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石刻题名考述

2011-12-20 01:24王晚霞
关键词:通判题刻熙宁

王晚霞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00)

周敦颐石刻题名考述

王晚霞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00)

理学鼻祖周敦颐一生到过江西、四川、湖南、广东任职和生活,他所到之处多游记并留有石刻题名。目前发现的经金石文献记载并可考的题名共有15处,其中湖南省永州市两处题刻保存完好。本文对这些石刻题名的具体情况一一考证并简释,以期有助于濂溪学进一步研究。

周濂溪;周敦颐;碑刻;理学;永州

周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自朱熹以后,周敦颐就被视为理学鼻祖,在道统断裂千余年后,周敦颐默契圣贤,使儒学再次昌明。也因此他的著作虽不多,但后人钻研的热情不减。在其生前所到之处多有游记,部分留下了题刻名迹。因此,弄清楚这些题刻的含义,对研究周敦颐生平思想有一定参考价值。他的题名除在部分金石著作里有所涉及,以及《文物》杂志1997年第2期上吴怿先生的《新见周敦颐题名石刻二则》中提到二则,其余多集中在有关周敦颐生平的著作里[1]。除清代王昶在《金石萃编》里对其题刻有部分评介外,其余著作所涉题名均是刊载与题名相关的坐标性内容。对周敦颐题名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专业学术论文,尚不多见,本文拟在此方面做些尝试,以期能推进濂溪学的研究。

一 周敦颐题刻概述

周敦颐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五月五日,卒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六月七日。仕途生涯始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簿一职,不久调任袁州卢溪镇代理市征局事务,庆历四年(1044)后调南安军司理参军,庆历六年(1046)移任郴州桂阳令,至和元年(1054)知洪州南昌,嘉祐元年(1056)赴任合州合川县(今四川合川县)判官,嘉祐六年(1061)任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即南宋的赣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离开赣州,治平三年(1066)到永州任通判,治平四年(1067)去邵州代理知州,神宗熙宁元年(1068)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熙宁四年(1071)第四次入江西,抵南康,熙宁五年(1072)回到濂溪书堂,熙宁六年(1073)卒于九江,终岁五十有七。

纵观周敦颐生平,他任职过的地方有江西修水、南昌、赣州、南康、九江,湖南的永州、桂阳、郴州、邵阳,四川的合川。周敦颐的游记并题刻的内容有两种情况:

一是金石资料无考,但据其他文字记载可基本推测出的周敦颐的题刻。明代万历年间永明县知县胥从化所刻编《濂溪志》所载度正年谱中,记载了四条文献:

“嘉祐元年丙申,先生年四十。迁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沂峡至秭归,闻龙昌洞之胜,与庐陵蒋概、洪崖彭德纯游焉。至十一月抵合州视事。”[2]

嘉祐“五年庚子,先生四十四。被台檄按赤水县簿书,与其县令费琦游龙多山,有诗刻石。”[3]

嘉祐“七年壬寅,先生年四十六。同赵清献游马祖山。”[4]

嘉祐“八年癸卯,先生年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雩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游罗崖,题名并有诗刻石。”[5]

清代周敦颐后裔周诰在道光己亥年间所刻《濂溪志》中的《周子遗事》中记载:“周子尝过新宁邑,至莲潭,见水深千尺。因镌‘万古堤防’四字于石崖。”[6]

这五条未见有资料显示至今还存在真迹,故难最终确定。但可以看出周敦颐在四川任职时有游记并有可能题刻,只惜今无存。

现存周敦颐的诗歌中也保留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一般为大家所熟悉的周敦颐遗诗有22首,其中游山水中所写诗12首,在这些游记诗中与题刻相关的有7首,这些诗歌在现在整理的周敦颐著作中均可见到。

第一首是《书仙台观壁》诗。在胥从化编的《濂溪志》、明嘉靖五年吕柟编的《宋四子抄释》内的《周子抄释》和《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清代周沈珂编的《周元公集》中,此诗题目均作“游赤水县龙多山书仙台观壁”。同时,清代康熙四十七年张伯行编的《周濂溪先生全集》、清代乾隆二十一年江西分巡吉南赣宁道董榕编的《周子全书》、清代道光二十七年邓显鹤编的《周子全书》中,此诗均在题下注云:“先生在合阳,沿外台檄按临赤水县薄书,与将仕郎赤水令费琦游龙多,唱和八首。”这首诗作所记之事与上述所引胥从化年谱中所载文献第二条应该是同一件事。

第二首是《同友人游罗岩》诗。张伯行本、董榕本、邓显鹤本题目均作“行县至雩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张伯行本、董榕本题下注云:“嘉祐八年正月七日刻石。”此诗印证了胥从化年谱中所载第四条材料。

