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霞,白玟
一级专科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果评价
沈凌霞,白玟
目的探讨一级专科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1年北京市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统计资料。统计2008—2011年专业队伍结构变化;因2008年财务在分账过程中,部分数据无法有效对比,统计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及门诊收入情况。结果2008—2011年全科医师由4人增加至11人,年递增率为40.1%;全科护士由8人增加至13人,年递增率为17.6%;防保人员由2人增加至8人,年递增率为58.7%。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由9 709例次增长至44 630例次,年递增率为114.4%。门诊总收入由119.3万元增长至933.4万元,年递增率为179.7%;其中医疗收入由10.5万元增长至155.9万元,年递增率为185.3%;药品收入由108.8万元增长至777.5万元,年递增率为167.3%。结论一级专科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人员结构到门诊诊疗人次和收入都得到稳步发展。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管理
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从五里坨医院分离出来、政府举办、医院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以下几个特点:(1)五里坨医院是一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心人员从医院建制分离出来,人才结构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低,管理基础薄弱。(2)地理位置偏僻,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12平方公里为山区。(3)辖区人口密度低,只有3万人口,且多为农转非,收入水平低,健康知识水平低。(4)2010年至今,适逢区域性规划改造,居民大量拆迁。(5)多年来这里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知度几乎为零。针对本中心现状,卫生局提出“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社区卫生发展模式”的要求,医院领导班子紧密配合,在自身发展也面临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全方位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共同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开拓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1年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统计资料。
1.2 方法
1.2.1 全院动员,着力提高居民的认知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以健康宣教为抓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初期,一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同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各居委会,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宣教。为吸引居民,保证效果,多次聘请二、三级医院的专家进行讲座,在讲座的同时为居民免费进行血压、血糖、口腔、骨密度等检查,受到居民欢迎。仅2008年举办各种健康宣教活动41场次,直接受众7 000余人。(2)以热心利民为宗旨。辖区有12平方公里是山区,2 000多人分散在7个自然村居住,没有公交车,居民就医不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每周上山巡诊,送医送药上门,极大地方便了山区群众就医。另外,每年重要节日前走访困难居民、残疾人、空巢老人等。(3)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主动与街道居委会联系,聘请医德医风义务监督员,定期请有关人员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及时给予反馈落实,达到群众满意。通过以上方式,居民逐渐认识到全科医师和社区卫生服务不仅是看病开药,还能提供更多贴心周到的健康服务,从而提升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知度。
1.2.2 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业务水平依托北京市“四个一批”政策,积极组织在岗人员参加市、区各级社区卫生岗位培训,同时选派人员进行中短期进修,如急诊、康复、中医适宜技术、口腔诊疗及镶复、B超等;返聘专家,并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作用。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社区卫生岗位工作人员均达到持证上岗,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
1.2.3 改善服务环境,开展适宜技术,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创造整洁温馨的服务环境。规范化建设完成后,中心将预防保健区域扩大,与医疗区域分开,并进行童趣化装饰,让孩子“打针”不再恐惧,家长们感觉更温馨。中医诊疗区突出中医传统文化特色等,使患者和居民有安全感、认同感、舒适感。增加诊疗科目。根据群众需求,我们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等;开设了理疗科、口腔科,增加了中草药房并开展代煎中药服务。医院协助中心聘请了多名中西医专家来中心应诊,其中还有三级医院知名度较高的专家。
1.2.4 以人为本,探索适合本中心的岗位绩效考核机制在院领导班子的积极倡导、大力推进和具体指导下,中心制定完善了“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让公共卫生也有绩效分值,较好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特点,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统计2008—2011年专业队伍结构变化;因2008年财务在分账过程中,部分数据无法有效对比,统计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及门诊收入情况。
2.1 2008—2011年专业队伍结构变化2008—2011年全科医师由4人增加至11人,年递增率为40.1%;全科护士由8人增加至13人,年递增率为17.6%;防保人员由2人增加至8人,年递增率为58.7%(见表1)。
表1 2008—2011年专业队伍结构变化(例)Table 1 Change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structure from 2008 to 2011
2.2 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及门诊收入的变化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由9 709例次增长至44 630例次,年递增率为114.4%。门诊总收入由119.3万元增长至933.4万元,年递增率为179.7%;其中医疗收入由10.5万元增长至155.9万元,年递增率为185.3%;药品收入由108.8万元增长至777.5万元,年递增率为167.3%(见表2)。
表2 2009—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及门诊收入的变化Table 2 Changes of outpatients'number and income from 2009 to 2011
近几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以卫生部门为主导变成以政府为主导来发展这项事业[1],运行模式由“医院办医院管”模式向“政府办医院管”模式转变[2],取得初步成绩主要有:(1)门诊量逐渐增加;(2)费用得到有效控制;(3)社区居民知晓率、满意度快速提高[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一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增加适宜技术,有效地吸引患者回归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在居民近半数拆迁离开的情况下,2008—2011年全科医师由4人增加至11人,年递增率为40.1%;全科护士由8人增加至13人,年递增率为17.6%。2009—2011年诊疗人次由9 709例次增长至44 630例次,年递增率为114.4%。门诊总收入由119.3万元增长至933.4万元,年递增率为179.7%;其中医疗收入由10.5万元增长至155.9万元,年递增率为185.3%;药品收入由108.8万元增长至777.5万元,年递增率为167.3%。
现阶段,政府投入不可能一步到位,又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一些临床分科较细、专业化程度高的综合医院,把开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医疗服务的延伸和发展,综合医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后盾和基石,重点放在“技术援助”和“双向转诊”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医院做宣传、收患者,医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后盾,两者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达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而五里坨医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不同、专业特长不同,没有上述这种协调互补的基础,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似乎难以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上有所建树。
