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策略探究

2012-01-28 13:37柴淑萍浙江省富阳市鹿山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意义文本

■ 柴淑萍(浙江省富阳市鹿山中学)

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而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因素,读者在阅读鉴赏中一定会有所思,有所问,既而引申、发挥、创造。同一个文本,不同时代、不同阅历、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意义,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所以,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也一定是“多元”的。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中体验个性感受、见仁见智,提出不受束缚的大胆想象和批判。这样,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使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并培养其创新思想。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学生“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多元解读”成了无原则的乱解乱读,任由学生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或天马行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分析,只是一味肯定或敷衍了事。

笔者认为,“多元解读”要以尊重文本为前提,不能颠倒文本阅读中“作者意义”和“读者意义”的主次关系,应先有“作者意义”(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和“文本意义”(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显现出来的意义),然后才有“读者意义”(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多元解读”要尊重“作者意义”“文本意义”,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多元解读”要因文而异,合理解读

我们提倡的多元解读,其对象应该限定在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的范围。以寓言教学为例。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是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解读寓言,一般要从其故事入手,在分析内容和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其深刻寓意。有的寓言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得出不同的启示。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篇寓言的寓意。有的寓言内容简单、寓意单一,那就需要我们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认真分析内容、理解寓意,不能为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而随便乱读,进行所谓的“多元解读”。

如教学课外文言文《南辕北辙》时,教师小结:“楚国在南方,马跑得越快,车把式越有本领,就会离楚国越远,路费就越多。”有学生提出质疑:“地球是圆的,可以绕地球一周到达楚国。”这时,教师就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体裁及文章要说明的深刻道理。

二、“多元解读”要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

解读作家的作品,就要讨论作家所处的时代及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作品是作家创作的,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状态”之中,不了解作家,不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状态,就无法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无法真正理解作品,因而也不可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对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还不高的中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多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亲近文本、反复阅读,探究作品提供的信息,从而“逼近”作者的创作真意。

如教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教师让学生齐读:“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儿还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读完后有学生提出:作者在这段话里赞美黄土高原,但不喜欢江南。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告诉学生,西北和江南有各自的风格,作者并没有喜不喜欢这个意思,同学们不必作无谓的争论。

对于类似的不必要的争论或违背作者意图的解读,教师要及时说“不”。可以适时引导,利用多媒体投影背景资料。当学生难以理解课文或陷入困惑时,及时出示背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事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收集、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时所处的环境、心境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对作品内容作出合理的解读。

三、“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

文学艺术的审美,包括对弱小的怜悯,对恶者的贬斥,对崇高的敬仰。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我们在多元解读时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要符合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多元解读”不能肢解作品、以偏概全或无限衍义、漫无边际地乱读,必须植根于文本,考虑全篇。

如教授契诃夫的《变色龙》,当教师谈到“奥楚篾洛夫对小狗的态度发生了多次变化,对这个人,你是如何评价的”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表示他是一个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很强的人,在现代社会是不会吃亏的,要向他学习。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告诉学生:“奥楚篾洛夫”在俄语中是呆傻、疯癫的意思。作者借这个人来讽刺、嘲笑和否定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唯一技能就是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心甘情愿充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然后反问学生:作者笔下这样的一个奴性人物,我们还应该向他学习吗?

语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任由学生随意曲解。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在对话中发挥“首席”的作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要把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篇着眼,以求获得准确的认识和解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多元解读”要回归文本,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

“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是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同于一般消遣性的阅读,具有教学的独特性。首先,它要求教师通过文本细读,揣摩作品字里行间所呈现出来的意趣,然后探寻作者欲表达的意图,并将其与文本相印证。到此,我们所获得的是“一种意义”,这是作者的、文本的,是需要每个读者审视和面对的。在此基础上,生发文本的读者意义,就是“种种意义”,是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情趣,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解读。我们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同时,要以文本的作者意义为核心。

如教授杨绛的《老王》时,学生齐读结尾:“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提问:“‘我’和老王非亲非故,却能够这样照顾老王的生意,关心他的身体,可以说仁至义尽,这样说来,想起老王,‘我’应该感到无愧,可作者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心上不安,几年后还发生愧怍之情呢?”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老王的这副样子,很害怕,没请他坐,也没请他喝茶水。走后也没去搀扶他,想起来感到后悔。”“老王那么可怜,作者觉得对他照顾得还不够。”“因为老王临死前一天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老王不是来要钱,而‘我’一定要给他。给钱了,也就不欠什么了,作者后来想想这让老王太伤心了。”……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回答的初衷,然后从老王的角度分析问题:“对老王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老王显然不是为钱而来,那么他又是为什么要在死前拿那么好的东西给‘我’呢?”学生答后,教师说明:“文中的‘我’却一直不给他机会,一个权且以‘我’为朋友的机会,一个投桃报李的机会。可怜的老王,居然是带着‘我’给他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学生经过思考后,教师小结:“即使像‘我’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也不能理解老王的不幸;即使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也不能体会老王的善良,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就是人类最根本的需要——平等与尊严。当年的‘我’虽然不富有,但对于‘我’和老王的界限却分得很清楚,‘我’是可以帮助他的人,他是需要‘我’帮助的人,‘我’的心中凸显着‘我’,今天的‘我’已经心中无‘我’,‘我’可以帮助他,他也可以帮助‘我’。因此,今天的‘我’回想过去与老王的相处,愧怍之情油然而生。”

这就是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任何个性阅读都要以尊重文本为前提,优秀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文字之中,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才能真正领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理解其语言文字的深沉内涵,才能真正吸收其艺术营养。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咀嚼、品味、咂摸、把握“一种意义”,然后再来文章的空白处、悬念处“填补”,才有读者意义,即“种种意义”。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两点:

首先,“多元解读”要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只有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湛,才能真正和文本平等对话。由于每个人的自身阅历和阅读经验不同,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根据片言只语就断章取义,这种误读是难免的。但是,教师可以立足文本,着眼全篇,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交锋,可以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其次,多元解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只有教师首先打开精神空间,被文本感动,同时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才能帮助学生走进文章。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能关注当代社会广阔的信息环境;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解决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

参考资料: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3.杨邦俊《阅读互动论》,《教育科学》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意义文本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多元解读,让静态的文本“动”起来
语文阅读教学融切入点于板书设计的探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