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玉,孙忠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多发且又常常被忽略的痛症。湿冷的环境和背部肌肉慢性劳损为重要发病因素,背部肌肉、筋膜在受损后易发生纤维化改变,使局部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引起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终导致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从而挤压局部末稍神经及毛细血管从而出现疼痛[1]。治疗上,消炎镇痛作为西医主要治疗手段,但消炎镇痛的药物常会引起胃部不适等副作用[2]。近年来,笔者采取委中刺血配合针刺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发病年龄20~57岁,其中20~30岁5例,31~40岁14例,41~57岁21例;发病时间:新发病~半年15例,半年 ~1年20例,2年~4年4例,5年1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定诊断标准。①多好发在两肩胛之间;②背部酸痛及沉重感,疼痛常常和天气变化有关,症状加重常出现于阴雨天及劳累后;③背部有固定的压痛点或者压痛较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走行方向常常可以触及到条索状改变;④排除颈椎、胸椎病,肺、心、胆囊系统疾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能够按计划疗程坚持治疗者;③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孕妇、产后以及月经期间女性;③患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2.1 针刺治疗 针刺取穴:阳陵泉(双)、中渚(双)、申脉(双)、后溪(双)。操作方法:对针刺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阳陵泉与后溪均刺入1~1.5寸,中渚与申脉刺入0.5~1寸。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行针调气至气至,气至后留针30 min,中间行针1~2次。隔天治疗1次,一疗程为20天,共治疗1个疗程。
2.2 委中刺血 患者采用俯卧位,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于委中穴(双)点刺,每次出血总量不超过200 ml。隔天治疗1次,一疗程为20天,共治疗1个疗程。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拟定。治愈:背部疼痛症状消失,2个月随访无复发;有效 :背部疼痛症状减轻,阴雨天或背部活动时稍有不适;无效:背部疼痛症状基本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本组40例患者中治疗时间最短4天,最长15天,随访2个月,临床治愈 33人,有效 6人,无效 1人,总有效率97.5%。
背肌筋膜炎在传统医学中归于痹证、痹病中背心痛范畴[3]。《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清代沈金鳌著)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可知本病是因各种急慢性劳损,加之感受风寒湿三气之邪,使气血壅滞,导致经脉受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久而久之,背部出现压痛、酸痛、僵硬发板,甚至产生结节条索状物。《灵枢·寿夭刚柔》曰:“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故以针刺放血,以决凝开滞、涤痰祛瘀、泻络活血;《类经·八卷·经络类》曰:“经满而血者取之合”,经脉有瘀血者可在合穴刺血,久病多瘀,久病易瘀,多在肘弯、膝弯合穴取穴。又:“腰背委中求”,膀胱经循行于背部,且《标幽赋》曰:“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故笔者取膀胱经合穴委中刺血治疗,再以毫针通经调气,其中阳陵泉为筋会,《难经》云:“输主体重节痛”,申脉与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膀胱经与督脉,从而达到“气至病所”、“邪有出路”两层意思。
委中刺血放血量应视每个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临床操作中以血色由黑色、深色转红为度,不必求大量即可达效。对于素体虚弱、低血压、贫血、孕妇、习惯性流产的病人慎用。
[1]程爱萍.中医治疗背肌筋膜炎研究述评[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945-947
[2]邬强,冯敏科,王建伟.中西药合用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J].四川中医杂志,2009,27(7):98-99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