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常熟 2155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快速扩张、布局结构重新调整,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此过程中,教育部通过合并升格、独立升格、转制升格和转设等方式,批准设立了一大批本科高校,截止到2012年4月底,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达到313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844所)比例首次超过1/3,达到37.1%。与传统本科高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特定的“新建期”既面临着“黄金发展”的重要机遇,又面临着“矛盾凸显”的严峻挑战。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实现转型发展,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首要的、严峻的问题。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及其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概念,特指从1999年起升格的“新”本科院校,它们是在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通过合并升格、独立升格、转制升格和(独立学院)转设的具有全日制本科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在这里,需要明确两个重要的限定:时间——1999年开始;升格——由原来的专科升格为本科高校(转设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相对较少,虽非“升格”而来,但其新建期面临着许多与“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类似的问题;并且,就其从二级学院升格为独立的本科院校而言,也是一种“升格”)。除了这两个限定外,新建本科院校还有三个重要的基本特征:
一是处于新建期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新建期”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有概念。在表象层面上,“新建期”更多地指向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时间维度,主要是指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合并或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的新型本科院校。相比于传统本科院校,他们是新建的、缺乏本科办学经验的,因而也是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的。与之相适应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为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而努力,实现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办学层次跃迁。新建本科院校从名义上正式设立到达到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本科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显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10年左右。 近年来,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新”的认识更多地侧重于内涵、型态之新。有学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仅仅从时间上来界定其是否属“新”,而应当着眼于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等内涵之新。[1]此外,有学者认为基于英国“新大学”的经验,此类高校可以归类为中国“新大学”,认为中国“新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2]还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新兴高校”,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流变的概念。[3]
二是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地大多数为地级市,由所在地方政府主管或共建,生源以当地为主,毕业后多数留在地方就业,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属性的地方性。国家赋予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也正是以所在地区为服务重点,适当辐射周边地区。地方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中的使命和价值。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紧扣地方性这一服务面向属性,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其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办学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当然,对于一些行业背景比较明显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也需要面对如何妥善地处理好面向行业性和立足地方性的关系问题。
三是具有应用型这种崭新的内在特质。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技术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共同产物,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使命和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紧扣“应用”,高度重视“服务社会”职能的履行。[4]22这也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并将“应用型”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的履行方面,在注重本科层次的“学术学理性”的同时,积极倡导新建本科院校的“职业取向”和“实践取向”,由此再扩展和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自新建本科院校之后出现的名词,“地方性”、“应用型”分别强调了其院校的服务面向定位和办学类型定位。还有学者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紧紧抓住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建期”、“应用型”和“地方性”三个“关键词”做文章[5],就是很好地抓住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
“转型发展”是指从某一种既定结构与形态向另一种未来结构与形态的整体性位移与变革。[4]导言3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涉及到新建本科院校从结构到形态、从形式到内涵、从显性到隐性、从宏观到微观等各种不同维度,需要新建本科院校主动应对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变化而进行调整,在办学层次跃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变。新建本科院校能否自觉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转型发展问题,并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态合理定位,在实践中解决好转型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这类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化变革中,新建本科院校必然存在着两种转型:一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面临着从专科层次办学向本科层次办学的转型;二是在学校发展方向或类型上,面临着从原有传统办学形态(研究型、学术型)向新的办学形态(应用型)的转型。即从专科层次办学到本科层次办学、从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不仅仅是层次提升,而且还有类型转变,这两个变化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的“两个转型”,这是所有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实现不了前一个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就不能合理地称自己为“本科”院校;不进行后一个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就会偏离社会需求这个所赖以产生的坚实基地,并极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困难重重,难以实现科学发展。[4]导言3
在这“两个转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起点、是中心、也是根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导致科研重心向应用研究倾斜、教育过程重视产学研结合、学校职能拓展出(通过应用型人才和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地方和行业企业)、学校发展方式注重与地方互动。而上述的每一种变革都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做出相应的各种改革,最终导致学校整体性的变革。我们的研究进而指出: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深刻的变革:它不局限于学校发展的个别问题,而是整个形态、功能和定位的转变;它关注的不仅是一所高校的当前发展,而是关注到一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外力推动和内生需要的结合。
我们的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界定集中于其作为“新型”大学的内在本质上,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新建本科院校的三个“新”特质,即新的大学精神:参与式建设;新的质量标准:社会性标准;新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
