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

2011-08-15 00:46吴海东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远程教学专业化学术

吴海东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0052)

略论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

吴海东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0052)

教师是一种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职业,实现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对目前从事远程教育的高校而言,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使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正确认识建立在相应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导远程教育高校、教师重视教学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推进教师的专业化。

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和理论素养要求较高的职业,实现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包括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内的远程教育 (本文特指远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创新和完善面向职业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推行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一、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误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因而应当对教师任职的学历标准、教育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是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其内涵非常明确。但对远程教育教师而言,教师的专业化往往被忽略。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常常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其一,远程教育模式会导致教师的作用弱化。远程教育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远程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学为主,并更多地是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下降或弱化了。尤其是在教学组织趋于扁平化的情况下,远程教育学习中的教师似乎可有可无。

其二,教师承担教学与管理双重职责,后者显得更重要。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任务是以课堂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而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以自学为主,是“工业化生产”,教师扮演的是教学与管理的双重角色,且管理的任务重于教学任务。

其三,远程教育的教师队伍应以兼职为主。一些人认为:由于远程开放教育或网络教育的学习者数量巨大,涉及的专业很多,无论是哪级电大或普通高校网络学院都无法配备如此众多数量和专业的专职教师,因此只能依靠兼职教师为主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无疑从理念上制约了对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而从我国目前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在从事远程教学的同时,也从事传统教学。如网络学院的教师,主要从事的还是普通高校的课堂教学;即便是电大这样的远程教育高校,其教师也将相当精力用于传统的面授教学,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难免被认为 "多余"。何况远程教育的教师也是高校教师,接受过较为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专业能力的看重往往超过远程教育专业能力。因此,人们常常将专业化的内涵理解为教师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主张用学科专业能力代替教育专业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难免会被忽略。

二、远程教育教师必须实现专业化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教育形式,有其相对于传统教育不同的规律性,这就对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首先,在远程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为学习者建构新知识、新能力的全过程,为此需要完成如下教学工作或任务:导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学习中的辅导答疑;协同式学习中的引导组织;学习效果的考核和反馈;对各教学子系统的运行效果的监控和评估;对远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研究等。显然,这些必要的教学工作,要求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与教学组织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特定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其次,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数量庞大,生源情况复杂,求学目的多样,而且多数学习者工学矛盾突出。同时,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不断主动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从课程学习来看,有的课程仅靠学习者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得到发挥。由于教师不仅要面对知识,更要面对“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作用不但不应下降,而是由于承担更为艰巨任务,对其素质要求更高了。

再次,在远程教育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服务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教师应成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为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必须具有三方面的能力:可以提供难以替代的教学服务,可以提供及时的教学服务,可以提供科学的教学服务。“提供难以替代的教学服务”就意味着“专业”,这种专业服务提供者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具备特别专业的能力和素质。

2.远程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所教学科的知识(能教),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会教),教育专业精神(愿教)。台湾学者林瑞钦将之概括为教师的专业结构[1]。由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指标已无法涵盖远程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全部内容,显然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中还应增加信息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这样的专业结构对专业素质的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专业知识面需要扩宽。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多达数百个,传统教育的面授教师偏重于课堂上的学科与专业讲授,强调学术发展,面对的学生较少,故知识面往往较为狭窄。远程教育强调的是如何更好为全民终身教育和教育大众化服务,从事远程教学的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点是如何打破时空的限制,面对众多学习者实施“导学”,要“导”得好,知识面就要“宽”。

(2)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要求更高。远程教育的固有特点要求教师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注重教学效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权威转向师生平等交往与对话,从评价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潜能和不断改进自己的认知方式,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 (总是企图用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的愿望)、创新精神(创造新事物的热情、信心和毅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性地确定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提升。对从事远程教学的教师而言,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基本知识、信息技术文化、信息技术道德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方面,这些要素的内涵体现为: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欣赏信息技术文化的品味,协作和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接受新信息技术的态度,掌握新信息技术的欲望,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具有奉献精神和法制观念,能利用伦理道德约束信息获取和传递行为;获取及分析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能负担网络导航的能力等[2]。这里强调“协作和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是因为传统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水平,而在远程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性、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所用资源和设备的复杂性,教学过程不可能再由一个人包办,教师必须把自己的个人专长和相对独立性融入到整体的合作之中,因此教师的协作能力就成为与他人共事的基础和从事该职业的基本素质。而这里的“能负担网络导航的能力”,是针对初学者在进入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后,往往陷入迷茫的情况,教师应能为学习者过滤出有益和有效的信息,为学习者进行各自独特的知识建构提供有效的网络支持服务。

由上述分析可见,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特别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和信息素养,这一切都不是其他行业人员或传统教育的面授教师能立即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师行列中,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是一种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特殊社会角色,因而有必要向专业化方向努力发展。

三、实现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远程教育专任教师不足

从我国远程教育高校的师资构成来看,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师多聘于各院系,实际是兼职从事远程教学;而电大虽然有一批专职教师,但数量明显不足,队伍质量也尚待提高,学习中心和教学点则基本是兼职教师。实践表明,兼职教师往往并不能很好完成远程教育教师的各项任务,这是指导思想和体制上的原因造成的。以面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师并不能很好适应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所以仅靠增加数量和聘请兼职教师并不能解决合格的远程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这正体现对专业化的远程教育教师的社会需求。