第三首是《题酆都观》诗,张伯行本、董榕本题下注云:“三首刻石观中。”

第四首是《题大颠壁》诗,张伯行本、董榕本、邓显鹤本题目均作“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

还有《题寇顺之道院壁》、《题浩然阁》、《题惠州罗浮山》等诗。

以上资料虽无金石印证,对其真实性很难最终确定,但从周氏的官宦履历和游历来看,可能是其题名。

二是有金石资料佐证的周敦颐的题刻。笔者在一一查阅文献并部分原地考察的基础上,整理出周敦颐题名15处,其中湖南省永州市8条,广东省4条,江西省3条。这些题刻中目前保护完好的,仅有湖南省永州市的两处,今据拓片整理成图片。其他均已无存。现将各条题刻以周敦颐题名的时间为序,分别陈述并简解,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 江西省三条题名

现江西省内有周子题名三处,其中两条在江西修水县清水岩。

第一条:彭思永季长、边明晦叔、周惇实茂叔、庆历癸未仲夏十日同游此。

第二条:彭思永季长、边明晦叔、裴造俊升、周惇实茂叔、蒲孽子西、列正辞信卿、刘湛信升,同游三岩,皇宋庆历癸未夏季十九日识。

修水两处题刻吴怿先生也曾撰文[7],这两处题名均刻在北宋庆历三年(1043),当时周敦颐任洪州分宁(即今江西修水县)主簿。

修水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比较兴盛。宋代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黄庭坚等都曾就学于此。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也曾开办书院,即濂溪书院。

我们在宋代的文献中可以找到彭思永、刘湛二人的史迹[8],而边明晦叔、裴造俊升、蒲孽子西、列正辞信卿等人则事迹不详。

第三条在九江市东林寺,内容为:周敦颐茂叔、余从周元礼、孙俨安礼、王深之长源、沈遁睿达、乐岳惟狱,嘉祐庚子十月二十日语相会东林寺。

本条题名时间在嘉祐庚子即嘉祐五年(1060)。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据年谱记载,1056年周敦颐在四川任职,1060年6月19日返回开封,1061年任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即南宋的赣州。此条题名在1060年10月20日,应该是在从开封赴虔州任职途中,经过九江东林寺时所题。

以上三条在江西省的题名,周敦颐均未署职官,应是与友相会之类。

三 湖南省八条题名

现湖南省内有周子题名八处,都保存在永州市。第四条在永州市朝阳岩。

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尚书职方郎中程濬治之,尚书虞部郎中、知军州事鞠拯道济,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军州事周惇颐茂叔,治平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游永州朝阳洞[9]。

旧题宋程濬等朝阳岩题名。碑长82cm,宽40cm,五行,正书,颜体。

此题为周敦颐亲笔所书(图一),现存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在零陵区朝阳公园内,毗邻笔者工作单位。治平三年(1066)二月到治平四年(1067年)六月,周敦颐任永州通判,以下几条在永州市的题名多在此时期。

图(一) 周敦颐在永州市朝阳岩的题名

《湘侨闻见偶记》云:“周子题名在朝阳洞下西壁,在岩屋中,不虑风雨。特乞人多棲其侧,爨烟熏灼,石色渐变,恐久将裂损耳。”朝阳岩又称“西岩”,唐永泰二年(766)道州刺史元结至零陵,以其岩口向东,故取名朝阳岩。[10]

程濬、鞠拯二人都有文献资料可寻其人其事。[11]朝阳岩另有鞠拯等题名二处,一款在治平丁未,一题在熙宁改元。

在永州市零陵区的澹岩题名有3条(第五——第八条)。

在《金石萃编》卷133“澹山岩题名六十段”中,周敦颐题名有三处,此数量目前尚有异议,题名具体如下:

第五条时间在1066年:

尚书都官郎中、知军州事陈藻君章,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军州事周敦颐茂叔、郡从事项随持正,零陵令梁宏、巨卿,同游。治平三年四月六日题。

碑横广四尺六寸,高三尺四寸,八行,行七字,正书。[12]

梁宏在英宗治平年间,钱塘人杨巨卿在神宗熙宁年间,分别任过零陵县知县。

第六条在1067年:

比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州事周敦颐茂叔,治平四年二月一日,沿牒归舂陵乡里展墓,三月十三日回至澹山岩,将家人辈偕游。侄至,男焘,侄孙蕃侍。

碑高二尺五寸,广二尺二寸,七行,行八字,正书。[13]

第七条在1067年:

