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概念解析

2011-12-17 09:22江颖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远程教学开放大学办学

江颖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四川 成都 610073)

“开放大学”概念解析

江颖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四川 成都 610073)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开放大学”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大都是从办学特征的角度对“开放大学”这一概念进行描述,没有触及到开放大学的本质和内涵。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开放大学的建设实践,我们认为开放大学是具有开放属性的,利用远程技术手段实施教学与研究的独立自治的巨型规模大学。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之后,各省、直辖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结合地方实际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省市级开放大学的构想。不难预见,开放大学在不远的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中满足学习者个人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开放大学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探究开放大学的本质和属性,为开放大学的建设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学界对“开放大学”概念的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开放大学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笔者对CNKI中文数据库中的学术期刊、硕博学位论文和国内外学者的专著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对开放大学作出明确定义(内涵+外延)的文献共有4篇;在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中,也有2篇文献对开放大学的概念(内涵+外延)进行了界定。具体结果如下:

表1 有关“开放大学”概念的文献统计情况

由上表可知,迄今为止,对开放大学的概念进行专门探讨的文献并不多,相关论文大都出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主要是对开放大学的内涵、属性、特征、功能等进行描述和界定。同时,不少研究都是从办学特征的角度对“开放大学”这一概念进行描述,如余嘉强对开放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一样具有高等教育属性,并且有其创新内涵。高等教育属性作为开放大学办学特性之一,可以通过相应的办学行为加以体现和强化“[1]。叶兆祥对开放大学的属性与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开放大学属性特征和功能作用建立在终身教育的现实需求基础之上“,其属性特征是 ”具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坚持开放的办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功能是”积极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并实施学员学分积累、转换、认证与互认制度,开展社会化的公共支持服务“[2]5。吴结对开放大学的办学属性进行了探索,认为 ”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在办学属性上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特殊性意味着开放大学同传统大学和电大等成人高校之间分别存在着诸多不同特点,是开放大学办学特性之所在"[3]。宋波对开放大学的特征进行了阐述,认为开放大学应具有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广泛的教育对象、最灵活的学习方式、最有效的教学资源等[4]5-6。这些界定方法实际上使开放大学的概念存在泛化的可能,因为并非所有的开放大学都单纯地依赖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5]6-7,开展继续教育也不是开放大学办学的唯一模式。实际上,开放大学的概念或定义应当要反映其内涵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只有对开放大学的概念进行清晰而准确的厘定,才能对开放大学的建设起到战略性的规划和指导作用。

二、“开放大学”的内涵

开放大学相对于传统的高等学校,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和办学实体,它建立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之上,其诞生为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5。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开放大学主要有英国开放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大学、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日本放送大学等[1]22-23。这些开放大学尽管称谓不同,但却具备共同的本质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自治”属性

开放大学尽管和传统意义上的高等学校有所区别,但是其符合高等学校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真正的办学实体[6]4。从国外文献来看,凯依、鲁姆勃尔、基更和尼尔等学者在总结开放大学办学经验的早期著作中曾指出:远程开放大学或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发展新一代远程教育的代表力量。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是指享有大学自治地位,具有学位授予权,可以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开展远程教学的大学。尼尔(Neil)于1981年提出远程教育院校分类体系时,认为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应在以下4个主要领域拥有完全控制权和自主权:财政;考核、学分认定和授予学位;课程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课程发送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从国内文献来看,学者们比较强调开放大学的独立自治属性:韦润芳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办学理念的探讨,发现了皇家特许状和大学章程对英国开放大学独立、自治的法人地位和权利的保障作用[7]16。龚志武提出远程开放大学“是以开放办学的理念,采用远程教学手段单纯开展远程教育、研究和服务的自治大学,是单一模式远程教育院校的集合体”。他同时还指出,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教学大学(远程开放大学)单一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远程教育发展的主流,因此,开放大学应是独立自治的学校而非普通高等院校的“附属品”[5]13-14。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开放大学都采用“建校先立法”的模式,即用严密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办学机制来保障其独立自治特性,使其能够平稳而有序地运行[8]。由此看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办学实践均说明开放大学具有“独立自治”的属性。

