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梅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80)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大批技能型人才走向社会,高职的教育质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培养目标、教育性质、教育层次,教育类型、生源结构等不同,使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职学生在对理想的追求、未来的规划、目标的设计、学习的态度、专业的兴趣、管理的认同和自我约束等方面不同程度都存在问题。
1.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学习困难大
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要想在三年学校教育中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高职生,难度大,任务重。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太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高职学生则反映,上课听不懂,尤其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高职生对这些课程有畏惧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上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方向,也缺少学习计划。有的只是想混个文凭,有的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的,有的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认为前途渺茫,学不学无所谓。
3.自卑心理较重,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而且分数太低,在本科生面前自然产生自卑心理。第二是社会不理解以及误解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高职的招生政策加深了社会对高职的误解。目前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但在招生时却不能与普通专科同时进行录取,而是在普通专科,甚至中专之后录取,这样给社会的错觉是,高职比普通专科低一个档次,有的家长和考生认为高职仅比职高好一点,高考“落榜生”才去读高职。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高职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特征,他们悟性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收新事物快。本科院校高职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中专职校,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加上在高职学习期间对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带动了其他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各种各样的高职教材很多,教材有无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教材的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材从整体上看缺乏特色,有的教材只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明显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高职教材建设的研究,加强高职教材的改革和建设。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缺乏适合高职特点的专门教材
许多高职教材,要么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要么是中专教材的“增强版”,这些教材往往只是在内容上有所增减,在内涵上并无明显区别,都是注重基础理论,忽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反映高职教材的特色和要求。
2.教材的内容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脱节
许多高职教材的内容反映的是多年前的观点,有的甚至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这些内容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富于时代特征的要求,还有的教材内容反映的是西方的社会状况,引用的案例也是西方国家的,与中国的国情有较明显的差距,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教材内容不合适,使学生学习时感到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3.教材的编写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当前高职教材编写,大多比较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授教材,学生进行课堂记录,这种教材不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利于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轨道上来。学生只是起到了记录员的作用,根本不能把记录的内容真正理解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实践教学的教材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占有总学时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但合格的实践教学教材缺乏,尤其是优秀的实践教学教材很少,不少实践教学的教材差异较大,规范性不强,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影响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发展。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改革,使高职教育更好地展开。
(一)教材内容要有适应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教材内容有适应性是指教材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要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所谓先进性是指内容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的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科学性是指概念准确,叙述精练而通俗,例证真实而有依据,反映事物本质规律。
教育内容因课程性质的不同,其具体要求应当有以区别。
1.专业课应当体现“工作理论”
高职专业课不是本科理论课程的压缩,课程所反映的理论应当是“工作理论”,即其内容反映的是某项工作系列过程的应知应会的内容,而不是采用细微的数学分析的理论验证内容。比方说,模拟电路讲解各电路原理,不以复杂的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验证其理论,而是重在电路的物理性能的定性介绍,电路在实践中的应用。配合该课程的实训要加强,要使学生学会电路板的制作、电路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中所需的实际技能。一句话,高职教育所讲授的专业理论是在工作中应用必知的理论。因此,专业课的内容必须紧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要使学生能够学得会、将来用得上。
2.基础课应当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高职基础课的改革任务极为艰巨。一是高职基础课与本科基础课的区别在哪?怎样把握这个度?二是这些课程某些内容中等教育中有,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提高。内容有重叠怎么办?
基础课涉及面宽,学时多,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今后工作的基本能力。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基础课在内容方面应当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水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有必要也可以打破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绝对界限,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确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和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为最高目的。
(二)体现本课程的认识规律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
各门课程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有其自身的认识规律。教材应当尽力体现这一规律,以培养认识和应用该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在习题、实训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诸如调查、搜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的比较、溯因和证明、分析和综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材应在习题设计方面下大功夫,解决好练什么、训什么的问题。当前很多教材中的练习,尤其是文法类和经济类教材中的练习,概念性的识记练习偏多,重视识记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将训练的重点放在这方面,缺少提高性的综合训练或应用性训练,则不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习题要体现“运动学生”的原则,即必须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子用所学的知识去研究问题,这一点无论是什么教育,都是同样应当重视的。
(三)教材应方便教学和自学
目前编教材有几个怪现象,一是教材越编越厚,动辄几十万字以上;二是简单插入翻译内容,文字表述不符合中文习惯,甚至不明其所言何事;三是内容虽新,但学术界尚有争议,适合做论著而不适合做教材。高职教材切不可如此。
编写教材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怎样能够使学生学得懂、学得会,也就是说,教材除了教师讲授之外,还需方便学生自学。大学生要培养自学能力,一门课程,不一定要篇篇内容都要教师讲解,教师可以择其重要问题讲解,留一定余地给学生,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编写教材除确定内容之外后的首要问题,因此教材编写就不能不精练明了,语句不能不准确流畅,证明不能不通俗易懂,习题不能不由浅入深。
教材要方便教学,教材要为学生服务,同时也要为教师服务,因此教材内容必须循序渐进,能够举一反三,体现教学规律。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材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尽管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目前的水平和条件下还属于辅助性教学方法,但无疑是发展的方向。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形象化,有利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授课效果。因此,我们主张编写教材的同时附带教学光盘。
综上所述,要保证高职教育质量,解决教学中的矛盾,我们就必需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思想认识,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教学标准,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人才政策,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而搞好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把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落到实处。
[1]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01).
[3]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2006,(05).
[4]金启东.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J].职教论坛,2007,(05).
[5]杨利军.探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