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文(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三中学)
脑科学研究显示,人们表现出对某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时,会激活大脑的A10神经。由于它是唯一一条通过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大脑新皮质三部分的神经,一旦被激活,人就会情绪高涨、干劲十足、思维敏捷、记忆力明显增强。因此,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兴趣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听、说、写的能力。面对升学压力过重的初中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应重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知之者’可视为兴趣产生的初始阶段,是由需要所产生的兴趣,可以称之为‘理趣’;‘好之者’可视为兴趣产生的中期阶段,是对事物和活动本身的兴趣,可以称之为‘情趣’;‘乐之者’可视为兴趣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审美所产生的兴趣,可以称之为‘乐趣’。”
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有其阶段性特点。他们刚刚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显示出新的水平,我们应该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阅读的规律,使学生对阅读“知之”“乐之”“好之”。
如一些基本的阅读要求:阅读时要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用手,快速移动视线,可以一行、两行或多行“扫描”,并循序渐进直到“一目十行”;抓住重点段落主题句和重点词语,尽快掌握大意,把握中心思想;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青岛市市南区“快速阅读”的课题研究就是从眼球和人脑的生理机制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
几乎任何文本都可以设置成“三元问”来解读:一问写了什么,二问怎么写的,三问为什么这么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循这样“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法,无论长文短文,不管诗歌散文,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基本认知。在记事方面,记叙的六要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概括、筛选信息,锻炼聚合思维;写人方面,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性格,走入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发现人物外在和内在的关系,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而这些,都是他们成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更具体的语言能力,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辨别不同语境中同一词语的词性、褒贬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引领学生结合具体文本做有情有趣的研讨,都会有助于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语文学习中,有时候方法和知识是难以分割的。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课本不仅是教师的“教材”,更是学生的“学材”。学生对文本研读的主动性才是阅读教学不懈的追求。比如,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阅读中体验乐趣,如配乐朗读、看图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朗读比赛等。这样,美的声音、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与美的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强烈地激发学生个体的阅读欲望,同时带给他们深刻的情感体验。汉语声、韵、调的丰富性构成了听觉上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旋律感,它独特的音乐美,又随着思维的转换构成了语言的意境美。大声读,声波刺激右半脑,有助于学生获得语感。母语的习得和学习外语道理是一样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个性化的话题可直接唤起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个性化话题涉及的角度有很多:以人物为话题,可设计为“我认为他(她)是一个的人”。如阅读《台阶》《藤野先生》等文章,学生可以饶有兴趣地用这一话题说出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和评价。以景物为话题,可设计为“我所喜欢的一个(一种)画面(景物)是”。如阅读《苏州园林》《春》等文章,学生运用这一话题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或一种景物,并陈述喜欢的理由时,总是会争先恐后、意犹未尽。另外还可以以想象、以人生感悟为话题。这样的话题,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主体阅读兴趣,更能让他们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了兴趣就会有乐趣,有了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全国优秀教师吴乐琴老师以“三板块、五环节”教学法为基础,构建以“精心设计情趣导入,创造学习快乐求知,精讲精练自主学习,享受语文诗意栖居”为特色的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课堂,就是要把课堂打造为学生的“乐园”。比如,讲授《核舟记》一文时,吴老师开门见山地提问:“想必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吧,这只核舟究竟有多长、多高?”她接着说:“请同学们用纸条折出这样大小的物品。”课堂内一片惊讶声后不久,同学们都颇有些得意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大约半根粉笔长短、两颗黄米粒高的小纸条。此时,她又逼一步:“再请大家在上面画出五个人、八扇窗。”同学们懵了。在这么丁点儿的小玩意儿上,怎么能画下这么多的人、物呢?紧接着,她话锋一转:“是画不下。可是我们的前人却在仅有一寸长的桃核上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核舟。这只小小的核舟上究竟有怎样丰富奇妙的内容呢?让我们来看文章的内容吧!”吴老师的课例,留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和启迪。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会对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产生强烈的深入探究的动机,这正是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课内外阅读的互动,使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寻找有关资料,作进一步的探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且带有观摩性、解惑性、竞赛性的活动,如小说讲座、作品欣赏、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名言警句辑录、写读书札记、印读书集锦、纪念著名作家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激起学生愉快、积极、广泛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作为教师就应及时培养,使课内形成的阅读兴趣扩展到课外,努力培养学生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及时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班级办班报,每周一刊。经过努力,这里可以成为学生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场所。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在班级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俗话说:“合则情生趣有,不合则情失趣无。”这个“合”,就是教师的讲授方式要合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合乎语文教学规律和阅读规律,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趣。
参考资料: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