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
摘要: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影响大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受社会、学校和生源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呈下降的趋势。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与思考,就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与分析,给出了以树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营造校内环境、培养自律能力为核心的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具体措施,为改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教育;学生工作;学习动力;自主学习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的形成是教与学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入学前后教育理念的显著不同,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环境有很大不同,对于已进入成人阶段的大学生,大学阶段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大学的教育效果比基础教育更加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意识。
由于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思想和片面重视升学率的教育评价体制,中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是处于家长、老师和社会的过度密切的约束之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缺乏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一旦进入大学后,所有密切约束突然减弱,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也对当前的大学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笔者结合自身大学班主任的工作经历,通过对学习落后学生的座谈与调研,对影响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有关因素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影响因素分类与分析
由于大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也各种各样。经过作者的调查与总结,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缺乏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兴趣的第一原因是高中阶段透支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教学评价体制下,高中生几乎是在高考的重压下学习。此外,高中教师为缓解高中生心理压抑的一些不当引导也助长了大学新生的这种倾向。
缺乏学习兴趣的第二个原因是对学校或专业的不满意。这类学生往往是高考发挥失利的考生,他们由于未能考上心理预期的学校或专业而心理受挫,再加上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可,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2.缺乏学习目标
大学新生大都有着实现理想的喜悦,但却没有及时树立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曾经就有过一个平时很优秀的学生在第七学期末向笔者直言,“工作也找好了,又不评奖评优了,又不想考研,一下子没有了目标,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3.缺乏自律能力
大部分落后学生都一个普遍性的特点,那就是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进入成年,但大学生的心理发育明显滞后于生理发育,尤其是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往往依赖性很强,缺乏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了被约束、被督促的习惯。
4.外界诱惑太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所面临的外界诱惑也更多。
5.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生自律能力弱,自我意识不强,有学众的倾向,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容易受校内环境和身边同学的影响。所以,身边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给大学生心理上以约束和督促,有助于形成学习动力。
6.学习考核的不合理
学习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学习考核的客观、公正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教师在课程考核中应保证公正性,不应带功利目的。
二、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措施
下面将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与思考,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一些探讨。
1.帮助学生树立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就是考上大学,但进入大学之后的目标却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明确,所以大学新生才会失去学习目标,才会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所以,要及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做起。
此外,大学生将来的发展途径和个人志向各不相同,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也不相同,学习目标的确立要有区别、有针对性、分阶段性。在大学里进行“专业特色教育”、“大学期间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2.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教育过度透支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虽然是现行基础教育的弊端,但在大学阶段也能够再次唤起大学生学习兴趣。大学新生面对大学这个崭新的环境,会充满好奇和兴奋,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有助于缓解高中学习造成的心理压抑。学校如果能够结合新学习目标的树立,有针对性地为大一新生安排系列性的学生活动,既不加大新生的压力,又可避免新生课余时间过度的自由,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缺乏学习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于现有的学校或专业不满意。喜欢与不喜欢都只是学生主观上的盲目倾向,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其实非常肤浅。对于不喜欢所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鼓励他(她)大一好好学习,为自己争取一个大二校内转专业的名额;二是坦率地告诉他(她),既然不能爱一行干一行,那就只能干一行爱一行,或许将来能考研,也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3.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里的学习氛围是社会、学校和学生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虽然从整体上提高一所学校的学习气氛是长期的任务,但从班级的角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也是能够立竿见影的。近年来,有关优秀宿舍、优秀班级的事迹报道也很多。笔者所带的班级也曾两次获得“校级优良学风班”的表彰、一次“省级优良学风班”的表彰。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关键是组建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首先应该学习上有余力,还应该有荣誉感,有群众基础,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自愿为班级服务,最好还能有一定的特长。笔者所带班级就一直坚持在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之前自发进行集中自习和模拟测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也很重要。学校在安排宿舍时应该按专业、按班级集中安排,让同一班级的所有宿舍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发挥优秀宿舍的辐射效应。而且,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在班级内合理的调换宿舍,这样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也有利于宿舍群体的形成和班干部的管理。作者观察发现,宿舍的群体效应非常明显,往往一个宿舍的所有成员都很出色。
4.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内环境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内环境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笔者在这里只想结合自身的体会与思考讨论以下三点:
(1)应该严格执行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大多数的落后学生都有通宵上网、夜不归宿的恶习。学生宿舍的定时熄灯制和夜晚归宿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应该被严格执行。而且定时熄灯制应配合宿舍内断电、断网制度执行,以免少数学生对多数学生造成干扰。
(2)应该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内网络环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有上网的习惯,而且相当部分大学生已经配置了电脑,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地引导大学生上网,这一点重庆地区的高校有很好的经验。而且学生账号每天限制时段关闭登陆,从而形成了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内网络环境。
(3)塑造校园里的良好学术气氛
大学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学术氛围,这也是大学阶段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能够直接对学习气氛产生影响。提高校园学术气氛的一个手段就是给大学生开办各种类型的讲座,既可以请名家、名师来校,也可以是本校教师;既可以是时政点评,也可以是专题学术报告。
5.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大学是大多数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把大学办成“高四、高五”,通过严厉的管理来督促学生、改善学习风气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但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缺失了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这个环节,大学教育就应该注意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除了前文所述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方法以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律教育。
三、结语
学风建设对每一所学校都是综合性的、复杂的、长期的课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笔者在前文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和思考,对于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与分析,并给出了以树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营造校内环境、培养自律能力为核心的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具体措施,为改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病因探讨与治疗[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杨卫.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防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
[3]李冬:高校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与戒除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