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的企业组织流程群协调模型研究①

2012-02-03 01:32昆明理工大学李瑶溪可星何刚彬
中国商论 2012年21期
关键词:信息流流程主体

昆明理工大学 李瑶溪 可星 何刚彬

基于流的企业组织流程群协调模型研究①

昆明理工大学 李瑶溪 可星 何刚彬

企业组织能力能够保证企业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组织流程是最基本的组份,企业各主体依据组织惯例对各组织流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以保证企业能够动态的适应企业所处的外部复杂环境。本文从流的角度定义了企业组织流程,并且根据近世代数中循环群的知识,建立了企业组织流程协调的循环群模型,以分析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组织流程的协调管理问题。

流 组织流程 群论 协调模型

可星:(1966-),女,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组织理论与管理复杂性研究;

何刚彬:(1987-),河南鹤壁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组织理论与管理复杂性研究。

自美国学者钱德勒提出组织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后,企业发展的组织能力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组织流程是最基本的组份。企业根据组织惯例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际各组织流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以保证企业在外部动态复杂环境下拥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动态复杂环境下,在形成科学有效的组织流程基础之上,如何根据组织惯例对企业各组织流程进行有效的协调管理,使组织流程有序高效地运行,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在定义了基于流的组织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近世代数中循环群的知识,构建起企业组织流程的循环群协调模型,对企业组织流程进行协调管理。

1 流的概念

流(Flows)的概念源于CAS理论。1994年,约翰.霍兰教授在美国圣塔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的讲座上首次公开提出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完整理论。所谓复杂适应系统,就是指大量的按照一定规则或模式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行为主体所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围绕主体这一核心概念,霍兰教授又进一步的提出在运用CAS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七个重要概念,即: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积木。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在各个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都普遍存在着各种流,譬如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这些流在企业组织系统中的传递渠道是否畅通、传递过程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运行及进化。

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流具有以下特性:

(1)普遍性:任何系统中都普遍存在着流。没有一个企业是不需要用资金的,资金的流动就形成资金流;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更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流是在任何企业、组织中普遍存在的。

(2)易变适应性:在复杂适应系统中,流也是复杂适应的。众多的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主体与其他主体或者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而变化的,主体的自适应等主动提高自己的过程正是改变自身流的过程。

(3)乘数效应:在流程的某一节点投入某单位的资源,那么在流程运行过程中,流的传递遍布整个过程,新加入的资源也将遍布整个过程,使整个流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4)再循环效应:资源在适应性主体之间进行流动,并且不断循环,甚至信息类资源会进行多次的复制,使资源能够重复的利用。

2 基于流的组织流程的定义

组织流程是指完成一项任务、一个事件或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这一全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的指向,是企业内部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做事方法或者风格。但是,关于企业组织流程的定义,不同的研究学者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研究方向以及不同的理论出发点,对组织流程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波特(1985)认为组织流程应该是由原料获取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和售后流程组织的。Muhanha和Barney(2004)从资源观的角度出发,认为组织流程是以完成目标位导向而采取的行动。

本文认为组织流程就是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主体之间的流的传递路线,这些流包括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能量流等,每个流的传递都成为一个组织流程,而这些基于流的组织流程又是组成整个组织能力系统的基本单元。在此组织能力系统中,我们也将各组织流程分为主导型组织流程和非主导型组织流程。其中本文认为基于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组织流程为主导型组织流程,基于人员流、数据流、知识流等的组织流程为非主导型组织流程。由于研究深度有限,本文仅介绍主导型组织流程。

(1)基于物质流的组织流程。物质流是企业中存在的最基本的流之一。企业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办公用具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物流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运行的顺畅程度,也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效益。所以物流在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越来越得到更大的重视,建立起科学的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保证各物质在企业主体之间的流通及时、顺畅、安全和有效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

(2)基于信息流的组织流程。对企业而言,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占有的信息多、谁拥有的信息更准确,谁就有了权威,就有了制胜的先机。企业在通过网络、新闻媒介、报纸、手机以及企业主体内部人员的交际网得到了各种信息。在获得信息并判断真伪以后,正确信息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传递是影响企业及时正确决策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及时的企业决策能够使企业及时地作出战略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动态的复杂环境。现在企业采用的OA办公系统就是改善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先进工具。

(3)基于资金流的组织流程。对于企业来讲,资金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永远是一项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所以,流动性的企业资金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任何一个企业内外部的主体都会涉及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企业财务系统中,资金能否快速有效的流通,使每个企业内外部主体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资金支持,以保证企业主体活动的顺畅,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高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企业要科学的建立和优化财务系统,保证企业资金流通顺畅有效,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打下基础。

