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轶波
论课堂教学的技术品性
● 程轶波
教育与技术的历史同源性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具有了技术品性的特质。从技术的视角考察课堂教学,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出现了工具理性遮蔽了价值理性、教学意义的式微与跌落、对教育技术价值认识不当等问题。教育技术发展的应然取向是关注工具理性的同时,更关乎其价值理性;应用过程应展现应然的人文属性;从“前景”走向“背景”,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教育技术;技术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网络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始在学校和课堂教学中日渐普及。身处一线的教师也在不断的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试验,教育技术开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如今,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改进学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已延伸至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教学领域,使人们越来愈多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巨大价值与潜力。从技术的视角来考察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开始呈现出技术品性的特质。
课堂教学技术品性并不是肇始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充其量只能算作是课堂教学技术品性的显性彰显。既然是品性,那就是内在于其中的气质,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不因外界影响而存在,也不因周遭变化而消失,是蕴藏其中的品质性格。课堂教学的技术品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存在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育人技术,教育教学的育人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具有历史的同源性,这为技术教育化、教育技术化、教育与技术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内在的逻辑合理性。
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它所回答的是“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技术的本质与意义就在于对事物存在的自然状态或发展的自然进程的 “打断”,并在人为干预下将事物带入人工进程。[1]可见,技术具有内在的“非自然性”与“人为性”。在人类诞生以前,自然界处于自发运行的状态之中。人类社会产生之后,技术就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锐利武器,人类通过技术,将自然的自觉运行方式带入了人工进程。“天然自然”被改造成“人工自然”、“自然物”被改造成“人工物”的过程就是技术作用的过程,这种转化就是技术本质的集中体现。[2]
教育具有发展人的历史使命。教育作为“发展”人的手段,本身就是一种育人技术。从技术的视角来看,这正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类似技术本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称之为教育的技术品性。[3]虽然二者所作用的视角、范围、对象发生了转换,但是在本质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技术的本质在于打断事物发展的自然状态,将其纳入到人工进程中来。而教育的过程同样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状态的转变,即通过干预个体的自然发展状态,将其带入人造的发展流程,实现个体更快、更好、更全面的自觉发展。由此可见,教育与技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是二者内在关联的深层次体现。这种关联性在教育与技术的相伴发展中得以延续,也就是教育与技术的内在联系在二者双向互动中展开。[4]
既然教育与技术具有历史的同源性,那么二者的有效融合也就有了可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具有教育的品性,也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能体现出技术的品性,而是只有当技术进入教育过程,并满足教育主体多重价值需求时,技术才有了教育的意义。同时,技术要受到教育理论的支配,要适应教育实践的发展。由此看来,技术教育化是技术走进教育的第一步。一项新技术产生之后,当其特性、特点等适应教育发展时,就会有可能被引入教育领域,例如信息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它们成为了教育中的技术。从社会中的技术到教育中的技术,技术本身不仅发生了空间转换,更重要的是背景的转换。背景转换导致了技术的形态、结构、功能等也要发生相应的转换,根据教育目的、内容、过程、结构、形态等的不同不断地改变自我,使自己能够与教育有效切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本身的社会因子开始不断退化,而教育价值则不断累积,最终实现了技术的教育化,成为教育中的技术。其次,技术的教育价值最终体现在技术作用下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上。当技术具有了教育的形态之后,就不断的开始渗透到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与方面,改变着教育主体、教育结构、教育发展的原本状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教育影响的不断扩大,技术最终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底色,一种背景,在技术的关照与促发下,教育技术化就成了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介于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发展进程之中的是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技术与教育有效融合的产物,一种系统地设计、开发、使用、管理、评价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方法论体系,[5]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体现了教育与技术的特性与品质,既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呈现,更是教育的技术品性的彰显。
上文分析了教育与技术的历史同源性问题,这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认识基础。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考察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有利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教育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我们看到,教育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仅仅归咎于教育技术的不成熟、不适当,更多的应当找寻“人”的因素,诸如功利思想、评教失当等。只有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将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技术与人类相伴而生,并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无论从西方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中国传统思想上去追溯,技术的处境并不乐观。在西方,技术被长期排斥在哲学(被认为是高深知识)视野之外,造成了传统哲学中技术研究的历史性缺席。[6]在中国古代,技术被贬低为奇技淫巧。直至近代,随着现代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关注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用技术的语言,以技术的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其理论基础是一种工程学的技术哲学。这种技术哲学传统从一开始就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工程学的技术哲学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与逻辑,关注技术本身,强调技术的物理原理、结构功效等,目的在于通过技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这一角度出发,教育技术的工具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与肯定。例如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它集成了所有的信息传播媒介,如录像机、计算机、投影机、录音机、多功能展示仪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编排的音像资料、动画演示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立体感的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增强了记忆效果。[7]然而,对技术本身以及其工具理性的过度关注使教育技术忽视了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与人文性。所谓整体性,即技术只是教育发展中的一部分,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有整体观念;所谓协调性,是指技术的应用应当与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相适应;人文性即是指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工程哲学的视角,更应当从人文视角考察技术对人的作用与影响,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这些价值理性的忽视导致了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瓶颈,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与抨击。