新建本科院校具有新的大学历史使命:肩负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依托院校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担当社会进步的先锋,引领地方文化建设。[4]54-56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是社会历史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社会化的体现,体现了来自学生、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在设立之初,就是对这种新需求的积极回应,就已经将满足这些新需求内化为自己存在的根本价值。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之“新”,最核心、最本质的就在于她有着新的大学精神,即:从传统的旁观式批判转向参与式建设,并将其内化为“新”的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综合分析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背景与使命,我们发现,新建本科院校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强调与社会的直接互动,高度重视和突出“服务社会”职能,以“服务”(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参与式建设”,深度融入社会进步的现实进程。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种响应现实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新型高校,其大学精神的显著特质就在于强调“参与式建设”,强调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导向。这就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及质量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必须依据高等教育的目标;而高等教育目标又是与高等教育的职能密切相关的。因而,高等教育职能和目标的分工分化,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的差异。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有新的质量和质量标准,根源就在于其职能和目标的“新”。这样,新建本科院校从传统的注重教育的“内在标准”或“学术标准”转向“外在标准”或“社会标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础、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一种新的质量标准。
新的大学精神与新的质量标准,将会导致新建本科院校产生新的发展模式。从学校层面看,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突出表现为学校在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直接互动中不断发展,也即“校地互动”;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层面看,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体现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产学研合作教育:从传统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转向教学、科研、生产(应用)三结合;从封闭的学校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社会合作育人;从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走向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现代教育模式。[6]
这三“新”,既是新建本科院校之“新”的本质内涵,又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即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创建品牌大学。[4]98
新建本科院校在新建之初,必然面临着如何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任务,真正实现从专科层次办学到本科层次办学的转型。这需要实现观念上转型,也需要实现行动上的转型,并为转型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从外延方面看,合格的本科院校需要满足本科教学的基本条件,包括经费投入、场地建筑、设施设备、队伍配备、制度规范等等。从内涵上看,主要表现为新建本科院校能够实质性地履行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等教育职能,培养出合格的本科人才,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直接参与社会建设并做出一定贡献。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围绕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在运行、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优良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是规模做大和层次提升,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自身品牌。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由于它是一个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哪一方面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追求,都可以形成自身的品牌。在一定意义上讲,办学特色所追求的就是品牌,而品牌所依赖的就是办学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在建成合格本科院校和培育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对高等教育市场细分,寻找到符合高校实际的市场定位,并通过特色和个性化吸引顾客。要在“合格”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特色进行有机整合,进而形成大学的品牌,以整体的、稳定的形象面向公众并获得社会认可,进而创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
建设合格的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大学,从逻辑上看,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但事实上,这三个阶段往往是相互交错、相互依存的。特别是当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之初就全面规划、统筹推进时,这三个阶段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可以说,这三个阶段是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根据自身特殊的内外环境,在推进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走向个性化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的过程。[4]105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这类院校发展的目标归宿,即创建一所应用型品牌大学。在这里,应用型品牌大学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应用型大学,二是品牌大学。办应用型大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强调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供应用技术研究参与社会进步。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这两大职能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创建品牌大学,则是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对激烈的院校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其核心是要形成为社会公认的大学品牌。[4]122创建品牌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区域特点、目标市场等),二是要以优质为前提(质量主要不是纵向对比的质量,而主要是指与相对于社会需求的质量)。
当下,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与实践很多,笔者认为创业型大学不是一种高校类型,而是一种新的大学理念与发展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应该选择“应用型大学”这个发展目标,而其达至目标的一种好的可能方式就是走“创业型大学”之路。龚放教授曾经提出一个观点:“美国高等教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所倡导的‘创业型大学’可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新范式。”[4]序(4)我们的研究就是用大量实例论证了在中国国情下新建本科院校走“创业型大学”之路,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可能的。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1998)和《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2004)中,具体分析了特文特大学、沃里克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恰尔默斯技术大学和马凯雷雷大学的转型创业实践。这些大学当时均属于欧洲二流、三流大学,位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它们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大学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外在环境和内在发展的变革需要,努力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尽可能多的大学自主自治权利。正是这种创业的努力,这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高校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很快跻身于一流大学行列。伯顿·克拉克称这种变革反应为“创业型反应”,并总结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激活的学术心脏”和“整合的创业文化”等创业型大学的五个因素。[7]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后期以来所经历的社会需求和大学反应的严重失衡现象正在我国“重演”。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着与他们当年相同的或相似的问题和难题,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新建、后起、弱势的校情(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类似于伯顿·克拉克所说的“二三流大学”位置)、发展现状(相对边缘的地位、严峻的生存发展压力等)与一些国外创业型大学有诸多相似之处。
