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许单
(平顶山学院 教务处,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我QQ,故我存在
——从QQ在线状态谈网络自我存在感
李许单
(平顶山学院 教务处,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现代社会,QQ聊天软件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互动工具。人们在登录 QQ时,会选择不同的在线状态。在线状态不仅表示使用者在电脑前的物理位置,而且还表达出使用者的沟通意愿性、存在感等概念。以戈夫曼剧场理论中的台前与台后的表演概念,可以了解在线状态能否给使用者不同形态的存在感。
QQ软件;在线状态;网络存在感;剧场理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基本设备。中国计算机因特网使用人口在 2009年 12月达到 3.84亿人。[1]互联网的发展,除了增加生活上的便利性之外,也带来人与人之间多面向的互动性。在国内,QQ软件是人们广泛使用的网络沟通平台。据腾讯网的调查,2010年3月腾讯QQ软件的使用者数突破 1亿,大部分网友只要上网就会开着QQ软件,QQ软件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生活中另一种必需品。
QQ使用者登录QQ会选择不同的在线状态来显示自己的存在状态。QQ使用者会选择哪种在线状态?使用者为何挑选某种在线状态?何时决定切换状态?切换状态的潜在因素为何?不同的在线状态对网络互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线状态如何建构自我认同感?这些问题是笔者感兴趣的地方。
本文以QQ使用者亲身使用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QQ使用者使用在线状态的行为和经验、表演背后的意义以及更深层的意义。
“在线状态”是QQ使用者向列表上其他使用者宣告自己是否“有空”进行互动的文字信息,而这种信息会产生一种文本意义,对于使用者来说,它是一种向其他人表达自身的沟通意愿性、存在感等概念的文本意义。
目前常用的 QQ版本拥有 7种在线状态,各种在线状态的信息提示方式见下表:
QQ在线状态类型及提示方式表
“√”表示有,“×”表示无
在这七种状态中,比较常用的在线状态是“我在线上”、“忙碌”、“离开”和“隐身”。
个案 1:M先生,某公司办公人员
“忙碌”和“隐身”是我比较喜欢和经常使用的 QQ在线状态。因为在这两种状态下,可以避免在聊天的时候被别人打扰。
通过案例 1,我们可以知道,在线状态的功能主要是向其他使用者显示“目前是否有空聊天”、“目前处于什么状态”等相关信息。而其他使用者则可以借此判断“该不该传送信息”、“现在是否为沟通的最佳时机”。
那么,每位 QQ使用者在登录QQ时如何去选择在线状态?为什么他们选择某一种在线状态?显示某种在线状态会造成何种影响?是否会通过选择在线状态产生自身网络存在感?本研究运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来分析QQ使用者对在线状态的功能选择与其自身存在感的关系。
戈夫曼认为社会是个大剧院,不同的社会情境构成了不同的演出舞台,社会中的行动者在舞台上按照固定的剧本进行互动演出。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中的互动指的是面对面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对彼此的行为产生相互的影响。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情境定义、演出舞台、表演框架和印象管理,这几个概念构成了戏剧理论的分析框架。
人们在进行表演时,首先会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认识,然后根据自己对情境的界定来选择演出舞台。不同的舞台具有不同的表演框架,表演者按照表演框架的要求进行表演,目的是为了在演出过程中获得好的印象,从而取得观众的认可。
(一)情境定义
情境定义,又可翻译为情境界定,在任何自觉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这个阶段和过程可以称之为情境定义。[2]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是这样说的,任何一种情境都可以用五个组成部分来加以分析,它们包括“物品”——由天然或人造物体构成的物质背景;“场合”——行动发生的舞台或地点;一批角色,这就是人;社会组织系统的场所;概念和信息的来龙去脉。[3]
情境定义实际上就是表演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认识,然后根据自己对某一情境的界定来确定自己演出的舞台。
(二)演出舞台
舞台是演员进行表演的场所,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表演者正式表演的区域,在戈夫曼的界定中,是指在个体表演中能够以一种普遍、固定的方式来对观赏者进行情境界定的部分;而后台是指与某种特定表演相关,但造成的印象又必然受到人们故意扭曲的地方,它类似戏剧的后台或电影镜头之外的活动。在后台,表演者可以不必像在前台那样关注自身形象以及布景的限制,表演者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与放松的。
