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果汪令江安鸿牟磊严彦杨蓓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
成都翻译产业发展定位与对策建议
邱果汪令江安鸿牟磊严彦杨蓓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
通过对成都翻译产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对成都翻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提出成都翻译产业的发展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为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全球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快速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业的对策建议。
成都;成都翻译产业
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如何有效地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业,促进和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明确成都翻译产业的发展定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促进产业的发展。
目前成都翻译产值约3.3亿,占2009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6亿元的0.066%,成都翻译产业要成为成都市国际文化交流的支柱产业,差距巨大。但是,我们有希望看到,随着成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方针和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国际化和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要求,作为高度密集的知识型服务业——翻译产业必将会有快速增长的发展势态。因此,基于成都翻译产业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及所具备的丰富的翻译人才资源等良好基础,成都翻译产业的发展定位可以确定为:
近期定位:抢抓翻译产业迅猛发展的机遇,支撑涉外贸易、文化、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快速聚集全球翻译资源和业务,把成都打造为国内一流的多语言服务(处理)中心、多语人才培训中心,把成都建设成为语言无障碍之城、翻译品牌之城,为把成都建设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国际化、开放性的基础。
中期定位:快速推进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产业的发展,使之能够强力地支撑和带动成都涉外贸易、文化、技术、会展、旅游及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产业发展。
远期定位:聚集全球翻译资源和业务,推进知识型翻译经济发展,建设全球语言服务品牌之城,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目前,成都翻译产业在成都GDP中以及全国翻译产业中的比例都较低,但随着成都对外开放的深入,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近年来成都进出口总值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有50%的增长,占全国比例也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因此,成都翻译产业占全国乃至全球翻译产业的比重也会快速增加,根据预测成都今后几年(近期)翻译产业增长率应在50%左右,成都翻译产业总值到2013年将达到18亿元,支撑及带动的产值将达到500多亿元,比2009年增加400亿元;到2015年将达到37亿元,支撑及带动的产值将达到1100多亿元;中长期增长率应在30%左右,到2020年将达到113亿元。
年度 总产值(亿元)支撑及带动产值(亿元)就业人数(万人) 2013年18 548 1.3 2015年37 1100 2.2 2020年113 3300 5.5
同时,形成主管部门明确、技术水平先进、行业竞争有序、供求关系平衡、品牌信誉优良的翻译产业格局,力争使成都翻译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四的目标。
为了全面推动成都翻译产业发展,实现成都翻译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我们建议成都市及时开展“翻译产业发展大行动”,实施以下七大措施:
翻译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涉外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纳入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范畴,出台《成都市关于加快推进翻译产业发展的意见》(行动计划之一)等指导性政策,成立市商务局牵头和市外办、市文化产业办公室、市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市经委、市科技局等部门参加的协调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及机构的责任,加强对翻译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制定推进翻译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规范翻译市场行为,确定翻译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培育本地外语应用市场,协调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高翻译企业的辐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我国重要的“全球多语服务与处理中心”。
加大《翻译服务规范》、《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等国家标准的实施力度,加强行业发展标准的研究和建立。鼓励行业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协作,规范翻译市场行为,培育良好的翻译竞争市场;建立翻译工作规范流程,控制翻译产品的质量,加强翻译服务和产品的质量监督,建立翻译质量控制体系;推进翻译企业标准的研究和资质认证体系建设,开展翻译企业资质认证,鼓励企业整合翻译资源、扩大业务规模、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品质形象。加强成都翻译产业行业协会(商会)的建设,强化翻译产业的行业自律。推进翻译服务产业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之二),建立翻译市场行为规范、翻译工作规程、翻译服务企业标准,推行《翻译服务规范》、《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等国家标准,建立良好的翻译产业市场环境,促进翻译产业健康发展。
以青羊区、武侯区和高新区为主,逐步推进翻译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建设。重点以高新区南部新区为载体,充分利用已有的孵化园或在建的孵化楼,以政府指导和发挥高新区对高端人才实施个人收入税收优惠和入住企业实施房租优惠政策的优势,整合全市翻译产业相关资源,引进本地及外地翻译企业、培训机构及外文出版发行机构,形成聚集效应,建设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高起点、高层次、规范化的翻译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过程中公共事务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多语服务,推进114、119、122、120等公共电话多语种服务,建设政府多语版网站,推广景区多语服务,拓展翻译业务面。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大力支持翻译企业承接欧美等国多语种的外包业务。通过与国际译联、各国翻译协会以及国际知名翻译机构的交往,引进先进、成熟的经验,培育成都翻译产业市场。大力发展本地化服务,支持“移动语言学习与服务”业务,打造无语言障碍城市。