如何变问题为机遇、在困境中谋发展?对照创业型大学,他们的转型经验和创业型大学理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高校的分化不仅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甚至已经成为现实,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更加明确、更加主动地走“应用型大学”之路。虽然目前这类高校面临较深的观念制约、较不利的政策环境,但是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国外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有前途的发展道路。
第二,重视各方面因素的协调配合。创业型大学的五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但是每个孤立的因素却几乎毫不重要。转型要求进行整体的结构性变革——从管理核心到外扩外联机构,从经费来源到学术重组——并形成接受这种变革的全面的内部气候。综观国内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路,与国外创业型大学的“创业”之路多有不谋而合之处,但在转型发展中如何使各方面因素协调配合以整体推进,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三,确立问题就是机遇的态度。国外创业型大学面对转型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善于变问题为机遇。如在改革之初,特文特大学的决策和管理层曾经提出“问题即是机会”的纲领性口号,这给了学校在困境中创业求存以极大的精神原动力。[4]320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既有内部的问题,也有外部的问题。洞悉问题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正是发展的核心。
第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国外成功的创业型大学都有一个强有力的驾驭中心,只有那些没有雄心壮志的大学才无视这种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其转型发展的“创业”过程中,尤其需要一个有雄心、有魄力、有能力的领导核心。根据我们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调查分析,那些转型比较成功、发展得比较好的新建本科院校,都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和推动着学校的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必需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必需通过扎扎实实的内涵建设来实现。内涵建设的内容很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等六个重要方面,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转型需要着力推进的内容,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人才培养是中心工作,专业建设是基础,学科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大学文化建设是软实力。[4]导言8
其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最具基础性的转型。由于教学是大学最核心的职能,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转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其他方面的转型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两个转型”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体系、方案、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其二,专业建设。专业是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纽带之一,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的主要课题,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推进转型发展普遍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主要有: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解决好新办专业的问题;设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模式改革、抓紧课程与教材建设等。
其三,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在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层次提升、向应用型转型和办出特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三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目标取向上要坚持培养应用人才、服务地方发展,强化知识的体系性、应用性和技术研究;在建设思路上要坚持重点建设、特色发展、交叉补助,整体设计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建设途径上要坚持产学研结合,以使学科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其四,队伍建设。一切发展的推动力量都是人,队伍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实现从专科教师向本科教师转型、从学术型教师向应用型教师转型,主要任务有:校地共建,推动师资队伍向“双师素质”转型发展;积极引导,推动青年教师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突出特色,推动新专业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明确目标,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管理队伍建设转型的核心任务是要实现观念转变、思维转变和作风转变,从而解决好发展战略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和行动实践问题,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理解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特征、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培养推动转型发展的创业品格等。
其五,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处于探索阶段而存在制度滞后、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它已经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瓶颈。可以预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未来高等教育市场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就必须大力加强制度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简而言之,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建设的目标指向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其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民主管理。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度建设的当前突破口主要集中在大学章程建设和学院制改革,通过这两项制度建设可以带动学校的整体改革。
其六,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文化既是根本动力、又是最终目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广泛借鉴国内外大学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先进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传统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普遍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全面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树立“文化兴校”战略、制定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管理体制、构建大学文化建设标准体系。
[1]王峰.新建本科院校:概念、特征及发展战略[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
[2]枊友荣.中国“新大学”:概念、延承与发展[J].教育研究,2012(1).
[3]刘自团.世界新兴知名高校的发展机制研究[C].瞭望世界的风景: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报告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9-170.
[4]顾永安,许霆,陆正林,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6]吴岩.解读〈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EB/OL].http://edu.people.com.cn/GB/8 216/10253791.html.
[7]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