2.“完整大学”属性

在独立自治的基础上,开放大学还应具备完整意义上的“大学属性”。笔者所提出的“大学属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就办学使命而言,开放大学应当崇尚科学,致力于学术研究;就办学层次而言,开放大学应能开展高等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拥有各级学位授予权[1]22-23,其中后者尤其重要。早在2006年,王一兵教授就通过对全球15所开放大学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完整意义上的开放大学都拥有学位授予权(中国电大系统除外),这是国际教育学界对“大学”办学资格的基本认定标准。王教授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实际上并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大学办学标准[9]。王一兵教授的研究对我国开放大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立30多年以来,一直没有获得学位授予权,尽管有大学之名,却缺乏大学之实。因此,开放大学组建的起点和标准就应该是严格和完全意义上的“大学”,其内涵也应体现出完整的“大学属性”。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开放大学虽然承担着特殊的任务,但作为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既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普通大学的共性特征[2]5。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实体,当然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意义大学的特点,但若将这些特点放大到甚至可以在事实上否定它是大学的程度,不仅无法与国际接轨,而且势必丧失其存在价值及功能作用。

因此,开放大学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其与普通大学一样,属于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性组织,具备“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的办学职能,应该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只有具备了完整意义的“大学属性”,才能更好发挥开放大学普及大众高等教育的职能,从而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大学的“大学属性”又与普通大学的“大学属性”有所区别:在核心理念的定位上,它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终极目标的定位上,它肩负着普及大众教育、实施终身教育的使命。

3.“开放办学”的属性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开放大学就是取消了约束和限制的大学[4]5-6。正如英国开放大学对自己的核心理念作出的阐述——对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思想的开放。可见,英国开放大学概念的内涵包含了对象、空间、技术和观念四维的开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在创办初期提出的“四个面向”,也具有“开放”的特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10]。近年来,学者们在对开放大学的概念作界定时,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其“开放”特征。黄霖认为,开放大学必须奉行开放教育理念,建构开放教育模式,以区别于传统的大学,并提出四项内在的基本属性:面向全体国民;面向全国城乡;“全天候”的学习支持服务;具备大学的基本属性,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11]。宋波认为,开放大学要具备开放的教学理念,具有最广泛的教育对象,设置最灵活的学习方式,拥有最有效的教学资源[4]22-23。叶兆祥认为,开放大学应当坚持开放的办学模式,因为它不仅是国际开放大学的普遍模式,也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主要特征[2]7-8。叶佳认为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12]。与此相同,胡吉成则提出了开放大学应具有 “面向所有求学者”,“教学全方位开放”,“随学随考”等特征[13]。

由此可见,开放大学的概念应首先具备“开放”的特征,开放大学并不是封闭办学,而是要与外部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知识、技能、信息,共同分享资源,彼此之间建立相互依赖和交互的关系。开放大学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民众,旨在为群众提供大众化的教育,开放是其根本属性,也是其生存之本源。开放大学强调对对象(人)、空间(地点)的开放,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既是开放大学成立的初衷,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基;时间(终身教育)的开放和观念的开放,又体现出开放大学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化。开放大学办学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开放教育”的方式实现社会活动家及教育者追求的理想和愿景——回归社会公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14]。

三、开放大学的特征

1.技术优先

从教学方式上说,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网络是开放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技术角度而言,开放大学就是“利用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面向全国城乡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6]3-9。余善云强调了开放大学的多媒体技术属性:“远程开放大学是与面授为主的传统大学相对应,……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远程教学的新型大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大众开展远程教学的开放性大学。”[15]296在我国开放大学的筹建过程中,各省级电大对开放大学的定义多多少少体现出了对技术的重视,如北京开放大学提出:“北京开放大学是以开放性为基本特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开放式高等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江苏电大认为“江苏开放大学是面向全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省属本科高等学校”[7]16。