尚书比部郎中知军州事鞠拯道济,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军州事周惇颐茂叔,军事推官项随、前录事参军刘璞、零陵县令梁宏、司法参军李茂宗、县尉周均。治平四年三月十四日同游永州澹山岩[14]。

在“澹山岩题名六十段”的末尾,王昶记载:“此题凡三见,前治平三年题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军州事,后治平四年二次题比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州事,皆传所不载。……惟《东都事略》载其南安司理之后有通判永州一语,较史稍详。”

澹岩,又名澹山岩,在永州市零陵区南十三公里处的富家桥镇澹山脚下。位于今湖南省建华机械厂内。1955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内原有宋至清代石刻200余方,其中宋刻180余方,1966年石刻大部分被毁,现仅存30余方,周子此处三条题名无存。

第八条在永州市华严岩,时间在1067年:

荆湖南路转运判官沈绅公仪,尚书虞部郎中知军州事鞠拯道济,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军州事周惇颐茂叔,治平四年正月九日,同游永州华严岩。[15]

《八琼室金石补正》题为:“沈绅等题名”,高二尺五寸,广一尺二寸,五行,行十三字,字径一寸五分,正书。华严岩:在城东山、郡学后,石上多镌名人题识。蒋本厚《山水纪》云:乱石群涌,岩隐于中,游人以其近且平也而忽之。据永州市学者吕国康先生考证,此石应在永州市卫校与制药厂交界处,现已被毁[16]。

第九条在永州市含晖岩。《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03“含晖洞题刻六段”,其第一条即为“周子题名”,时间在1067年:

周敦颐区□邻陈赓、蒋瓘、欧阳丽,治平四年三月六日同游道州含晖洞。

该题刻“高一尺二寸五分,广一尺五寸,六行,行五字,字径一寸六分,正书。”[17]陆增祥本“区□邻”字迹不清,据北京图书馆藏《元公周先生濂溪集》校,此人应该为“区有邻”。含晖岩濒临潇水,在永州市道县上关乡白石岩村。名为“含晖”,取诗家“山水含清晖”之意。

第十条在永州市含晖岩,时间在1067年:

周敦颐携二子寿、焘归舂陵展墓,三月六日与乡人蒋瓘、区有邻、欧阳丽、理掾陈赓同游含晖洞。

此题南宋本作“澹山岩扃留题”,有注云:“后蒋瓘仕至朝议大夫,区有邻仕至大理寺丞。”

含晖岩在今永州市道县以南四里,“洞如屋,东西两门内有泉甚洌,多唐宋时题刻,唐刘禹锡有记。治平乙未周元公通判永州,归展亲墓,□(案:原文如此)邻人并其儿子同游,刻名岩石”(据《道州新志》)。对此,《八琼室金石补正》作者陆增祥以加按语的形式引用《湖南通志》存疑道:“治平无乙未二年,乙巳四年丁未,此乙字当是丁字之误,今州不载此刻,云周敦颐同邻人某某治平四年三月六日同游,凡二十八字,今磨灭,与旧志所载微异。”

第十一条在永州市东安县九龙岩。在《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百的九龙岩题刻41段中,“周子题名”列第六条,在治平四年(1067),内容为:

治平四年五月七日自永倅往权邵守,同家属游舂陵。周敦颐记。

该碑刻“高一尺四寸有余,广三寸,两行,行十二十三字,字径一寸,正书。”[18]

九龙岩在东安县城以北一百里地,唐宋名贤到此游者很多,据《湖南通志·东安县志吴志》载,“治平四年元公自永州往邵刻石以志”。

此题为周敦颐亲笔所书,现保存完好,如图(二)。

图(二) 周子在永州市东安县九龙岩题名

《金石审》云:“右刻在陶羽诗之左,正书,二行。盖行次促迫留题,不似诸岩之谨严也。”

倅,副。当时周敦颐任职永州通判,为知州之副,故称永倅。权邵守,权发遣邵州事。周敦颐于嘉祐八年英宗登极,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由通判虔州移通判永州。治平二年迁比部员外郎,治平四年神宗登极,迁朝奉郎、尚书驾部员外郎。度正《年表》:“治平四年五月七日,往权邵守,同家属,去永州百里,过洪陵寺,游九龙岩,题名刻石。”朱熹《事状》云:“通判虔州事,改永州,权发遣邵州事。”即此。

以上周子在永州市的八处题名中,有五处署衔,基本上与宋史对其官职的记载相对应。

唯治平四年三月十四日澹山岩题刻中“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州事”一职,钱大昕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续》中考证:“《宋史·道学传》叙元公历官颇详,独不及通判永州,读此可以补史之缺。”这也是题刻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有三条未署衔,一条是与生活中的朋友出游,两条是与家人出游。可见当时与工作上的朋友出游有时也许也是一种工作需要,是沟通交流的良机,此种情况一般都会署衔。在与家人及无工作上来往的朋友出游时一般不署衔。