正因如此,五里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协作,积极探索“政府举办、一级专科医院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发展模式:(1)中心在医院管理框架内,中心主任是领导班子成员,同时接受区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直接领导;(2)医院给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的自主权,对社区卫生服务特色的工作理解、放手,并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3)上级对医院下达的及专科医院完成确有困难的工作,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完成;(4)医院职能科室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同等管理和服务;(5)医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督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内部考核体系和管理架构,为今后的独立运营夯实基础。(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均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讨论通过,再提交到院办公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全盘考虑,使社区卫生服务得以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居民是否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键在于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程度[4]。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和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基础薄弱,服务水平难以取得群众信任[2]。强调公共卫生不等于弱化基本医疗[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处位置周边缺少综合医疗机构,长期以来,居民对基本医疗的需求无法满足。在现阶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迫切的需求首先是常见病的诊疗,诊疗水平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任的基础[5]。由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是从专科医院整编制分离,人员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难以有效支撑大量的公共卫生工作和基本医疗的开展;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偏僻,受到多方限制,难以吸引适宜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人才引进的具体操作中,双方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方优势,目的是能引来人才、才尽其用。
本文中的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向深层次发展,更广泛地调动包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以及群众确有需求的医疗保健延伸服务等所有人员的积极性,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健康、高效、有序地发展,还有待深入探讨。
1 刘利群.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与绩效管理峰会内容摘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
2 孙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2):87-90.
3 龚勇,廖容,庞燕,等.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7):885-886.
4 仇雨临,周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然选择[J].中国社会保障,2006,13(11):44-45.
5 王玉霞,高树芬,张海燕,等.绩效考核在社区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中的效能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408-1410.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Model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of First Class Hospital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SHEN Ling-xia,BAI Wen.Office Director of Beijing Wulituo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hijingshan District,Beijing 10004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management of first class hospital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MethodsStatistical data of Wulituo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and its affiliated centers from 2008 to 2011 were collected.Professional personnel structures from 2008 to 2011 were collected.Besides,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and income from outpatients from 2009 to 2011 were also collected.Data on income from outpatients of 2008 were invalid.ResultsFrom 2008 to 2011,the number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increased from 4 to 11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40.1%.The number of general nurse increased from 8 to 13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7.6%.The number of security personnel increased from 2 to 8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58.7%.From 2009 to 2011,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increased from 9 709 to44630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14.4%.The income increased from 1.193 billion yuan to 9.334 billion yuan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79.7%.The medical income increased from 105 000 yuan to 1.559 billion yuan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85.3%,while the drug income increased from 1.088 billion yuan to 7.775 billion yuan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67.3%.Conclusion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of first class hospital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chieved steady growth both in outpatients'number and income.
Hospitals;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R 197.6
A
1007-9572(2012)11-3909-03
10.3969/j.issn.1007-9572.2012.11.114
100042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凌霞);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白玟)
沈凌霞,100042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E-mail:s_lingxia2004@yahoo.com.cn
2012-04-20;
2012-10-19)
(本文编辑:陈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