前台分为两部分,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舞台设置是表达设备的场景部分,包括家具、装饰台、舞台道具等;个人前台是表达设备中与表演者一体的相符的,如服饰、言谈、姿态等。个人前台分为外表和态度,通常都会与预期外表和态度(前台与后台)之间存在着确定的一致性。
后台与前台是相对的,当观众由前台闯进后台时,后台就成为前台。
(三)表演框架
表演框架是指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4]当人们确定在某一舞台进行演出时,他会首先考虑在这一舞台演出的规范和准则,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表演。
(四)印象管理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人们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策略。人们在进行演出时,总是期望自己的演出能给观众和自己留下好印象。为了能给观众和自己留下好的印象,演员在演出时会采用各种策略。自己留给自己的印象也叫做自我认识,而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则构成我们的社会认识。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构成一个人的认识。
网络媒体所带来的不仅是将全球文化在电脑屏幕的再现,更是将阅听人由媒体的被动接收角色转换为信息符号的制造主体,网络使用者可以匿名,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而在线形成虚拟认同。
网络人际互动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建立起虚拟小区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如同真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样,网络世界中的人们在互动前也需要进行情境定义。互动者要对自己所处的场合、互动对象和社会组织系统的场所等因素进行认识和界定,然后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使用哪一种舞台。
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就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的互动而言,网络中的人在物理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可以与他人交流沟通;网络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隐姓埋名的社交场所,因此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和扮演自己的角色和身份,既可以扮演与现实中的自己相近的角色,也可以扮演与现实中的自己南辕北辙的角色。[5]在网络人际互动中,网络的隔离功能使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说在真实世界中不敢说的话、做不敢做的事情。网络世界成为人们表演的后台,真实世界成为人们表演的前台。然而就某一次具体的互动而言,某个网络使用者可以躲在一个私密的空间和别人互动沟通,自己处在电脑前面,互动的对方看到的是屏幕上的文字信息,而对于屏幕外的一些东西却看不到。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把网络视为一个前台,真实世界视为一个后台。后台与前台是相对的,就网络互动而言,如果是陌生人之间的互动,那么网络视为一个前台,真实世界视为一个后台;然而当是熟人和熟人之间的互动,互动双方只有前台,没有后台。
当网络的使用者选择一个舞台作为自己演出的地方时,他会了解并执行在该舞台演出的一些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遵守公共规则是表演者演出成功、获得赞许的基础。为了保证演出的成功,演出者会充分利用舞台设置和个人设置把剧情和自我展示给观众。
QQ作为一个互动场域,在线状态的选择与显示在本研究中可以说就好比戈夫曼戏剧理论中的前台表演。QQ使用者都是主控姿态传送的表演者,利用在线状态的符号文字来表达出自己的状态。QQ使用者的所谓网络存在感是可以经由自身符号表演概念以及主体间的互相建构来创造的。存在与否不仅仅是显示状态表面文字意义,而且还有互动对方对存在感的认同。
(一)情境定义与在线状态
人们在登录QQ进行互动时,会根据情境定义来选择某一舞台。
个案 1:M先生,某公司办公人员
上班期间,登陆QQ时,我会选择“忙碌”作为在线状态。选择忙碌状态时,好友就知道我现在正忙,没有时间交流,这样他们就不会打扰我。而同事看见我登录 QQ,知道我处在工作状态,因而会就工作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在家休息期间,我选择隐身状态登录。选择该状态时我可以看到别人在线,其他人却看不到我在线。这样我就可以选择聊天对象进行聊天。
由个案 1,我们可以看到,M先生会根据自己所在的情境,选择他认为合适的在线状态,而不同的在线状态,向互动对象展示了QQ使用者不同的存在状态和沟通欲望。
QQ使用者选择“Q我吧”状态时,表明本人在计算机旁边有充足的时间,并有强烈的交流欲望,非常希望与QQ好友即时聊天;选择“在线”状态时,表明本人在计算机前,可以和对方聊天;选择“离线”和“离开”状态时,表明本人不在计算机前;选择“忙碌”状态时,表明本人在计算机前,并且有聊天的欲望,只是由于现在工作忙,没有时间聊天;选择“静音”状态时,表明本人在计算机前,但是不愿意和人聊天;选择“隐身”状态时,表明本人没有登录QQ。
