课堂的技术流慢慢地成为主流的东西,不容忽视。“技术流”往往表现在:诵读的视频播放、文本的影像再现、情境的景色画面和板书的随机点击。看似现代,实是疏离了师生对文本本身的感悟,破坏了师生的语言体会能力和语言想象能力。一位年轻教师在分析沈从文《边城(节选)》中翠翠的人物形象时,完全脱离文本,剪辑、整合了《边城》电影里关于翠翠生活场景的视频,播放一段,要求学生概括一点。一节课上完,人物形象的概念内涵是被明确了,但学生几乎从没翻看教材,更别说“咬文嚼字”了,这叫“语文课”吗?语文的课堂教学,技术因素仅起辅助阅读的作用,不应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成为语文教学的对象。老老实实地关注文本,注重原汁原味的文本教学,才能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很多时候,语文老师的课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学生被“绑架”来完成规定的动作以配合老师。课堂节奏太快,师生们总是一路狂奔,根本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一节课被演绎成了教师大秀个人“才华”的舞台时,学生便成了附属物,语文就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实际上,老师越是试图把学生牢牢抓在手心,什么都不敢放,就越是在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课堂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懂得创设情境,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并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调控艺术。此外,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这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激情的语文教师自己都无法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又怎能去感染学生?而缺乏激情的教学课堂,纵使文本再动人,教学也必然枯燥无味。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教师面对语文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即要像热爱情人一样热爱你们教的每一篇课文。教师在备课时备情感,才能把遥远的讲得亲切,把枯燥的讲得有趣,才能讲出感染力。”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及情感素养,这是语文课具有浓厚情味的关键所在。
课堂上,教师所有精致思想的背后,都应有一个支撑点:不应是自我显示,而应彰显学生的个性。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课堂上就会绽放艺术的光彩。个性的彰显需要土壤,而给予学生适度的个性展示空间是根本。肖川先生说:“当标新立异被斥责,开拓创新的路口就被堵塞了;当所有的,‘答案’被标准化制作,探索和发现的头颅就被切断了……而当所有的喉咙都只发出一种声音,那情境几乎就是灾难!”
在亲和力强的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有着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学生不必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课堂多了一些轻松,多了几分幽默,多了一些欢声笑语,多了几许神采飞扬。语文教师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可亲可敬,而不是凶神恶煞,缩短师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放下霸权的语文教师,有助于造就学生对课堂的信赖感,消除敌意和冷漠,使心灵乐于吸纳新知与异见,变得敞亮而充实。
一堂课的导入,大致可以奠定一堂课的整体基调。如果是诗意的导入,那么,整堂课的诗意氛围则基本形成。记得一位老师在执教《声声慢》时,这样导入:“‘心情宁静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甜酒;心情激动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烈酒;心情悲痛时写出的诗/是一杯苦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李清照的《声声慢》,我们也来品一品这杯酒的味道。”这样的导语,既具有激发学生品读此词的诱惑力,又较好地确立了此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品词味,显得诗味氤氲。导语需要诗意的吹拂,各环节的过渡语和课堂结束时的结课语也需要诗意的萦绕。如诗的小结过渡能很好地承前启后,推动课堂教学向前流动,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语文教师要打造富有诗味的教学韵律和节奏,具体到一节课的安排,要在教学设计上考虑怎样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的节奏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平添几许生命活力。
以诗味为价值追求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去探寻诗文的神秘奥区,一起去采撷诗林的奇葩异草,一起去浸染诗海的神奇灵秀,一起去叩响诗坛的黄钟大吕,一起去享受诗意的迷人风光。语文不单单是给予学生实用的知识,它要给孩子一个世界。语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使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积累、独特的珍藏,从而拥有独特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换句话说,也就是使学生拥有优雅的言谈、生动的文笔和优美的个性。充满诗味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以浮道(即世俗之道)、应试教育为目标取向的语文教学,“天马行空的阅读变成了标准答案下的镣铐;自由自在的探索与质疑,变成了戴着枷锁的舞蹈;心灵的愉悦、自由、快乐和满足,超功利的旷达和享受,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被灌输之下的劳役。”这一幅可怕的功利的世俗场景,仍然是眼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真实写照。
许多老师还是满足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有的老师,在启发学生理解品读课文时,习惯沿用一些“公式化”的语句来引导,诸如:“这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这个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等等;有些老师则是简化引领体悟的程序,只让学生运用一些术语、套话,对作品语言作技术层面的格式化的赏析;更有甚者,出于应试的功利目的,有些老师还要求学生熟记这些套话,以备考试时解答阅读分析题之用。鉴赏一部作品,要真正把握它的内涵,并非浅尝辄止就能做到的,需要一种透过语言文字去感悟的能力,需要一个分析渐悟的过程。而实际阅读教学中,偏重于传统架构分析、应试技巧训练,忽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文本个性化阅读的做法仍然屡见不鲜。
应试教育“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辩证的语文感受,用大规模的狂轰滥炸、抽筋剥骨,扼杀语言的气韵和灵动。“扼杀了语言的气韵和灵动,就扼杀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语言感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说也就钳制了学生生命本体的完善与发展。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沟通和共鸣,是心灵的愉悦和激奋,是思想和精神的名辩和批判。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认知和训练过程,它的终极目标是在诗味中穿行,浸润诗味的点染,更是体验者(学生)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获得生命的铸造、人性的升华和生命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