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在《鹿鼎记》英译中的应用

2012-03-31 17:02李丽花
关键词:鹿鼎记英译中微观

王 伟 邬 忠 李丽花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外国语学部,湖北 武汉 430200)

变译理论在《鹿鼎记》英译中的应用

王 伟 邬 忠 李丽花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外国语学部,湖北 武汉 430200)

变译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运用变译理论分析《鹿鼎记》的英译,可以看出,变译在翻译时能有效地解决文化缺省问题,促进作品译介。

变译理论;鹿鼎记;适用性

一、《鹿鼎记》及其英译者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一部。小说题目中的“鹿鼎”来源于书中一对父子的对话,其寓意是“逐鹿”、“问鼎”。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乡野小子通过一系列巧遇,获得了万贯家财、高官厚禄和娇妻美妾的故事。全书将中国所推崇的“义”贯穿其中,宣扬了中国传统的“江湖”精神。

闵福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翻译家,他与其岳父霍克斯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堪称经典,可见其翻译功底。闵福德本人非常喜欢《鹿鼎记》,从翻译这部小说开始他就非常明白其困难程度。他说:“It has certainly been a challenge,trying to find ways of putting this most Chinese of storytellers into English.In Chinese his pages read with such deceptive ease.I hope that now some English-speaking readers will be able to share a little of the enormous pleasure his novels have given to millions of Chinese readers since they first appeared over twenty years ago.”[1](Pii)最终,他克服了武侠小说这种独特文体以及小说的主题所带来的障碍,成功翻译了《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二、《鹿鼎记》英译中的变译

变译理论由黄忠廉提出,2000年他出版的《翻译变体研究》一书奠定了其理论基础。两年后,他又出版了《变译理论》一书,成功地让中国翻译界第一次摆脱了对西方翻译理论的依赖。他认为,变译理论是“从编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反映变译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它以变译为其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寻求总的适于一切变译方法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是关于变译的本质、特质、必然联系或操作规律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2](P32)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2](P96)他首先阐释了全译和变译的关系,认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他将变译的方法分为了11种,分别是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他进一步总结了变译理论的特点:从宏观上看,变译的本质不是完整地翻译原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变”,即改变原作的内容和形式乃至风格。从微观上看,变译理论的“变”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因读者而变;由译者而变;对原作施变;摄取的战略;变通的战略;信息的集约。[2](P78~89)笔者将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析变译理论在闵福德的《鹿鼎记》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中的应用。

(一)宏观层面

《鹿鼎记》原书共50回,但英译本只有30章,这说明在翻译过程中闵福德灵活运用了变译方法,将某些章节略去不译,将某些章节进行了合并重组。比如,原作中的第41~43回在英译本中被压缩到了Chapter 25中。

(二)微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笔者选取摘译和编译两种变译方法进行分析。

1.摘译

根据黄忠廉的定义,摘译是指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特定需求,选取原文主要内容或译文读者感兴趣的部分内容的变译活动[2](P125)。在《鹿鼎记》英译本中,有很多摘译的存在。它们大多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删去整段文字或连续几段文字;第二种是从某段中删去某句或某几句。第一种主要是删掉一些对理解原文不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段落,还有的段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而略去不译;第二种删掉的是解释性文字、原作者评论等对情节发展不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如:

(1)“桂公公,我……在下……(他先说了个“我”字,觉得不够恭敬;想自称“晚生”,对方年纪太小;如说“兄弟”,跟他可没这个交情;若说“卑职”,对方又不是朝中大官,自己的品位可比他高得多,急忙之中,用了句江湖口吻)在云南之时,便听到公公大名。[3](P334)

译文:“Laurie Goong-goong,”he said,“I heard all about you in Yunnan.”[1](P324)

原作者通过解释吴应熊对韦小宝的称呼的变化,来描写其心理变化,源语读者可能能解其中之妙,但对英文读者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单词you的问题,故将这几句略去不译。

2.编译

黄忠廉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阐述了编译的方法。微观上主要指方法,如加工、摘取、合叙、概括、理顺、转述等,而宏观上则是指这些方法用于段以上的语篇单位。[2](P27)

闵福德尝试让译入语读者也能流畅地阅读此书,所以,对一些直译让译入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文字,他采用了编译这一翻译方法。总体来说,有3种编译方法:第一是改变形式,第二是改变内容,第三是改变风格。形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表现方法上,比如,有的对话可能改为了自白,反之亦然。至于内容与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其实是合二为一的,因为内容的改变必定伴随着风格的改变。如《鹿鼎记》中的一句诗:“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3](P7)如仅仅译为The Cool Wind sways not me,howe’er it blow;for me the bright moon still shines everywhere,就失去了“清”指当时的清朝政权,“明”指被清朝推翻的明朝政权的寓意,更加难以表明此人“反清复明”的志向,所以闵福德在此没有以诗译诗,而是改变了其内容和形式,译为:In other words,“I will never bow to the Manchus,however they may threaten and cajole.For me the Empire is still the Ming Empire,whose loyal subject I remain.”[4](P6)

综上所述,在《鹿鼎记》的英译中,闵福德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运用了变译理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变译并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方法,它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

三、变译理论的限制因素

变译以其单位信息量大、传播速度高、信息最有效及省文本篇幅、省译者和读者的时间,使读者最充分、最直接地吸收外国信息的特点[2](P215),正逐渐被广泛运用到翻译实践中。然而,受文本和译入语读者的影响,其使用有一定限制。

(一)文本

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将文本类型分为表达型、信息型以及呼唤型,而不同的文本类型拥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变译在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的翻译上能大显身手,但对于表达型文本却不完全适用。具体来说,表达型文本不仅仅传达信息,还传达感情、意图、修辞效果,等等,所以在对表达型文本的翻译中,只有在不损害原文思想,不损害译入语读者阅读效果的情况下可适度运用变译。

(二)译入语读者

翻译不仅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同样也涉及到文化的传递。但翻译时对文化的传递却不是简单的文化形象的转换,考虑到译入语读者对于译出语文化是零了解或了解很少,译者可以采用适当的变译方法。

[1]John Minford.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The First Book)[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金庸.鹿鼎记[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4]John Minford.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The Second Book)[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H315.9

A

1673-1395(2012)03-0075-02

2012-01-10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1458)

王伟(1983-),男,湖北恩施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典籍翻译、翻译理论及实证性翻译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鹿鼎记英译中微观
想不到
《鹿鼎记》里的南浔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微观的山水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
从框架理论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意象传递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汉语格律诗英译中形式的趋同*——以《春望》三个译本为例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