伴随技术的工具理性而来的是教学意义的式微与跌落。工具理性将过多的精力集中于技术开发与应用、效率与效果,而忽视了技术应用场域中的人。有学者认为,人—机—人的教学新关系使教学失去了本真的意蕴。“师生之间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人格力量以及教育过程本身应有的生命的流动性,正在被技术逐渐从教育过程中排除出去”。[8]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将大量的经历放在了美工设计上,而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学习状况的考察等退居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疯狂”地向学生播放课件,将大量的、甚至不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一方面造成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课件的信息容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师生之间的交流几乎微乎其微;教学完毕后,多媒体离场,学生可能只记住了光怪离奇的画面,至于内容,却并不一定能记住多少。教育所强调的学生主体性也在此泯灭。学生成为教育技术的受体,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存在意义销声匿迹,教育所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个体性在此变为空谈。
毋庸置疑,教育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目的和教学目的而存在。脱离了学习目的或者教学目的,教育技术就失去了教育意义。但在实际教学环境中,教育技术突破了“服务”的界限,反客为主。是否使用电教设备成为评价人们是否持有先进理念、是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是否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思想的催生下,课堂教学中滥用、误用教育技术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教师将课堂变成了电教设备的演练场,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参与,一堂课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疏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使得课堂教学目标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切合点失去关联。更有甚者,将教育技术凌驾于课堂教学目标之上,出现了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本末倒置,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根源于对教育技术价值认识不当造成的。首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服务”角色,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需要,其次,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定位应是“辅助”,而不是喧宾夺主,唯有如此,教育技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教育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毕竟它对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反思教育技术应用中的消极因素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将目光转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至于教育新技术在不适用它的环境下使用所带来的威胁,有的是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或人的努力来弥补的。由技术的自然属性而导致的异化,可以通过技术的更新、改进来消解。当然,大量的教育技术的异化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导致的,比如,不科学的评优表先制度、教育技术使用者的素质低下等。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消解由技术的社会属性而导致的教育技术异化意义更大,也更不容易。”[9]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源于马克斯·韦伯的 “合理性”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它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而不顾其他。[10]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纯熟的教学技巧,在教学效率的提高方面确实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这是其工具理性的凸显之处。但教育是一种育人活动,以人为目的,因此,技术的使用与应用更应当基于人,基于人的发展。庄子的教育技术观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照。他认为,技术运用的最高境界是“道”,达到这个境界时,技术不仅具有了促进效率提高的功能,而且还会因为技术的应用而出现一些高层次的精神现象,“比如心灵的满足感、美感以及灵感、顿悟,这就是理想的教育价值。其关键是‘以技体道’,‘技道合一’。”[11]因此,教育技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超越操作层面,向纵深发展,更加关注教育技术的价值理性,这才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应有之义。
技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借助于工具的人类理性活动,是人类借以利用与控制自然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12]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人类的缺陷,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由此看来,技术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它本质中包含了人的因素,“是属人的技术,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13]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教育所关注的对象并非是技术本身,而是为了应用技术达到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在教育中就表现为“使人成为人”,这是教育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带有的最根本的内容。因此,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能离开对人的价值的关照,必须从人、人的发展的立场上来应用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育技术的应用应有人文取向,人文视野以及人文属性。技术不仅仅从工程学的视角来审视,更应当放到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对教育技术进行伦理学、价值论、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现技术的人文性,挖掘技术的服务性,摈弃技术仅仅为物的观念,从而更好地把握住教育技术价值取向中的人文旨趣。
教育技术作为一种革新教育的力量,在课堂微观领域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的应用都是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而存在的。这一阶段人们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技术化,或者怎样使课堂教学走向技术化的“前景”,这时的技术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产品,作为衔接未来技术化课堂的链接物,是教育发展的理想,对现实的教学活动还未产生深刻的影响。但随着教育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技术开始真正渗透到教育系统中,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技术不再是作为独立的外物而存在,而是进入每一个教育环节、与教育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产生广泛而实质性的融合,此时的技术成为一种很自然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引导教育技术由“前景”状态走向“背景”状态,利用教育技术去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即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正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14]
[1][2][3][4]李美凤等.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08,(2).
[5]高芳红.教育新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社会学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11).
[6]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J].哲学研究,2001,(1).
[7]马振平.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现代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8]项贤明.教育过程中人的异化及其扬弃[J].社会科学战线,1997,(1).
[9]李五洲.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
[10]张双凤.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资源分配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11]马周周.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12][13]单美贤等.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
[14]王永锋等.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J].开放教育研究,2007,(4).
程轶波/西安政治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制作及教育技术研究
(责任编辑:孙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