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娟
(常熟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熟 215500)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2002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和规定。重新认识、思考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对加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特殊阶段,是“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将“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确定为拥有“健康体魄”、“健康第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制定的基本方针。
因此,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新世纪我国人才培养方针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体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由此而规定了“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造就身心健康的各类专门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体育在新世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同时,坚持以“健康第一”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其实质是指高校体育课程必须确立为培养健康型专门人才服务的指导思想,要求未来高校体育课程必须把大学生的体质、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未来的高校体育课程学科知识、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评价必须以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标准,朝着健康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努力与发展,并以此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标准,纠正过去以比赛成绩、学生达标率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做法,构建以促进全体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新的高校体育课程,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认识的主体而且是劳动、实践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素质教育确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正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根本,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主体性和主动性、基础性和创造性。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培养大学生持续拥有健康的体魄,学习运用体育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养成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这在本质上是教育大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而体育活动的运动场犹如是社会的缩影,其运动过程中的道德与规则、竞争与协作、成功与失败等情景的实践和感受,实质上是在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是继续教育培养大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具有健康获得、健康促进的体育素质和能力。课程组织实施的关键是体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大学生,适应并满足每一位学习个体的体育学习、锻炼的愿望和需要,全面发展学习主体的各种能力以适应将来发展和需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主动参与体育学习锻炼的知识和能力、习惯的养成构成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构建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强身健体是体育的本质功能,这是体育的主业,是构建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不可动摇的基本理念。它规定了体育课程的目标及其学科内容的选择与发展方向,也只有在这一理念支持下,体育才能作为新世纪健康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它应有的地位与阵地。
体育科学是研究人体运动与健康促进关系的科学,是有关身体运动与健康领域的学问,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的科学”、是“关于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从体育科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来看,这些身体运动或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及其借助身体运动强健身体、促进身体发展的原理、方法正是体育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而掌握运用这些知识则是课程的基本技能。由此可见,这些强身健体的身体运动或身体练习是构成体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素。从这层意义来讲,体育科学必然是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必须依靠体育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来支撑。
因此,紧紧围绕强身健体的身体运动和身体练习来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知识体系的研究与创新是对未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对身体运动效应的评价与监测,选择有利于发展身体健康的身体运动和身体练习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知识内容是组织实施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前加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发展的关键。
“终身体育”的思想来自“终身教育”理论。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阶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也就变成了“插曲”。”这清晰地说明了体育与教育、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在终身体育理论中,学校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关心、强调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能否使学生终身受益,坚持体育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个阶段紧密相衔接,实现体育教育终身化。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高校体育教育能否对大学生将来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和作用,这将是高校实施体育教育有无成效、是否成功的关键和标志。因此,未来高校体育课程必须确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大学生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教育培养,追求大学生身体发展的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相结合,使体育教育的价值真正超出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意义。这是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只是大学生一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他们已有的十二年体育学习经历与基础、已形成的体育认识和态度、兴趣和爱好及其他们所处生长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都是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其知识结构体系等均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加强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研究,充分认识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和特点,以体育课程的整体价值观来研究、探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切入点和平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重复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才能保证未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构建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客观反映,它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才个体发展的特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继续教育培养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研究与开发,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相接轨,是当前高校体育组织实施、贯彻落实教育部新的《指导纲要》、《健康标准》,研究构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和大纲所必须具备的思想认识和基本理念。它对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适应新时期人才教育培养的要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需要、个体发展的研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努力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高校体育课程新体系。“特色”是高校体育课程得以延续、提高的基本前提,是新世纪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推动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高校体育课程得以生存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该有新的选择与拓展,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有新的突破和尝试。这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构建、建设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1]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 9.
[4]杨贵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N].中国教育报,1999-06-18.
[5]邓星华.“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J].体育学刊,20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