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序渐进中解读提高学生阅读品位

2012-01-28 12:52金华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扁鹊赏析文本

■ 金华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一中)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目光渐渐集中到了“学生”的身上,逐渐让学生有了浓的兴致、灵的悟性、高超的能力。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且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培养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就教师而言,他们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导学生的解读,从而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学生而言,他们解读文本,是为了感悟文本内涵,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文本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

一、引导学生在解读中不拘一格、各抒己见

新课程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提供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促进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深入解读,充分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每一个学生因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的不一,导致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使得阅读课出现“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如在学习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时,我在课前不对学生介绍有关这篇课文的任何评论,而是首先让学生反复吟咏、品味文本。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生欣赏到的美点也不同,有的认为美在轻灵的语言,有的认为美在浪与海岸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美在抒情的笔调……当全班学生将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开阔了自己的阅读视野。因而,反复诵读更能增强学生记忆文章内容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除了让学生借助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以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际的教学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问。而提问是怀疑的外在表现,怀疑引起反思,反思引起探索,探索促成创造。有时候学生的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怪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泼冷水,而应该尊重他们对课文的独特感悟,然后平等地对问题进行探讨,在互相交流中逐渐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可以说,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敢于大胆参与讨论,这一点非常重要和可贵,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让学生各抒己见,才能体现个性、传达真情。

二、鼓励学生在解读中积极、自由地赏析

学生作读者,自由鉴赏,在赏析中激活思维。鉴赏是指对采编来的美文进行鉴定和赏析,且形成两级评鉴,即初级评鉴和高级评鉴。初级评鉴是停留在心中的评鉴,高级评鉴是写在书面上的评鉴。高级评鉴是这个阶段中的最佳境界,它是在初级评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对所获的若干美点,以选文为依据找到与之相应的支撑材料。这种鉴赏过程一方面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学好语文的根源在于学生,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去赏析、去思考,不能以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大多出于个人喜好,缺少系统性,教师要给予他们方法上的点拨。

语文离不开字词,教师指导学生赏析也应从字词开始。如文中一些精辟的动词、形容词等,对这些词玩味咀嚼,将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句子进行赏析,这些句子往往与文章主题联系在一起,暗藏深意。修辞能够更好地写景状物、传情达意;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语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点睛句就是文章的眼。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义,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上下文来品评。引导学生对其他写作手法进行赏析,如以小见大、对比手法等,对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写赏析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可就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赏析。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赏析,充分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又能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获得灵感。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兴趣。

三、启发学生在深入解读中不断创新

最美丽的思维之花是创造性思维,最具有生命力的个性化阅读是创意性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自主阅读—反思—交流—总结”的模式施行创意性文本解读策略。在创意性解读文本教学模式中,“反思”这一环节是极其复杂和丰富的,它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包括学生的自主反思和教师的点拨反思。这个过程融会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反向思维、外向思维、交叉思维、有形思维、变形思维等多种创造性思维技能,是提高学生创意性解读文本能力的关键。

例如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扁鹊见蔡桓公》进行反思性阅读,设计了一个“话说扁鹊”的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学生的观点很有见地:“反思两篇文章,感到一件事成败的关键在于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语言是否得当,不能认为桓侯之死完全是由于他本人讳疾忌医,扁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神医之‘神’不仅表现在其医术上,更应该体现在其医德上。明知桓侯有病且对医生有偏见,又是一国之君,扁鹊竟不思劝解之法,直指其病之所在,言明不治的危害。若扁鹊能像邹忌那样在‘讽’上动动脑筋,桓侯之病就不会深入‘骨髓’,造成无法医治的后果。”应该说,这种文本解读思路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四、促使学生在深入解读中提升品位

“阅读”可以跨越时空、穿越古今、博采众长,为师者关键是引导学生读出个性、写出个性、活出个性。提到“个性”,许多学生不免求新、求异,个性心理展示的过程中不免暴露出某些不健康的心理,这就要我们为他们的“个性”做牵引,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阅读为孩子的心灵导航——导出健康的心理,导出健全的人格。

好的文字可以警醒学生的心灵:读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可以读出天下所有母爱的深沉与厚重,从而多一份对亲人的体谅和回报;读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读出成就大事者的艰辛和坎坷、孤独与寂寞,从而学会笑对生活中的荆棘和苦难;从《信念》中可以读出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与痴迷,从而为自己的人生注入一份坚毅、执著与刚强……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的精华,比教师单纯的政治说教更能深入骨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青少年阶段,体会阅读与智慧的撞击、积累诗一般的语言、感受诗的情怀,在阅读中纵览古今、感受生活、品味人生。

猜你喜欢
扁鹊赏析文本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步辇图赏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讳疾忌医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