2.教师专业化制度缺失

目前西方国家的一种通识是大学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这里有这样一种思路与推论:学术职业要求高校教师以学术为中心,致力于学术发展,即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从事学术生产活动。因而教师专业化,对高校教师而言简化为专业知识领域的专业化,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化,因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上就是指教师的学术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在高校教师职业中的地位被忽略了。从这种认识与推论出发,鉴于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教师基本来源于高校,或者本身就是高校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往往被简单理解为“学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对远程教师队伍是否专业化自然谈不上系统的要求。尽管如中央电大等开始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但相应的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和措施基本还属空白,更谈不上如何通过专业化的实施提升教学能力。

3.教师职业能力亟待提升

如前所述,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对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而言,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一直是被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师资(网院、省级以上的电大)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他们大都经历过较为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但从总体上看,缺乏系统的职前、入职、职中及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绝大多数远程教育教师基本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师职业的职前教育,也不真正具备从事远程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就入职教育而言,目前各远程教育高校主要采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方式进行,由于学校和教师本人对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重视,很难真正起到提高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的效果,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也缺乏针对性。而职中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训练现今基本上没有开展,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多是教师自己的行为。此外,目前众多远程教育高校与普通高校一样,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形式的教师进修提高方式代替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教师远程教学能力不足已成为妨碍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

4.教育专业精神需要提高

远程教育教师的教育专业精神也需要提高。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远程教育教学工作,把全部精力献身于远程教育事业,是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但是,目前远程教育高校中,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精神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教师不愿意把主要精力投入远程教学工作,不研究远程教育环境下的专业与课程教学,不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不研究适应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忽视培养目标,随意降低教学要求,不敢严格要求学习者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包括网上交流)的时间明显减少,很少有教师对学习者开展学业指导。凡此种种,皆反映了当前远程教育教师的教育专业精神的严重缺失。

四、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

实现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从继续教育和提供发展机会的层面上发展职前培训,同时使在职的教师获得接受系统地再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成为合格的远程教育教师。对目前从事远程教育的高校而言,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使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正确认识建立在相应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导远程教育高校、教师重视教学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推进教师的专业化。

任何行业的专业化要有专业自主权和制度层面上的规范。在本行业中有专业自主权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应有专业资格证书,入行、聘用、解聘等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以区别专业水平的差异,职称的晋升需要经过专家的评审等。为此,应推动早日建立有关远程教育教师的两项制度:一是制定严格的教师资格标准,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这种资格证是有一系列等级的,它保证了教师的素质,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二是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实行专业的评审制度。评审制度要求基于教师的工作表现和业绩颁发上岗聘书,以保证教师服务的高质量和恒久不衰的专业精神。

后一类制度的设计,与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有关。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严格来讲是不完整的。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实际上是大学的二级机构,教师专业化的制度设计受制于大学的治理结构。而电大尽管是一个办学系统,在许多方面也仍沿袭了普通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内部的各项制度设计,如人事制度、教师晋升制度、教师薪酬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奖励制度等,大多是以科学研究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硬通货”,而教学与教学研究成果,往往被视为“软成果”。至于远程教学及教师,人们更是按传统教学的评价思路进行业绩评价与职称评聘。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认为,大学学术有四种表现形式——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3];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包括教学和教学研究。因此,推进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保护教学学术的制度,使远程教学学术落实到制度层面,使远程教学及教学研究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建立教学学术的制度保障体系,既涉及宏观层面的学校评价和管理,更体现在学校内部的教师管理制度方面。远程教育教师的业绩评价、职务晋升考核、薪酬和奖励制度、学术水平评价等,都需要根据远程教学学术的思想予以改造和重新设计,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效果等作为核心要素予以重视,以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远程教学和教学研究方面,并在教师应获得的地位和待遇上充分考虑远程教学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如前所述,包括信息技术能力在内,远程教育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需要通过具有制度保障的系统的职中、职后等培训来实现;而远程教育教师的教育专业精神培养仅仅采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确立教学学术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为此,需要认真反思和重新评估科研导向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现分类管理的思想。对举办网络教育的高校和同时举办高职教育等其他类型的广播电视大学来讲,对从事不同性质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实行不同的导向政策和管理制度,使以远程教学为主的教师和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具有相同的学术地位和经济待遇。在教学上倾注精力、教学效果好、深受学习者欢迎的教师,理应在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上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当前,要通过创建开放大学的契机,创新适应远程教育教学的治理结构,通过制度建设营造一种重视教学、尊重教师劳动、重视教学学术、重视教学中心地位的学校氛围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激发远程教育教师的教育专业精神,使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落实到坚实基础上。

[1]叶澜,白益民,王枬,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邱崇光,李力.论远程教育导师的专业化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3]顾建民,董小燕.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G451.1

A

1008-6382(2011)05-0003-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1.05.001

2011-08-17

吴海东(1956-),男,重庆市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冉红)

猜你喜欢
远程教学专业化学术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远程教学督导的思考与启示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对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师们从上轮远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2+1”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远程教学方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