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小东(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学)
有人说:任何母语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我也认同这个观点,但问题是:如此一来,要我们语文老师做什么呢?其实,语文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教语文,而是要知晓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指导,使学生能搞清楚。点拨指导的方法之一就是创设情境。
我在听课中常常发现教师不会创设情境,结果适得其反。更可悲的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依旧进行着“有条不紊”的教学。试想,这样下去,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怎能提高呢?我认为,创设合适的情境才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是理解文本的一条“辅助线”。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怎样创设情境呢?
众所周知,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远离社会生活,那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思维混乱,分不清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
我在教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长征〉节选》一课时,学生对“彭德怀缓缓地抬起头,望着战马”中“缓缓”一词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彭老总对战马的依依不舍上,体会不到彭德怀欲杀战马的悲痛之情。为此,我给学生讲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我说:“同学们都见过出殡,出殡时人们是怎样走的?行走的速度又是怎样的?为什么出殡的队伍不快点儿走呢?”这件事一讲,学生马上回到那个场景中,纷纷说走那么慢是因为悲伤,如果走快了就体现不出那时的悲痛之情了。我马上说:“对啊,那现在彭德怀为何也要‘缓缓’呢?”学生们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创设情境。尽管有时创设的情境不是非常文雅、浪漫,但只要能让学生理解、明白就是合适的。教师创设的情境贴近社会生活,从生活中来,它就有生命力,就适合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也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才能化抽象为具象。这种小小的却又实在的生活之“境”,在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中的确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在教授《枣核》一文时,曾因如何让学生理解、体会枣核在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明白“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而苦思不已。最后,我想到了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说:“如果你妈妈到日本去工作(一般是劳务输出,我们这里有些合资厂就常有这样的事),一年后,她要回来了,你想让她给你带什么?”马上,有些女生就激动得小脸通红,尖叫着说要带最新版的动漫书。而有些男生就不屑一顾地说:“带什么动漫书啊,要带就带索尼的PSP(一种数码播放器及游戏机)。”女生马上还击:“那有什么好玩儿,就要动漫!”我看到学生们都沉浸在其中了,就说:“是啊,在你们看来,要带的东西都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吧?”学生频频点头。我紧接着问:“如果有人就要带一个普通的微不足道的枣核,那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立即说:“那就说明在这个人眼里,枣核最重要。”我要的就是这句话,于是趁热打铁:“你们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文中的友人就最爱故乡的枣核,可见,她把枣核看得越珍贵,对故乡就越有感情,否则,她怎么会不远万里专门让人带这‘普通’的东西呢?在她看来,那不仅仅是几个枣核,那就是她永难割舍的故土啊。这小小的枣核里岂不是埋着那颗思乡之心吗?”
我在这个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思考、理解,比直接讲解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的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的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应当把学生带入“学生之境”,让学生把知识、文本自我内化。
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实质就是要使学生解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初中的学生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感性的知识较易理解,一旦遇到抽象的情感,就容易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笔者前后两次教授朱自清的《背影》,由于创设的情境不同,效果也迥异。
第一次教《背影》,在通过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来表现父爱时,我设计的情境是让学生来扮演父亲,把讲台当做月台,让学生表演,以此来体会文中父亲的不易,感悟深深的父爱。结果表演的学生确实爬得挺吃力,但其余的学生笑得更开心,完全忘记了要去体会感悟,这情境的效果自然没能体现出来。课后,我反思:这情境已经很形象了,也很受学生欢迎,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次上时,我改变了情境,直接问学生:“你们的父亲为你们买过水果没有?你曾经因为这件事而感动得落泪吗?”学生大摇其头。我紧接着又问:“同样是买橘子,为什么文中的父亲却让作者感动得热泪盈眶呢?”这个问题出来后,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认为,文中的父亲年老而体胖,那月台又高,却放心不下儿子。这次,学生比较容易地体会到了那独特的、非同一般的父爱。
这次的情境创设并非挖空心思所得,也非本色表演,为什么效果那么好呢?我再次反思:第一次创设的情境其实不具有真正的形象性,它只是“象形”,是还原、是情景再现,学生再现情境时又加入较多的喜剧成分,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第二次的情境虽普通,却是感性的、可见的(学生头脑中能再现),这种形象性的情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刺激和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实现了互动发展,感性认识也逐步向理性认识转化。这样,学生马上就体会出文中所表现的真挚的父爱了。
恰到好处地利用“文章之境”(文本本身包含的情境)来引发学生之“情”,使情与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以“境”促“情”,学生就能将情景交融,进而理解文章中抽象的感情。
在实际教学中,合情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教师对生活的理解与阐释,更是对教材、对学情的正确把握。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情境创设要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生活经验以及形象性的特点,让我们懂得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质朴的教学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帮学生画好了情境这条“辅助线”,就能使他们比较容易地理解文本了。
参考资料:
1.倪文锦《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
2.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