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院典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

2012-01-25 03:52高声传侯晓娜肖江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1期
关键词:内毒素微粒药液

高声传,侯晓娜,肖江宁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导致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较多,且变异性较大。因此,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其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笔者总结2011年我院发生的输液反应,分析其原因,期望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甚至高热)伴寒战、皮肤苍白、血压升高,心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年龄21~91岁,>65岁占53.8%;男34例,女18例;外科30例,内科22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输液反应的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中药和生化制剂为主要因素,输液环境和加药造成污染、输液速度过快、过敏反应为次要因素。见表1。

表1 输液反应分类

2.2 典型输液反应 例1:女,67岁,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输液组成:长春西汀注射液(润坦)+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液配完时间: 10:00,输入时间:10:15,出现反应时间:11:30,剩余液体:125 mL。反应症状:双上肢抽搐、心悸、体温升高。剩余液体检查:未见异常。分析:长春西汀应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浓度高可造成血压下降、过敏、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

例2:男,91岁,临床诊断:胃底、喷门癌晚期。输液组成: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水溶性维生素1支、脂溶性维生素1支、多种微量元素10 mL,输液配完时间:21:15,输入时间:21:20,出现反应时间:23:50,输入液体400 mL,剩余液体:1 000 mL。反应症状:寒战,发热,体温38℃。剩余液体检查:未见异常。分析:多种微量元素加入500 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可添加其他药物,以免产生微粒。而微粒在脂肪乳中观察不到。

例3:女,75岁,临床诊断:直肠癌。输液组成:核糖核酸300 mg+转化糖注射液250 mL,液体配完时间:8:00,输注时间:8:00,出现反应时间: 10:30。剩余液体:20 mL。反应症状:寒战。液体检查肉眼未见异常,药液检验后无细菌生长。分析:转化糖为果糖和葡萄糖复方制剂,可引起脸红、风疹、发热等过敏反应。核糖核酸也能引起体温升高[1],不建议将二者合用。核糖核酸应该选用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患者年龄大、体质较弱、输液速度应减慢[2]。

例4:男,40岁,临床诊断:血管炎。输液组成: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输液配置时间:14:30,输注时间为14:35,出现反应时间:14:40。反应症状:寒战、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液体检查肉眼未见异常,药液检验后无细菌生长。分析:葡萄糖酸钙静滴过快可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输液中的Ca2+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应慢速输入体内。此例输液反应原因为输液速度过快,达80滴/min。此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应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例5:男,79岁,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输液组成:疏血通注射液6 mL+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液体配置时间:8:30,输注时间:9:00,出现反应时间:10:00。输入液体100 mL,剩余液体: 150 mL。反应症状:寒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剩余液体检查:未见异常,药液检验后无细菌生长。分析:疏血通注射液为水蛭和地龙提取物,是中药注射剂,由于提取工艺的原因,含有鞣质、蛋白等杂质,在体内产生抗体、易过敏,年老体弱患者输注此药应特别注意。临床输液应先慢滴15 min,确定无异常后正常输液速度滴注。

3 讨论

3.1 输液 随着大输液质量的不断提高,由于输液质量不合格发生输液反应病例很少,但仍然不能忽视。瓶装输液在贮存、搬运、使用中发生玻璃瓶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盖松动,造成漏气,袋装输液由于焊接不牢也易造成漏液。故输液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无破损、漏气,液体是否澄明,发现异常不能使用。

3.2 添加药物 添加药物引起的输液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3.2.1 药物热 有些添加药物静脉滴注给药后可发生类似输液反应的药物热,临床上经常发生。因此,医务人员应特别注意药物本身的致热作用与输液反应的区分,预防或减少药物热的发生。如转化糖注射液本身能引起脸红、风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加入核糖核酸(可引起头晕、恶心、体温升高),导致寒战。

3.2.2 添加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 有的医生凭经验用药,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从而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如应选用5 00 mL溶媒,而实际选用250 mL或100 mL溶媒,造成药物浓度过高;应按照年龄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按正常成人剂量给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应把握药物剂量,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书用药,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时,应有充分依据,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3.2.3 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发生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或体内药理作用相加或相减,从而导致发生输液反应。此外,药物溶媒改变、pH值变化导致药物溶解性降低,产生微粒,造成输液反应。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应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审查药物的配伍禁忌,选取适当的溶媒,注意药物的浓度和pH值,以免发生输液反应。

3.3 中药注射剂和生物注射剂 此两种注射剂在生产中提取其有效成分时,不能完全去除杂质。中药注射剂中的杂质主要有鞣质、色素、淀粉、蛋白质等,后者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这些杂质本身即为过敏物质,与输液配伍后,受其他物质干扰、浓度高和 pH值的改变而析出不溶性微粒[3],输液反应发生率较高。中药制剂和生化制剂要选用正确的溶媒,以防止不溶性微粒的产生。3.4 热原累加 注射剂的内毒素检查为限度检查,静脉输液时,当进入人体内的热细菌内毒素达到一定量,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临床静脉给药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时,往往是各药内毒素检测合格,但联合应用时短时间进入体内内毒素超标,易发生输液反应。

3.5 微粒累加 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增加明显,这是因为输液混合后各种溶质竞争溶解,造成溶质浓度大或溶解度小的输液微粒数累加[4]。不溶性微粒经静脉输注人体后,由于其不能在体内代谢,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微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等;超出患者个体耐受的超量微粒可引起过敏反应和热原样反应。

3.6 输液速度 正常输液速度为40~60滴/min,静脉滴注含K+、Ca2+、Mg2+等的药物时,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也可引发内毒素阈值低的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有些药物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输液时应先慢后快,避免短时间内进入体内药物过多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7 配液和输液环境 输液反应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往往会出现发生率增多的情况。一般在气温炎热、空气湿度高的夏季时,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气候寒冷季节,输入的药液与人体温差较大,可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而出现寒战、体温及血压升高,对高龄患者及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或体质较弱者影响更显著,并可使该类患者对内毒素更加敏感而引发输液反应。故在寒冷冬季,如需采用静脉滴注给药,可用热毛巾包裹输液管,将药液保温输注。

3.8 患者因素 首先,输液反应经常发生于老年及幼儿患者[5]。此两类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高,输液反应发生率亦偏高。其次,对细菌内毒素敏感的个体或免疫力低的患者更易发生输液反应。

[1] 欧春木,欧智明.注射用核糖核酸的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09,21(10):208-209.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09.

[3] 孟永良.57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药业,2007,16(1):48-49.

[4] 陈敏,王凌.硫酸头孢噻利与不同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及稳定性考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20l1,36(10):797-800.

[5] 祁金文,王燕,毛小红,等.我院6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10):205-206.

猜你喜欢
内毒素微粒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