此七种在线状态主要显示出使用者在物理位置上的不同,但是此处的物理位置是使用者利用字面意义展示给等待互动的接收者所看的,接收者有权决定是否相信该信息。
(二)在线状态与网络的自我存在感
在虚拟网络世界中,QQ在线状态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角色扮演,它作为戏剧理论中前台的个人门面来表示表演者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说明网络使用者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不信任,但是仍要向对方传送这样一种信息,因为他认为这种信息有利于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有利于双方的顺利沟通。同时,在线状态的选择也是对对话位置上权力的选择。
个案 2:L女生,某高校学生
当我在线的时候,会有一些朋友给我发送信息,如果我不及时地回复,朋友会以为我不尊重他。当然了,我可以给他说我忙了,没时间聊天了,但是“我在线上”这种在线状态,会让对方觉得我在骗他。他心里会想,既然忙,还怎么会是在线上的状态。
个案 3:Z先生,某企业员工
在办公室,我的 QQ在线状态为忙碌,因为直接显示在线,很奇怪的,好像自己整日无所事事一样,另外要是有我不想与其聊天的人敲我,也可以作为借口,说是在忙,无法回复。
个案 1中的M先生在家上QQ时,会选择“隐身”状态。在隐身状态下,M先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聊天对象。也就是说,在互动的过程中,他掌握了主动权。QQ使用者对在线状态的选择,不仅仅是自己在不在线的一种标志,更是一种对话权力的选择。
个案 2和个案 3说明,网络使用者是有意识地选择 QQ在线状态,并且认为自己所选择的在线状态,无论是选择在线、离线、隐身,还是其他状态,都有利于自己与对方的互动,有利于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三)互动对方对于QQ使用者在线状态的认同
自我存在感,除了个体拥有自主性之外,仍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互动。在线状态是使用者用来标明自己在不在,同时也是为了让互动对方知道自己在不在。虽然在线状态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信息,也可能呈现真实的信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论列表上的使用者使用何种显示状态,互动对方都会对使用者的真实情况有一个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会对沟通行为产生影响。
个案 4:W女士,某事业单位员工
刚开始使用QQ的时候,大家会诚实使用在线状态,但到后来就会胡乱显示。对于在线状态不能显示真实的信息,大家也习以为常。因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用来过滤不想接收的信息;二是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客套话,比如说,QQ好友里可能有些人,这些人如果显示的是“在线上”,如果你不和他说话,感觉有点不礼貌,可是说话吧,又没有什么好说的。他的“隐身”或“忙碌”在线状态,可以避免这种尴尬。但是若真的有事的情况下,他即使选择了这种在线状态,我也会和他互动的。
个案 5:Q先生,某企业员工
有个朋友总是选择离线状态,我知道他在线,选择离线状态是不想被打扰。不管他的意思是不想被我打扰还是不想被其他人所打扰,我都不会主动地发信息联系他的。
由个案 4和个案 5我们可以看到,QQ使用者所选择的在线状态,不一定会被互动对方所认可。在线状态所提供的虚假信息,会对互动双方的沟通产生影响,但是这并不影响所谓沟通可得性,也就是他们都认为在线状态有其参考价值。
QQ作为一个实时互动的通讯软件,对于在线状态的呈现,其使用者和互动对象都具有一定的敏锐度,也就是说,QQ互动双方对在线状态的字面意思都有自己的解读。在线状态好像交换了彼此的物理位置,制造出一种在同一个时空概念下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现象。对于在线状态的显示情况,互动双方都有自己的解读,这种解读形成了网络使用者的自我存在感。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7/ 15/5921.htm.
[2] 芮必峰.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从“情境定义”看托马斯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
[3] 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4] 青连斌.戈夫曼理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4201802.html.
[5]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 冯自变】
2011-01-17
李许单 (1974-),男,河南禹州人,平顶山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
1672-2035(2011)03-0033-03
C912.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