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启鸿
歌仔戏是台湾地区土生土长的一个剧种,闽南芗剧是歌仔戏的延伸,而歌仔戏音乐又主要是在闽南锦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歌仔戏和芗剧的音乐一脉相承,她们之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只是因形成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名称各异,所以在音乐的风格和色彩上有所差别。应该说,她们是闽台两岸人民和艺术家们共同创造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一对连枝并蒂的姐妹花。
台湾曾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三十八年,162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闽南石井人,其活动区域主要在闽南一带,他的部队大都由闽南当地人组成。随着他的部队东渡到台湾,闽南的民间艺术也被带到当地扎根,首先是他们用方言土语演唱的通俗易懂的锦歌很快地在台湾当地民众中广泛流传开;不久后他们又在民间自发地组织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用歌仔调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发离别家乡、怀念故土的内心感慨。经过一段较为长时间的流传后,在其他戏曲的影响下,大约在20世纪初、清代末叶,“歌仔阵”由清唱发展到融合“车鼓弄”、“采茶调”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又把舞蹈性的动作以及其他一些戏曲表演动作添加到其中演出,以后又添加带有剧情的“剧目”,如当时演出的就有《山伯英台》、《陈三五娘》、《郑元和》、《吕蒙正》等民间故事,之后又逐渐地向地方小戏发展。由于“歌仔阵”早期尚未搬上舞台,而是在地上拉起场子演出,当地的人称之为“落地扫”。后来“落地扫”被搬上城乡舞台剧场演出。“歌仔阵”或“落地扫”从剧本到音乐、动作、台步、服装等表演形式进一步丰富,逐渐发展为“歌仔戏”。
厦门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接纳了来自台湾的乡土艺术(歌仔戏)。早在1925年,厦门“双珠凤戏班”的班主曾深(台湾人),因业务不佳,便决定改弦更张,以高薪聘请台湾歌仔戏师傅戴水宝(又名矮仔宝)来厦门传授歌仔戏,并增聘歌仔戏艺人。全戏班发展到近50人左右,戏班的演出也得到当地民众的热捧。在这之后,厦门部分戏班也纷纷改唱歌仔戏,如当时的小梨园戏班“新女班”等。厦门的马口街,当时居住着许多台湾人,在1926年由他们成立了旅厦台胞组织的歌仔戏馆“平和社”,并从台湾请歌仔戏艺人来厦门教授歌仔调。1928年春,台湾“三乐轩”歌仔戏班回乡“祭祖”,在厦门同安的白礁乡慈济宫上演歌仔戏。由于语言相通,剧中的唱念全能听懂,深受民众欢迎。此后,每年都有台湾歌仔戏来闽南演出。1929年台湾“霓生社”戏班首次来厦门做商业演出,由于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以后相继又有台湾的其他各个戏班进入厦门演出。这样,歌仔戏随之也传到内地,在漳州、龙溪、泉州的晋江一带流行,并逐渐成为这些地区的戏曲剧种。
台湾的歌仔戏传入内地漳州一带以后,也遇到当时国民政府的诽谤,硬是给歌仔戏扣上“亡国调”的罪名,并加以取缔。艺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和剧种的生存,只好把作为歌仔戏主要标志的《台湾调》暂时搁置,以邵江海为代表的艺人在锦歌的基础上,糅合其他民歌及戏曲音调,创新出另一种新的唱腔,歌仔戏也随之改为“改良仔戏”,叫“改良调”,台湾称之为“都马调”。直至抗战胜利以后,歌仔戏才得以重新发展。1953年,福建省成立了戏曲改进委员会,闽南的歌仔戏就在这时,正式改名为“芗剧”。究其缘由,盖是因为闽南歌仔戏主要流传于漳州芗江一带。芗剧经过历史上的曲折发展,顽强地扎根在海峡两岸民众生活之中,它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其他艺术种类的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今天这种富有闽南韵味、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概言之,歌仔戏从诞生至今,尽管经历过艰辛、曲折和裂变,而且在1949年后两岸的歌仔戏又分别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根文化产生了异样的走向,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同根同源的歌仔戏立即成为两岸共同关心的焦点之一。两岸歌仔戏艺术互为依存,共同推动着当代歌仔戏的发展。两岸的艺术家相互来往密切,同台合作演出也取得巨大的成功;歌仔戏交流与合作之展望已成为两岸共同的愿望。应当说,在“同根同气,论谈乡土剧;共生共荣,开启艺术花”的共同理念指引下,两岸歌仔戏的合作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1]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简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陈耕,曾学文,颜梓和.歌仔戏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