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2011-10-30 13:44凌来芳
关键词:礼貌语料言语

凌来芳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杭州 310018)

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凌来芳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杭州 310018)

邀请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 Suzuki(2009)对美国大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为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邀请言语行为在中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运用情况,尤其是在邀请策略的话语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美不同文化语境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基本序列存在相似性,但在策略使用的具体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言语行为;邀请;对比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交往的频繁,跨文化对比语用学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既有对不同的语言在相似场合的言语行为的实施进行对比研究,也有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言语行为的特点。通过对不同语言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可以获取有关跨文化交际中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跨文化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最具影响的是由 Blum-Kulka、Kasper(1989)负责的跨文化言语行为研究项目 (CCS ARP),该项目对八种语言及其语言变体中的请求和道歉等言语行为作了系统的对比研究[1]。迄今为止,与其他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相比,对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相对滞后,且对邀请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基于某种语言的本体研究,而对比研究也很少。

在对邀请言语行为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美国语言学家Wolfson(1989),她采用了民俗学的方法,对美国中产阶级的邀请语言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人的邀请过程是一种双方共同协同的过程,而且邀请语言行为中通常有一个“话头”以询问或评论的形式出现,对邀请核心言语行为的发出起着辅助作用[2]。Ho lmes(1995)对邀请言语行为性别差异进行调查研究,她认为邀请言语行为受到性别、角色关系等因素的影响[3]。其后 Suzuki(2009)在基于语料的基础上,对美国大学生在邀请情景、邀请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4]。从国内来看,本体研究 (曹钦明,2005)及简略描述性的研究较多,如,Mao(1992)、贾玉新(1997)等对汉英邀请的个例进行了描述性的对比,认为汉语中的邀请言语行为与英语相比呈现高程式化的特征[5-6]。如何在语料的基础上,对邀请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进行实证研究方面还待进一步拓展。

二、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1.研究的问题。邀请作为一种存在于各文化中的常见的言语行为,起着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指的是在一个言语中说话人意图的实现,邀请言语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参与某种特定的场合,也就是说它的言外之意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去做某一件事,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希望或者愿望,因此可归纳为 Searle(1976)的指令类言语行为 (directive)范畴[7]。Hancher(1979)认为,当说话人发出邀请时,他不仅在对听话人发出指令,而且同时也在实施一个承诺性的行为,在邀请别人的同时,说话人自己也在承诺一个将来的行为,Hancher将邀请归入承诺型的指令 (commissive directive)这样一个属类。Leech(1983:104)认为邀请言语行为是给听话人提供享受或获取某种好处的机会,是让听话人或说话双方都受益的一种言语行为,言外之意和礼貌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属于和谐类 (convivial)的言语行为范畴,对听话人来说本质上是一种维护面子的行为[8]。但是,从 Brown&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论来看,邀请具有两面性:对于邀请者 (A)而言,它是面子威胁行为,因为不愿侵犯被邀请者 (B)的消极面子 (即 A不愿自己的行为妨碍他人),这同时暗含着对 A的积极面子的损害;对于 B而言,它是面子支持行为,因为邀请具有对 B的面子需要进行补偿,恢复 A和 B之间的均衡关系的功能[9]。在这个意义上,在此很有必要调查礼貌在邀请言语行为中是如何体现的,是否适合汉语中的邀请言语行为。

本文在对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以 Suzuki对美国大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邀请言语行为的实施情况进行跨文化语言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邀请的场景,邀请策略的特征等方面的对比。

2.研究的方法。由于邀请话语的特殊性,同时也为了尽力确保所收集材料的真实性,本文参照 Suzuki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来收集语料,为了确保学生不受英语思维的影响,调查对象选取的是本科非英语专业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近两个月时间内发生在自身或周围的邀请言语交际情况。所记录内容包括说话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双方之间的关系、时间、地点以及整个邀请的对话内容。经过两个月的观察,共收回 173份观察记录,有效记录154份。

三、研究结果分析

1.邀请情景的对比。结合 Suzuki对美国大学生的邀请言语行为中所出现的邀请场景以及本次调查的结果,归纳中美学生常见邀请场景,如表 1。

从表 1中可以看出,中美学生在邀请行为发生的情景上有相似性,但是在情景的比例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中国学生的邀请行为都发生在吃饭上,而美国学生的邀请行为多发生在聚会上,这是受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影响;Suzuki的研究显示,美国学生的邀请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这和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

表1 邀请场景

2.邀请言语行为序列对比。Blum-Kulka(1989)等在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跨文化研究中首次提出的分析言语行为的三个层面[1]。Wolfson和 Suzuki通过调查认为邀请言语行为的完成一般来说由下列序列构成:起始行为语、辅助行为语、核心行为语构成。也就是说邀请行为的完成一般要经过三个基本步骤:(1)起始行为语 (alerters):其功能是吸引听话人的注意。一般为:称呼语、提醒语和礼貌用语等。(2)辅助行为语 (supportive moves):wolfson把它称之为 Lead(邀请话头),其功能对接下来的邀请行为的发生起铺垫作用[10]。(3)核心行为语 (head acts):其功能是标明所完成的行为。Suzuki且归纳出在美国大学生中三种最典型的邀请序列:

1)称呼语 (address,vocative)+描述邀请事件 +询问式邀请核心语。如:Hey,I’m having a party tonight.Du you want to come?