推动翻译企业向高素质、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翻译服务的质量、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推进翻译市场细化的同时鼓励企业协作,促进翻译服务外包的发展,推动翻译服务专业化。实施翻译企业品牌行动(行动计划之三),加大对本地翻译企业的支持、扶持、奖励和宣传力度,加快引进行业知名企业,培育十户左右规模较大、水平一流、资源丰富的翻译服务示范企业,提升成都翻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成都翻译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加快“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建设步伐,加强翻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规划咨询及信息服务;加强翻译服务资源中心建设,提供翻译所需的共享术语库服务,提供城市、国家特色与重要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的多语言数据库服务。加快欧盟多语转换业务承接中心、中小翻译企业孵化培养中心建设。整合翻译服务资源,加强企业协作,建设“虚拟翻译企业联盟”,促进翻译企业国际化水平,形成国际化发展特色。
加快构建翻译企业共享的翻译软件,支持特色专业的本地化软件系统开发和辅助平台建设,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建立多语言版本的“成都翻译网”,加快翻译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开辟翻译研究及产业发展动态、成都翻译政策、国内外翻译(业务、技术及人才)供需桥梁、企业信息、产业发展数据统计和翻译评价等功能栏目,为翻译企业提供快速、大量、有效的翻译产业信息,实现从翻译资源、客户需求,到服务质量监督的一体化服务,实现客户与翻译资源的有效沟通、翻译质量的有效控制。
发挥成都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数量多、语种齐全的优势,鼓励高等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翻译企业合作培养翻译人才,加强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新闻政务以及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现代制造等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并支持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建立口译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支持现代翻译企业管理人才引进,通过引进世界著名翻译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拓展国际眼界,提高国内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成都翻译企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鼓励开展翻译专业能力的培训,支持翻译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三级)”,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建立企业翻译人员资格认证与翻译企业准入和评级的关联制度。
建设以多语信息处理、多语翻译服务、多语培训、多语呼叫、多语翻译外包和术语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城市多语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翻译品牌形象。逐步增加政府公告、政务中心及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多语言宣传平台,加强对成都国际化和翻译行业的宣传。以国际性大型会展和各种媒体为载体,对翻译产业进行整体包装和多语言宣传,树立成都翻译产业品牌,提升翻译之城形象,扩大翻译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利用多语言现代多媒体,加强对成都翻译企业和优秀翻译人才的宣传,注重对翻译产业重大事项、重大技术承接的宣传。充分利用多语言版本的“成都翻译网”,加强对翻译企业的诚信宣传和公示,树立成都翻译之城的良好形象。
建立翻译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翻译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实施翻译企业品牌计划、翻译服务与技术平台建设、翻译人才培训和引进,组织基础项目的调查,补助协作、交流活动,开展对优秀翻译企业和个人的表彰和奖励活动。建立翻译产业发展专门政策,出台专项扶持资金使用办法。
[1]倪鹏飞.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影响与优势[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3.
[2]邓立新,蒲发友.对成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1(2):75-77.
[3]仲善平,朱宪超.加强行业整合,服务全球化——浅谈商业翻译服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G]//尹承东.翻译产业经营论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350-354.
[4]武晓山.浅谈我国翻译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出路[J].消费导刊,2009(10):238.
[5]陈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成都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23-26.
[6]林本椿.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翻译[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54-57.
[7]王月贞.浅论翻译市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商场现代化,2006(3):227.
[8]石东,郭洁.翻译经济:期待产业化[J].瞭望,2003 (47):32-33.
[9]马文丽.本地化产业中的翻译工作者素质要求再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6):76-78.
[10]张玫.翻译产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J].商业时代,2007(12):100-101.
[11]张南军.翻译服务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意义及趋势[J].上海翻译,2006(4):78-80.
[12]褚东伟.国际翻译服务贸易与中国翻译产业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4(2):67-69.
[13]韩虎林.翻译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5-137.
[14]武晓山.浅谈我国翻译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出路[J].消费导刊,2009(10):238.
[15]潘卫民.网络本土化环境下的翻译产业[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6-78.
[16]刘习良.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我国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C]//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14-117.
[17]吴希曾.中国翻译服务产业与企业现代化[C]//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28-134.
H059
A
1004-342(2011)04-19-03
2011-03-23
邱果(1968-),女,成都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