上述列举了基于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种主导型组织流程,另外,基于能量流、人员流、知识流等的非主导型组织流程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不仅组织流程内部的结构、形式复杂多变,难以把握,并且在组织流程际,组织流程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形成了一张十分复杂的组织流程网。为了提升企业组织能力,如何协调各组织流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使其运行井井有条、并行不悖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而进行研究的。

3 组织流程群协调模型构建

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企业主体、组织流程、组织惯例以及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整个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在系统内部存在有众多个主体,在此不妨设有n个主体,分别记为t1,t2,…,tn。我们将系统内主体记做集合A,即有A={t1,t2,…,tn}。

在此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系统中各主体通过与其他主体以及环境进行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的交互,在此交互过程中,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传递路线也就是组织流程的体现,这些流将系统内主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的循环传递过程。根据近世代数群论中循环群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这些流的传递作为他们的乘法形成一个循环群G。在此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我们将系统中主体之间的流的传递路线作为组织流程。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各主体之间都会有流的传递,但是并非所有的都是1-1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很有可能是两个挨着的主体之间的流的传递还要通过其他的很多的主体来间接进行,比如:ta→tx→ty→…tb(其中{x,y,a,b∈n},并且这里我们不妨假设主体ta,tb的物理距离是很近的),流的传递从ta要经历tx、ty…,甚至更多的中间主体才能间接的传递到tb,这正是我们对组织流程协调的意义所在。为了简化企业组织流程的运行,我们要依照组织惯例对组织流程进行有效的协调,我们要将从ta到tb之间的流的传递路程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并尽可能的提高传递效率,降低失误与损耗。

根据循环群的定义,我们定义组织能力群协调循环群如下: 循环群G={e,a1,a2,…,an-1}其中n为系统内主体的个数,e=a0且为单位元,a为该循环群的生成元,有: a=(t1,t2,…,tn)

图 1

其中箭头表示流传递的方向。

在此系统模型中,t1,t2,t3,…,tn为系统主体,→表示流的传递方向,整个传递链则为组织流程,则上述循环群G就为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流程群。我们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即组织惯例),将各个企业流程(即流的传递过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以提升企业在复杂适应环境中的持久竞争力。系统中,也会存在由部分主体和流程组成的子系统,他们跟工作协调机理同整个组织能力系统是一致的。

在外界复杂适应环境中,根据上述组织能力流程群G并且结合企业组织惯例,构建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群协调模型。由第三章的结果可知,组织惯例即是对企业组织流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的规则,系统根据组织惯例对组织流程进行协调。在根据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结构以及上述系统主体的流程群G的协调过程中,就是对企业组织能力系统中组织流程的协调过程。

在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根据企业组织惯例对企业组织流程进行协调。再次协调过程中,要将那些不必要的流程进行优化、改进甚至删减合并,保留并发扬那些有助于企业组织能力的组织流程,并将其作为企业的主导流程;实时监控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运行,及时发现系统运行的缺点与不足,并且随时进行新的流程的补充,以满足企业组织的业务需要;将企业组织流程依据组织惯例进行重新组合,以保证在最少的资源耗费下得到最大的产出;在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部分落后流程,并随时进行升级优化,以保证企业能够动态的适应外部复杂环境。

组织流程群协调的目的就是将企业组织流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保持其运行过程中各流程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序的进行,以保证企业能够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经过组织流程群协调前后的企业组织流程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2

4 结语

协调的本质就是管理。而当今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是管理的竞争,优秀的管理模式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组织流程的协调管理体现在企业根据组织惯例对组织流程进行设计、监控、重组和优化的行为上。由于在数学群论中,循环群的结构是非常清晰的,所以本文建立的企业组织流程循环群的协调模型的内部结构是非常易于研究的,为我们更好地研究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内部结构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结构框架。

[1]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2](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隐秩序——适应性早就复杂性[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3]赵卫东,戴伟辉.基于信息流的流程协调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4).

[4]赵卫东,黄丽华.流程的协调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

[5]董洁,尹怡欣,彭开香.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10).

[6]侯艳龙.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适应机制研究[J].经济师,2009(10).

[7]韩立岩,夏坤,刘唯妮.羊群行为的多主体仿真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8]孙宗明.有限循环群的若干特征性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3).

[9]钟育宾.循环群上幂群的结构[J].数学季刊(英文版),1994(2).

[10]储锦林.循环群诸类问题探析[J].大学数学,2004(2).

[11]张耕,刘振宇.信息系统对组织际协调成本的影响分析[J].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2006(3).

F272

A

1005-5800(2012)07(c)-058-03

该论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组织流程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演化机制研究”(70961003)资助,为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瑶溪:(1988-),女,湖南益阳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组织理论与管理复杂性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流流程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何谓“主体间性”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