2)称呼语 +假设 +询问 (hypothetical+interrogative)。如:Hey,you might have finished your assignment.Would like to go to the dance tonight?

3)称呼语 +对邀请事件成功的可能性的询问 +询问式邀请核心语。如:Aaron,are you doing anything tonight?Would you like to go get somethingto eat?[1]

那么在中国学生发起邀请言语行为时是否也是有以上三个序列呢?其分布情况又是如何呢?通过所收集语料统计,对比结果如表 2。

表2说明汉语中邀请行为也是基本通过三个基本步骤完成的,构成起始行为——辅助行为——核心行为序列。这与 Suzuki、wolfson等的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说明邀请行为的序列具有普遍性特征。但这一序列不表明汉语中邀请行为的完成必须经过每一步骤。从各序列在话语中所占的百分比可看出,核心行为语是必要成分,而起始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是选择成分,既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尤其是邀请辅助行为语序列与Suzuki在对美国学生的调查结果和wolfson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汉语中辅助语出现的频率没有像在美国学生中使用的那么普遍,而是起始行为语后直接发出邀请核心行为语,核心行为语单独使用的情况相对比较多,大部分的邀请言语行为都是直接发出的,缺少一个协同的过程,而且辅助行为语在汉语中多见于前序列[6]。调查结果还显示,核心行为语的单独出现在交际双方为亲密关系或行为的难度较低的情景中比较常见,这和汉语的强语境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大量信息融会于语境中,受语境影响制约程度高,因而一方面既依赖于语境理解话语意图,另一方面又赋予话语于表现形式上的独立自足性[11]。

表2 邀请言语行为的序列

3.邀请核心行为语。邀请核心行为语是邀请言语中必须出现的一个序列成分,一个邀请言语行为的完成,邀请核心行为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很有必要对邀请言语行为的核心行为序列进行对比研究。

1)角色指向性选择。完成一项邀请行为,有时强调说话人即施事者角色,选择第一人称“我”,表现为说话人指向;有时强调受事者角色,选择第二人称“你”或“您”,表现为听话人指向;有时两者兼顾,体现群体指向,选择第一人称“我们”;有时还可采取中立态度,使用无人称形式。因此,行为参与者的指向性有四种选择形式:你/您,我,我们[12]。

结合 Suzuki所收集的美国学生语料及本次收集的中国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语料分析,邀请语的核心行为语的指向性,如表 3。

表3表明在英语中听话人指向占相当高的比例,这一点同 Blum-Kulka等人的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结果是相似的。常用的句式为:“Do you want…?”“Would you like…?”邀请句式的主语主要都是“you”,主要是尊重听话人意愿的策略,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文化中“不妨碍他人”、“尊重他人意愿”的文化内涵。虽然邀请是个礼貌的言语行为,但是在汉语邀请言语行为中,说话人指向性和采用无标记形式却是汉语的突出特点,这可能与汉语的文化特性以及汉语自身的句法结构特点有关,体现说话人的主动性,认为“主动向他人发出邀请”是让对方受益,是表示热情慷慨的礼貌行为[10]。

表3 角色指向性选择

2)邀请核心语的句式。根据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通过对所收集语料来分析,邀请行为一般采用两种交际策略完成: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通常使用祈使句、行为句或陈述句来实现,即说话人向听话人直接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邀请意图或说话人通过陈述自己的意图、愿望等向听话人直接发出邀请。话语相对比较正式或慎重,有时,可以增加语气词“吧”或商议词语“不如 /要不”等。如:“小春,听说新开的那家快餐厅很好的,下课后我们一起吃饭吧!我请客。”“下午我请你看电影《叶问》。”“林老师,我们想邀请您参加我们明天晚上的迎新晚会。”间接策略则采用规约间接策略 (如询问句式)、非规约间接策略 (建议或隐晦的表达意愿)方式来实现。其典型特征是说话人向听话人征询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或许可、表达自身的情感或意愿等来表达自己的邀请意图[13]。此类邀请策略是建立在询问、商量等基础上,充分尊重了对方的面子,语气较为缓和。句式上常带有“行 /可以 /好吗”、“行不行 /好不好 ”及“怎么样 /如何”等询问性词语。如“明天我们去森林郊游,你要不要一起去?”“星期五是我的生日,我准备宿舍的人一起聚聚,到时你愿意来参加吗?”。

