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雪(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现在人们常常会说,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由于生活优裕、父母宠爱,所以会比较不懂事,有些时候会表现得自私、冷漠,不体谅人。的确,在某些时候,这些孩子身上会有这样一些缺点,但我还是相信,他们不是不懂事,而是缺乏一种“爱”的教育。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如何知道去“关爱”别人呢?
我所带的班级在高一,学生们刚好都是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十七八岁的他们正拥有着如花的青春,平时个个都活泼热情、机灵可爱,但有些时候也会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点自私。比如,有的学生总想坐在教室里的最佳位置,只要自己看得清楚,不管自己的身高是否合适、是否挡住其他同学。还有,有些学生因为是第一次住集体宿舍,也不知道体谅同学,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任性,所以同学关系处不好。再有,由于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高中,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父母在外的打工钱,钱来得很辛苦。不少学生花钱时还是大手大脚,有的家长大老远从打工地方回来探望孩子,可能心比较急迫,穿着带有污渍的工作服就来了,有些学生看见父母来探望,不但不高兴,甚至会生气,不理睬父母,好像觉得丢脸似的。其实,这些正反映了这些孩子内心的一些问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分辨不出生命价值中的轻与重。
《语文》必修第一册中有台湾作家杨子写给他十八岁儿子的一封信,名为《十八岁和其他》。文中,作者在祝贺儿子成人之后谈到,要想处理好父子关系,沟通和交流是最为重要的。文中还有对儿子寄予的殷切希望。
课文结束时,我发现学生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好像仅仅是把这封信当成了一篇普通课文来读。于是,我决定精心设计一堂特殊的语文课。
第二节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放下手中的学习,把心慢慢静下来,认真想一想从小到大父母有没有做过什么事,让他们觉得很感动。我刚提完问题没多久,有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说起来了:“能有什么感动的啊,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有的附和道:“是啊,天天不都是唠叨,真烦人。”我希望看到举起的小手,但结果却没有。在听到学生的讨论后,我知道了,他们在想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太普通了,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似乎不值得说。在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我意识到了,其实,他们正在忽略生命中最真最深的那份爱。
于是,我决定给他们做个引导。在我的示意下,班级的讨论停住了。等周围安静下来之后,我用柔和舒缓的音乐作背景伴奏,然后我轻轻地说着:“认真想一想,真的会没有吗?冬天的早晨父母在严寒中起身,为你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饭;下着大雨的傍晚,他们浑身湿淋淋,给你送来雨伞。过年了,家中再困难,父母没有新衣服,可也要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太多太多,可为什么这些在你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真心的人,可你没有想过去感恩呢?”
在熏陶下,慢慢地,班级中有小手竖起来了,一位女生开始讲述在工地打工的父亲,他的工作很辛苦,常常需要做比较危险的重活。有一次,手被砖块砸伤了,回家后,还要骑车送她上学。在一个下雪的早晨,父亲硬把手套塞给了她,本已受伤的手在寒风中冻裂……说着说着,女孩哭了,我看到班级中不少同学的眼里也含着泪。接着,又一名男生起立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道:“我一直用钱都挺随意的,因为父亲总是尽量满足我。但今年夏天,我去了父亲工作的建筑工地玩,父亲让我在屋里休息,自己要去工作了。由于好奇,我溜出了屋子,想去看看外面有什么好玩的。一出去,才发现太阳正炙烤着大地,即使待在树荫下,也感到热得很。这时,我发现,在不远的烈日下,有几名工人在抬水泥板。一个个赤裸着上身,皮肤晒得黝黑,再一看,父亲竟也在其中。他的后背红红的,几乎要被太阳晒褪了皮,我明白了,父亲的钱是这样来的,而我……”说到这,他忍不住哭了出来。班里的学生也都静静地聆听,泪水也滑落了下来。没一会儿时间,一向内向的小双也站了起来,当他说到父亲是继父,自己一直很排斥时,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后来的几件事让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说了这样的话:“父亲的爱在身后,我却不知道绕到背后去寻找。”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被讲了出来。
整堂课都充满了感恩和爱,大多数学生都触动很大。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放下了平日的虚荣心,能够真正地去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后来,我还让学生把故事用随笔形式写出来再交流。我发现,不少学生开始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感动。有的写道:“妈妈总是把饭锅里最中心的那块饭盛给我吃,妈妈说因为这里的饭最软、最香。”有的写道:“夜里,轻轻的敲门声响了,我知道,爸爸又来给我盖被子了。”还有的是:“我看到,站在田埂里的爸爸,汗水从他的皱纹里滴了下来。”学生终于明白,真正的感动就在身边,我们不该忽略它。那一次的作文写得很好,因为这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动。
慢慢地,我发现很多学生一下子都长大了很多,有些家长也来学校和我交流,他们惊喜地发现孩子真的懂事了。有个孩子,父母离异了。她一直怪父亲,回家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着,不说话。父亲喊她,她也很少搭理。那天在课堂上她说到父亲,哭得很伤心。后来,她父亲来学校说,他发现女儿一下子长大了很多,不仅改善了父女关系,而且她还劝父亲重新去寻找幸福,听到这样的话,父亲真是感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觉得语文教育也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毕竟,人是有精神、有情感的。语文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作为“人”的教育。字、词、句、篇等工具性教育固然重要,但也要着眼于培养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和心理品质的现代文明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通过此次效果突出的尝试,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用爱的教育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要努力把人文教育融入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散发迷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