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顺斌(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什么是人文性?什么样的课堂才算包含了人文精神?《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文”,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在语文学科上,对人文性的关注,实际上是对语文学科过于注重字词等知识技能训练的一种矫正,也是对当今社会商业化娱乐化审美趣味的一种矫正。它要求教师立足日常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掘、感悟教材中的情感思想。
“人文精神”诞生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主张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强调人的自由愿望和世俗生活的欲求。
在中国,“人文”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按照李欧梵的解释,这个“人文”是指整个人间的各种事物,用诗、书、礼、乐这些东西来教化天下。从人文的角度对文学给予关注,起于20世纪早期的五四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主要议题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当今文坛,人们所担忧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失落,基本上都集中在文学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减上。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文学功用理解得过于片面。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文学的娱乐功能也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强调人文性,强调人文精神,也是矫正。
一是对语文学科生存土壤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矫正。在社会风气渐趋娱乐化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仿佛已经渐渐不合时宜,它被人们冷落到一个荒芜的角落。《现代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一文,以最大的悲观表示了对语文的忧虑,文中谈到:“语文已逐渐失去大众实用性,语文的运用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被称为“经国之大事,治世之伟业”的文学,怕是难以再有如此扛鼎之力了。古人学语文,可以“学而优则仕”,但在今天,语文已经仅仅具有高考学科意义上的重要性了。
二是对语文学科教学实际过度工具性的矫正。众所周知,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争议颇多,其中“工具”说最具权威。真理式的说教已经让无数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技巧式的分析也让学生兴趣全无,高考指挥棒下的语文教育,在仓促之中很难实现人文熏陶所需要的缓慢浸润过程。过度地重视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的实用价值,确实从客观上忽视了语文宝贵的人文精神内涵。
所以,现在我们要全面地理解这一抽象概念,也就是要关注人,把人放在当下的语境中,放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来研究,并以此为立足点仰望人的终极价值。把人从各种单一领域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日常生活的自然随性的状态,追求广义、全面而又自由的人的价值,探讨人生的意义、幸福、信仰。教师们在语文课上强调文章的思想与情感,正是人文性的体现。
即便是在这个时尚而又科技化的年代,人文性以及具有人文性特点的语文学科依然以流行词语、精巧段子的方式积极地传达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喜怒哀乐。
2011年,“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入选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十大新词语前十名,真实记录了2011年度中国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反映了这一年中广大百姓的心理状态。互动百科的副总裁吴彦鹏称,2011年的新词语是从网络时尚、新事物重新回归到人们对生活本质的追求:比如“伤不起”代表了人们对守护心灵健康的追求;“起云剂”代表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持续热切关注;“虎妈”则是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肯定。可见,人文精神并没有沉寂,反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最时鲜的体现。
学生的口头语往往追随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通常有其产生的事件与背景,或无奈、或讽刺、或调侃、或恶搞。这些用语都是时代风尚和国计民生的反映,正是语文课上可以发掘的人文价值。因此,严肃的、正面的、道德说教式的价值关注,和对真理孜孜以求、鸿篇巨制的千言万语是人文性的体现;而日常生活中价值的无法实现、超越的绝无可能,在短小而又鲜活的词句中广为流传,这也是人文性的体现。
教材并非新闻时评,然而其价值不可小视。好文章并非像新闻时评那样新鲜,它虽然只讲述个别事件或具体细节,却具有超越时空的永久价值。无论是人生低谷中的悲愤无奈、逆境中的洒脱超然,还是天地万物的风云变幻,新时代的学生们都会通过关注他人进而关注自身、塑造自我。
要想引起学生对教材深意的体会、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就必须动态地呈现文本思想的形成和发现过程。这种动态呈现就要求教师立足生活实际,而非抽象剥离。任何一种情感,一定有其产生的具体情境,这种情感在文本中应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教师只有把这种具体情境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才能使这些思想和情感在学生的自我世界中生长。这种巧妙的方式,一定不是直接却又让学生早已产生审美疲劳的“背景介绍”“思想概括”之类,而是文章所蕴涵的当下的日常生活。
语言大师闻一多在教授《诗经·周南·芣苢》时,以他诗人的想象和学者的渊博极力铺陈道:“……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正捻着那希望的玑珠出神,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魇辅……”(《闻一多传》)通过还原日常生活情境,展现平常的、富有人情味的诗意空间,给学生一个想象、感受的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地有一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钱理群给中学生讲鲁迅时,面对大多数对鲁迅一知半解的学生,他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鲁迅是一个真人,一个真的鲁迅、一个丰富的鲁迅。”从“感受鲁迅”开始,围绕“父亲和儿子”这一主题选文,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开始,使学生们觉得鲁迅可亲可敬,课堂气氛变得非常自然。后来,他又向学生展示了鲁迅作为“人之子”时对待自己父亲的情景,通过“父与子”这样一个生命命题,使学生和鲁迅之间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契合。在这里,语文教学的美文鉴赏从干枯的技巧分析、考试应对走向了对心智的启发和内在情感的共鸣,这是教师思维创新及精神探索的结果。
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痛苦感与强大的自我意识”。“教育过程的内在本质都是思想或情感内化的过程。一切外在的、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积淀为内部的思想和素质,这就是教育的内部性原则。”要让学生内化、体会,就要尽可能地对教材做日常化的人性处理,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
在这样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时代,鲜活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眼前的,还是教材中包含着的某个时代——都蕴涵了深刻的人文性。要想很好地对教材加以拓展和延伸,必须给学生提供可以感知和体会的、相似的生活情境,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或喜或悲的感受。总之,对学生人文性的熏陶离不开鲜活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