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军
近日与成都一所中职学校的老师交流,他们提到:我们暑假去德国考察,觉得德国的教学方法很好。有老师回来后就想在自己的班上试点,结果用德国的方法上了三节课后没法进行下去了,老师说太累了。也曾经有老师抱怨说:本来在企业里觉得压力大,所以就想到学校来,想着学校工作很轻松,哪知道做老师比办企业还要累,职业学校又不像普通高中有升学压力,搞那么累干什么呢!
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职业学校老师反映工作太累,几乎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所学校都会听到类似的说法,这基本成了职业学校教师在面对学校以外的研究者时的标准用语。职业学校的工作真的这么累人吗?
所谓的“工作太累”,在学术上一般被归类为职业倦怠。马斯拉奇(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有三种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降低的自我成就感。在他编制的工作倦怠量表(MBI)中,“情绪衰竭”维度中包含“我感到自己的感情已经在工作中耗尽了”、“下班的时候我感觉精疲力竭”和“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时,我感觉非常累”等三个问题。有些研究表明,中职学校教师中“情绪衰竭”维度的平均得分在2.5-3之间(量表采用5分制,即完全如此可填5分),因此,有结论认为,中职教师的整体身心疲惫程度不高,也就是老师们并不感到很累。
我对这些舶来的量表及其使用一般没有太多的信心,因为在这些量表的科学化的外壳下是,一些未经验证的理论与大量不可控的因素,所以那些所谓的、实证的职业倦怠的研究结论只能参考而已。我还是选择相信老师们所说的“工作太累”的说法,原因很简单:中职学校的生师比太高了。
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校的平均生师比约为16:1,中等职业学校的平均生师比约为26:1。根据一般的理解,因为技能传承的特殊要求,职业教育的生师比应低于普通教育,所以基本可以认为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生师比出现了严重的倒挂。
当然,考虑到目前职业学校学生会用一年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除去三年级学生后,中职学校的生师比大约在17:1,与普通高中的生师比大致相当。不过,职业学校是否会一直坚持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在一些地方进行的中高职衔接中,一年的顶岗实习已经被自然取消了,那么多的学生回到学校,生师比当然会陡然提高;其次,在许多职业学校中,约有1/3的专任教师是文化课教师,其余为专业课教师,如果专门计算在校生与专业课老师之比,这个比值竟然高达38:1,也就是一个教学班平均只能摊上一个专业课老师!可以说,在一些中职学校,在校生与专业课老师之比已经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程度。
同时,有一些数据无法呈现的事实还可能会加重倒挂的严重程度。在我们所访问的许多中职示范校中,均存在生师比不达标的现象。有些学校对我们这些仅具有研究者身份的外来者坦承学校的生师比远高于20:1的教育部规定的示范校标准。当我们好奇地问他们如何通过教育部的示范校审查时,学校的领导或老师们总是莞尔一笑:我们有很多外聘老师或兼职老师的。据此,是否可以认为,26:1的生师比也许还存在一定的水份。
居高不下的生师比必然带来高强度的工作。在成都的一所学校,老师们告诉我们他们的平均教学工作量高达每周24-26节课。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倦怠应无可避免,由此所引发的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当然也无可避免。
不过,教育主管部门似乎并不认可上述观点,在2011年底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用了一连串的相同句式来说明“十二五”期间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这些“以”字背后暗含文件编写者对教师队伍现状的基本认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素质不够高。教育部2011年底所宣布的“2011-2015年,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就是一个证明。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师共有约60万人(不含技工学校与成人中专),也就是说,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会被要求参加培训,可见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
社会就是一个问题的集合,有些问题是重要而不紧要,有些问题是紧要而不重要,有些问题既重要又紧要,有些问题既不重要也不紧要。那么,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与数量问题哪一个重要?哪一个紧要?或哪一个既重要又紧要?
走过了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四川、福建等省市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后,我相信,目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紧要问题是扩大专业课教师的规模,没有这个先决条件,所有的师资培训最终都可能出现培训归培训、教学归教学的后果,培训的效用将大打折扣。可扩大教师规模不是教育部门能够单独决定的事务,该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篇幅所限,我们需要另一篇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