这和 Suzuki在分析把美国学生常用的邀请核心行为语时所总结的四种策略类型:询问式 (interrogative)、假设式 (hypothetical)、陈述式 (declarative)、祈使句式 (imperative)是基本一致的。询问式和假设式策略可归为间接策略类型,陈述式和祈使句式可归为直接策略类型,也就是说,从总体来看,在发出邀请时,中美大学生在核心语的策略的运用类型上基本一致。但是在策略使用的频率上是否有也是一致呢?因此这里我们把邀请行为的句式按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来进行统计对比。见表 4。

表4 策略使用占策略总量的比例

从表 4我们可以看出,邀请策略在句式的使用频率上则存在很大的差异。据 Suzuki的调查显示: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语句式为询问式这种类型:如:Do you want…?Would you like…?但表 4清楚地说明在汉语中人们多采用直接交际策略实现邀请行为,这可能与汉文化中认为邀请是给对方面子的思想有关。此外,根据调查语料显示,在使用祈使句式策略时,较多时候使用语气词,如可缓和语气的“吧”,在使用询问型间接策略的具体方式上也呈现出差异,美国大学生更频繁地询问被邀者接受邀请的可能性,而中国学生更多的是询问听话人的意愿或看法。这与通常所理解的礼貌和间接策略之间的联系是否相悖?这一结果与Leech(1983)对间接性和礼貌关系的看法即“越直接越不礼貌,越间接越礼貌”相悖,因为根据这种观点,非规约性间接策略才是最礼貌的策略类型,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否定了这一点。在邀请言语行为中,规约性间接策略一方面可使人听起来语气缓和,不给人以强加感,另一方面又给对方留有选择同意或否定的余地,所以在美国学生中使用比较频繁。从某种程度来说,体现了对听话人消极面子的尊重,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不妨碍他人自由的文化内涵。Searle(1979)曾论述过此类问题,邀请行为一般是通过疑问句间接地实现的,如英语中常通过询问对方的可能性、意愿等来达到邀请的目的[10]。在这一点上汉语中多用“附加问句 ”方式表达如 “好吗 ?”、“行吗 ?”、“可以吗?”“怎么样?”等等。借此减缓冒犯他人的程度,同时也给人以亲切感。

四、结束语

通过我们对中美大学生的邀请言语行为表现形式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邀请言语行为在总体的表现上基本一致,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倾向更多地使用直接策略,而美国学生则更多地使用间接策略。在邀请序列上,美国学生性更多地使用辅助行为语,注重先试探邀请的可行性方提出邀请,这些差异的存在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限于调查对象和篇幅的局限性,本次对比研究的问题还不够全面,本次的受试人群范围不够广泛,样本数量也还不够大,因而调查结果可能不足以反映整个文化背景下邀请言语行为实施的实际情形。而且此项研究中所涉及的其他问题,如性别、社会权势、社会距离等因素对邀请言语行为的影响,还有待做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1]Blum-Kulka S,House J,Kasper G.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C]//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Norwood,1989.

[2]Wolfson N.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Perspective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9.

[3]Homels J.Women,Men and Politeness[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4]ToshihikoSUZUKI.How do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Invite”others?:A Corpus-based Study of Linguistic Strategies for the Speech Act of“Invitations”文化論集第 35号,2009.9.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John R.Searle,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8]Leech 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纲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凌来芳.汉语中邀请话头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9)174-175.

[11]曹钦明.汉语邀请行为的语用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5.

[12]张绍杰,王晓彤.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1997(3):63-72.

[13]王荟.汉语中请求行为的前序话语及其策略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Inviting Speech Acts in the U.S.A.and China

LING Lai-fang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

The speech act of inviting is of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In accordance with Suzuki’s investigation on the speech act realization of inviting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the study is conducted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peech actof inviting applied by Chinese andA-mericans,especially on the discourse levels,alongwith the strategy combinations.Results show that the sequence of invitation discourses proves to be more or less the sam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but the discourse structures aswell as the strategies applied by them are different.

speech act;inviting;contrastive study

H030

A

1674-8425(2011)05-0116-05

2011-02-25

浙江省外文学会 2011年专题研究项目“人际关系管理视域的跨文化言语行为对比研究(2WYB2011074)”研究成果之一。

凌来芳 (1974—),女,安徽池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外语教学。

(责任编辑 范义臣)

猜你喜欢
礼貌语料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礼貌举止大家学!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暗恋是一种礼貌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