四 广东省四条题名

周敦颐在广东省的题名有四条,其中第十二条在连州城西大云岩。时间在熙宁元年(1068),内容为:

转运判官尚书驾部员外郎周敦颐茂叔、尚书屯田郎中知军州事何延世懋之,熙宁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同游。

大云岩又名秀岩,位于连州市连州镇河西三公里处,因洞外原有大云古寺而得名。1068至1070年,周敦颐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广南东路刑狱,此条记载就在此期间。

第十三条在阳春岩,在高要城(今肇庆市高要县)北八十里铜石岩。在《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八阳春岩题刻四段中“周子题名”列第二条,时间是熙宁二年(1069)。内容为:

转运判官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正月一日游。

碑刻“高一尺余,广一尺四寸,四行,行五字,字径一寸五,分刻石,人名两行,字径七分,均正书。”[19]

此次题刻“登仕郎行县事梁邻命工刊,主持监院僧瑞云监。”《萃编》载周子题记在七星岩,比陆增祥本晚六天。

铜石岩又名通真岩,在广东省阳春市北40公里铜石山。由于宋真宗赵恒诏赐“通真岩”而得名[20]。建于隋代,原为铜石岩、德惠寺。观岩壁上保存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等摩岩石刻20题。

第十四条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时间在1069年,内容为:

转运判官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正月七日游。

七星岩又名星湖,在广东肇庆市北郊,由七座陡峭的石灰岩组成,布列似北斗七星,故名。

第十五条在广东德庆三洲岩。时间在熙宁二年(1069),内容为:

濂溪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季冬二十六日游。

三洲岩在广东德庆县九市镇,处西江岸边,高约50米,岩洞幽胜,取蓬莱第三洲之义得名。[21]

在广东的四处题名,有三处是与工作中的朋友出游,有署衔。另一条署名为“濂溪周敦颐”。此条题于熙宁二年(1069),果然到熙宁五年(1072),56岁的周敦颐便离开官署,回到他在庐山之麓修筑的濂溪书堂,开始了退隐生活。

度正年谱里记澹山岩、朝阳岩、华严岩、含晖岩、九龙岩石刻,皆署年月,似亲见者。南宋本《濂溪集》卷六附至和二年蒋概《巴东龙昌洞行记》有周子同游。同时,周敦颐作品中,《爱莲说》在虔州上石,《拙赋》在永州上石。

周敦颐的题名不多,但都很珍贵,对研究周敦颐的思想生平和当时人们的题刻习惯等,均有研究价值。我们期待有新的周敦颐题刻的发现和研究出现。

[1]参见梁绍辉:《周敦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4][5](明)胥从化:《中国历史名人别传录——周濂溪先生实录》第一册《濂溪志》,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6]周诰:《濂溪志》,爱莲堂藏版,道光己亥镌。

[7]吴怿:《新见周敦颐题名石刻二则》,《文献》1997年第2期。

[8][11]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华书局,1998年版。

[9][15][17][18][19][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0]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12][13][14]王昶:《金石萃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6]吕国康:寻访华严岩,柳宗元专题网站 http:// lib.huse.cn/lzy/news_view.asp?newsid=402。

[20][21]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A Textual Research of Stone Inscriptions by Zhou Dunyi

Wang Wanxia
(Lian Xi Institute,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Yongzhou 425100,China)

Zhou Dunyi,Originator of School Li once lived and worked in Jiangxi,Sichuan,Hunan,and Guangdong,where he left behind many travel notes and stone inscriptions.From the literature on 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s and stone tablets discovered till now and available for a textual research,there are 15 ones by Zhou Dunyi,especially the two intact stone inscriptions in Yongzhou,Hunan.In this paper,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se stone inscriptions are to be studied and annotated one by one,in order to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Lian Xi.

G256.2

A

1004-342(2011)04-22-05

2010-11-08

湖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9YBB174)、2009年湖南科技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9XKYTA006)部分成果,并获湖南科技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资助。

王晚霞(1977-),女,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讲师。

猜你喜欢
通判题刻熙宁
浅谈2022年全国乙卷第26题考查方向与复习启示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文彦博相关文献勘误(一)
星河
石鑑为官履历考述
平果县阳明洞摩崖题刻迁移保护
陕西神木清凉寺石窟金代汉文题刻校录与研究
“法治中国”视域下宋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及意义
白鹤梁题刻收录、整理、考古、研究综览
笼中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