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江
(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按照大学功能建设要求,已经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而在影响非专业能力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上,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高校人才培养及后续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构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非智力因素”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于1935年在其《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受亚里克山大的启迪,韦克斯勒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后被心理学界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的标志。1983年2月11日,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从此,“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对于何谓非智力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其有众多的解释,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如《辞海》对非智力因素的解释是:智力因素以外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有人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即从广义上讲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等。从狭义上讲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指那些认识过程之外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
智力因素是以“感觉”“思维”“创造”等认知过程为主,在活动中负责对各种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具有操作性。而非智力因素是以“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活动为主,在认知活动中起动力、导向与调节等作用。总之,归纳国内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解,一般有如下阐述:一是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三是非智力因素就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四是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等。本文中对非智力因素的界定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具体包括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指出:一个人成就的取得,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5%,而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占了75%。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虽然非智力因素不能直接决定认识过程的成败,但却调控着认识过程,支持着智力因素,因此,加强非智力因素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兴趣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年阶段固定下来的兴趣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主动探索、寻找相关领域的更多资源,更丰富的知识积累反过来又会增加学生的兴趣。第二,意志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意志促使人们按照既定目标去采取相应的行为,并帮助人们排除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努力。坚忍的意志能帮助大学生抵制来自外部环境与自身的消极影响因素,确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全部朝向既定的目标,进而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性格特征会影响个体的发展方向,如诚实的人会赢得真正的朋友,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支持;谦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更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肯定;宽容的人更少受到个人情绪与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更容易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不会因个人的得失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第四,情绪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调。情绪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大学生的发展,积极的情绪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人的意志水平与对抗挫折的能力,帮助人们实现预期目标,而不良情绪将会阻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0世纪80年代初,“非智力因素”教育概念进入我国,对当时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具有启蒙作用,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尽管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还有差距,总体效果不够显著。例如,大学生中仍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缺乏兴趣、情绪波动大、渴望交往但人际沟通能力较低、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抗挫折准备、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不强等现象。从社会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毕业生的评价是“专业知识强,但人文素质远远不够”中,也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教育培养存在的不足。
第一,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微妙的。如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着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甚至思想意识等都受到家长的很大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了对子女问题的发现。第二,受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大学生尽管生理特征已经趋向成熟,但心理发育往往没有达到与年龄相适应的水平。部分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家长过度溺爱,学校教育缺失,使他们过分自我、意志薄弱,取得成绩时沾沾自喜,遭受失败后又缺乏面对的勇气,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与生理年龄的不相符,经常出现矛盾等。第三,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专业教育,这就很难形成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氛围;教师的个人素质差异决定了他们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效果上能否做到既能用渊博的知识熏陶人,还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这些都无法保证对提升大学生非智力因素起到积极作用。可见,对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大学教育本身而言,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大学生的心性和人格,使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的社会责任,学会做人,成为有崇高献身精神和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由于普遍存在着对科学技术的片面强调以及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综合化趋势、大学科体系。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多方面的学识修养和较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此,必须转变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普遍增加人文科学课程,并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所有专业之中。另外,传统灌注式的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仍然是表面热闹,无法深入持久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人格和品德。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教学效果的实现终究要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还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乐趣,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降低分数“指挥棒”的作用,分数不应成为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
从广义上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校要有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二级学院要成立德育工作办公室,既抓校风、学风建设,又抓环境建设;既讲大道理,又关心学生自身的需要。大学生要在完成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系列人文社科讲座和网络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社团,如书画协会、武术协会、科技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服务活动,把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培养融合于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己的自主精神,这将有益于自己责任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教育管理部门要更多地创造可以让大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并让他们广泛参与进来,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不失时机地进行激励引导、教育培养。完善的德育实践体系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发展高度与成才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邓小平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理工科院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鼓励教师严谨治学,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以教师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要在各门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有机地把非智力因素教育与之结合,注重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特长,在第一课堂中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寓非智力因素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给学生注入新的“营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6.
[3]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施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8.
[4]韦洪涛,金彩云.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