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丽君(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学生语文方面的积累不应囿于课本、囿于课堂,而应面向生活和社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因此,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师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践行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肤浅甚至存在误解,导致教学操作失当,如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为超越而超越,导致语文教学在“散乱的活跃”中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究竟该如何把握?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进行思考与探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思考,认为阅读教学的改革应该做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基于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而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处理教材时的要求。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谈谈对“超越文本”的理解。
超越文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让阅读教学“回归生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阅读教学将面对“枯枝朽木”而陷入一潭死水之中。在阅读教学中超越文本,必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既要打破“课堂空间”的束缚,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文本”活起来、生动起来,又要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背景和对生活的理解,个性化、生活化地“解读”文本,开展创造性阅读。二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文本”外的文章,增加积累。
1.文本的容量有限。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基于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
2.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的学习是积沙成塔、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据有关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课本的4.5倍的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形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规律、超越文本。
“空白”处欲言又止,话到嘴边留三分,借用修辞,置疑不答,言此意彼。这些“黄金处”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方沃土,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于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教会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
如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我抓住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让学生进行想象补白:在完成概括性复述、生动性复述,并捕捉到文本的价值取向——爱的伟大力量后,我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并适时地播放了歌曲《爱的奉献》。学生抓住“陌生人讨水喝后”这个发散点,找到了文本的隐形翅膀,答案个个精彩:“宙斯被那小女孩的爱心感动,于是把她带到天上,封她为‘爱与智慧之神’”;“上帝发现人类还存有真善美,于是洒下甘霖,大地恢复了生机。”这样的超越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丰富了课文的内蕴,真正把文本蕴涵的内容转换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同时也在自己的心田里撒下爱的种子,并且把握了童话和想象的特点。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自调查研究,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文本活起来,即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特别强调打破“课堂空间”的束缚,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活课程资源。
例如《端午日》的教学,按原先的教法,就文而文,了解风俗民情,完成教学。学生在被动学习中收获甚少。后来,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问长辈、查资料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来源及习俗,从而进一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由课文内容生发开来,我又组织学生去调查家乡的风俗。学生在开发这种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升华了对家乡的感情,提高了语文素养。这样的教学生动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既是对教材的“创生”,也是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与作者以及文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既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真正达到了“在感受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中,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超越文本,不仅仅是文本内容的超越,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给学生以方法的引导,从而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如学生在学习《台阶》一文时,对“父亲”这一形象的解读似乎没有多少障碍,但要真正捕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境界,则仍需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仔细推敲。本单元的要求是学会质疑。换作一般课程,就是让学生就疑问处提出疑问,但实践证明,有些问题是浅显而无价值的,因此,应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学会质疑。我在教学时,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让学生明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比回答一个问题有价值得多。在唤起学生激情的同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教师的阅读经验理出一般质疑的角度,以这些角度为抓手,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对传统的农民形象逐步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那么,如何搭建桥梁,努力使学生从文本走向广泛的课外读物,从而增长见闻,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呢?这需要教师智慧的“抛砖引玉”。
曾看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对名家的介绍,没有作家作品的累赘复述,只是三言两语,却极具震撼力:“沈从文,小学毕业,大学教授,代表作《边城》,如果你去书店买上一本,湘西风情尽显眼前。”多么巧妙的语言啊,那是教师智慧的展示,不仅仅是对作家作品的简单介绍,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这不正是我们让学生爱学语文的一个好的源头吗?这不正是我们为学生打开的一扇文学之门吗?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痴心不改的钻研。用这样有激情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学生就会具备积极学习的意向。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去读经典名著,读热销儿童小说,拓展课内外阅读时空,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是智慧教师所孜孜以求的。可以说,教师的睿智在于抛砖引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魂牵梦萦”的遐想,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和“妙不可言”的感受。
参考资料:
1.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2.曹玉龙《“读”出作文水平》,《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3.陈晓红《中学语文创新性教学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王鹏伟《突出主体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初中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