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宗
小剧种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不被某些文化部门的领导所重视。他们无非是认为小剧种舞台小、观众少、形象土、难登大雅之堂。诸多偏见和误解造成小剧种式微,剧目逐渐消失,演员后继无人,许多小剧种被观众忘却。
其实,只要抛弃偏见和误解,文化部门和地方领导重视起来,辅之以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措施,小剧种都可以红红火火地演起来,小剧种可以形成大舞台。
小剧种和大剧种相辅相成,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行内人士所言,某些小劇种的历史比徽班进京带的京剧历史还悠久。
小剧种的舞台并不小。许多村镇地方小戏演出海报贴出后,锣鼓一响,成千的本村及邻乡村民便扶老携幼赶来,一同欣赏。相比某些城市剧场、剧院,一场演出,观众不过数百人,上百元以上的昂贵票价更是让囊中羞涩但又迷戏的观众为之止步。谁的舞台更大些?
至于说土,这就更不靠谱了。土与洋是相对的。一个小剧种在本地算土,但外地人风尘仆仆赶来看上一场,耳目一新,认为开了眼、长见识、受启发,他便说“洋”。西哲云: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套用这一观点也可以说,越是地方的也越是世界的。研究千姿百态的多元世界文化,小剧种是宝贝。不少地方的小剧种近年申遗成功便是例证。
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小剧种反映地方、演出地方、服务地方,自己写、自己演、自己看,活跃地方群众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惠民,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小剧种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
小剧种的意义如此之大,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中,还能振兴和发展吗?能。不乏这种成功的范例。河北省晋州市李家庄咳嗨腔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小剧种。李家庄咳嗨腔起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兴盛于上世纪50年代,剧种涵盖范围是李家庄及周围村落。当地过去有句民谣:“宁可三天不喝汤,不可不看咳嗨腔。”小剧种衰落了怎么办?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福强挂帅,把散落的剧团恢复起来,把出走的演员请回来,把舞美道具购买置办起来,整理老剧目,创作新剧目,没钱给钱,没人派人,还引入市场机制,成立起李家庄咳嗨腔演出有限公司,李家庄咳嗨腔还被列入了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剧种咳嗨腔做大了,不仅在晋州市和石家庄市舞台演、电视台播,而且在河北省多地演出,《中国好声音》比赛就有李家庄咳嗨腔剧目参赛。
只要真正当成一项事业,李家庄能办到的别处也能办到。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小剧种、地方戏的大国,那么河北省理所当然就是一个小剧种、地方戏的大省。燕赵大地,小剧种灿若星汉。从北往南数,唐山评剧、保定老调、定兴贤寓调、清苑县哈哈腔、石家庄丝弦、深泽县坠子、威县乱弹、广宗县四股弦戏、永年西调剧、武安平调落子等等,不下十几种。2019年夏秋之交,在江苏昆山举办的全国百戏盛典,河北省有一批小剧种登上这一盛典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了小剧种美好的发展前景。振兴这一大批小剧种对振兴河北地方文化,提高全面小康建设中百姓文化生活质量,功莫大焉。
其实,振兴小剧种的黄金时期正在今天。国家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消费升级换代的迫切需要,其中国内经济循环并扩大内需就包括了扩大和提升百姓的文化消费。遍布全省城乡的小剧种一旦被激活,将为国内经济循环战略显著助力,使文化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乘国家战略转型的东风,应努力让小剧种进入长足发展的新的机遇期。
同时,国家提出新基建、新动能的发展战略,也为小剧种直接或间接搭起了新的发展平台。只说云剧场、云直播一事,某些小剧种进入云剧场、云直播,观众点击量节节攀升,使观众、听众数量比传统的演出方式有了几何数级的增长,小剧种如虎添翼。
抓住了今天难得的机遇期,小剧种将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