尽管技术是开放大学办学的必要手段和重要特征,但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显示出极大的可变性。作为世界开放大学之翘楚的英国开放大学从创立之时就预见到,技术特征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属性:“技术发展已然在不断进步,要不了多长时间……人类每一种新的传播手段都会得到认真的审视,看其是否可能用于提高和拓宽人类的理解水平。(Crowther,1969)”[7]18这说明,在不同的时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对开放大学概念中技术特征的描述也会发生改变。但不管技术如何变化,重要的是,技术必须适应一个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也必须与开放大学的教育模式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16]。对于当前中国开放大学建设而言,先进的技术仍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开放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开展的基础,为将来“学习超市”与“学分银行”的构建提供支持。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建立内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外部公共服务新模式,以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发、整合、传输与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

2.规模巨大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国外学者指出:开放大学应具备“巨型规模”的特征。1982年鲁姆勃尔和基更在《远程教学大学的普遍特征》一文中提出一个针对远程教学大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使无法进入传统大学的新的教育对象得以接受高等教育;能够解决学生大量被淘汰的问题并培养出数量巨大的合格毕业生;能够满足国家和地区中学生个人的需要。丹尼尔更是提出了“巨型大学”的概念,他创造了Mega-university(巨型大学)这一词语,用以特指“注册学生超过计10万人的远程教学大学”。目前,全球已有英国开放大学、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大学、伊朗帕亚莫努尔大学、泰国苏可泰远程开放大学、韩国国立远程开放大学、土耳其安那都拉大学、印度尼西亚特布卡大学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等多所学生数量庞大的巨型大学[17]。

开放大学“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提升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15]。《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提高到20%。”[18]除去在校学习人员外,我国当前尚有1.2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者需要逐年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每年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总人口中还有1.8亿老龄者[1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表示,从2011年到2020年,全国将新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数达到1000万人[20]。这说明,我国民众对各种类型的学习存在巨大的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普通高等教育并不能完全承担如此巨大的教育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改变学校的封闭结构,形成开放的弹性的教育结构,是各国推行终生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21]开放大学致力于“向人人开放”,规模巨大,能容纳众多有学习需求的从业人员,正适应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实现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缩小地区间教育差异,推动高等教育的民主化。

四、结论

界定“开放大学”概念,需要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解析。就内涵而言,开放大学具备独立自治、完整“大学属性”、“开放”等基本属性;就特征而言,开放大学具备“技术优先”和“巨型规模”等特征。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合中国开放大学的建设实践,笔者在此对开放大学作一个粗浅的界定,即开放大学是具有开放属性的利用远程技术手段实施教学与研究的独立自治的巨型规模大学。

[1]余嘉强.关于开放大学高等教育属性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2).

[2]叶兆祥.试析开放大学的属性与功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3]吴结.关于开放大学办学属性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探索,2011,(2).

[4]宋波.开放大学的特征及其组建意义[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5]龚志武.远程开放大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6]任为民.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

[7]韦润芳.英国开放大学再认识——理念篇[J].中国远程教育,2010,(4).

[8]黄欣.论开放大学的法律地位及其办学自主权的法律保障[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8).

[9]王一兵.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国外经验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6,(4).

[10]孙福万.中英远程开放教育理念比较——以我国“四个面向”和英国“四个开放”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2).

[11]黄霖.论开放大学[A].李毅.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论丛[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2]叶佳.浅谈开放大学的内涵和意义[J].科技信息, 2011,(8).

[13]胡吉成.开放大学要有开放的胸襟[EB/OL].http://www.crtvu.edu.cn/ddsx/file.php?id=11899,2011-03-28.

[14]江颖.开放大学与大学开放中“开放”之理念辨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15]余善云.走向开放的未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16]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EB/OL],http://www.crtvu.edu.cn/ddsx/file.php?id=12457.2011-08-22.

[17]约翰.丹尼尔.巨型大学与知识媒体:高等教育的技术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

[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 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19]季明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关于构建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1,(5).

[20]2020年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将达到1000万人[EB/OL].http://www.crtvu.edu.cn/ddsx/file.php?id= 11875,2011-03-21.

[21]杨勇平.依托地方电大构建区域开放大学[J].中国远程教育,2011,(6).

G728.8

A

1008-6382(2011)05-0018-05

10.3969/j.issn.1008-6382.2011.05.004

2011-07-1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立项科研项目(GAQ3301)

江颖(197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安 然)

猜你喜欢
远程教学开放大学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远程教学督导的思考与启示
“对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师们从上轮远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