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北京 100010)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到来:以农业中资本和劳动替代关系为背景的分析
何宇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北京 100010)
自2004年起,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了一个转折阶段,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大都实现了非农就业,农业雇工工资开始与农民工工资趋同,农业生产中资本投入比重迅速增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得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标志着我国正在进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步伐,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劳动力转移;资本-劳动投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传统农业改造进程明显加快,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和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从“十五”期末起,农业中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关系开始发生某种具有转折特征的变化,表现为农业雇工工资与农民工工资趋同,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变得经济。这一变化预示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回顾政策演变,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及时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不仅在时间上准确地把握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机,而且自那时起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体系和支持措施。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十五”期末、“十一五”期初以来,我国农业以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为度量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从农业生产的总体环境,还是从农户家庭经营的手段来看,物质装备程度都有很大提升,农业增产已从依靠面积扩大转向依靠单产提高,资本投入发挥了主要作用。
1993年后特别是从1998年起,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图1)。2008年,农用机械总动力达8.2亿千瓦。2008年农用机械总动力比1997年几乎翻了一番,平均约每3年就增加1亿千瓦,2006—2008年只用了2年就增加1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99.5万台,动力8 186.5万千瓦,小型拖拉机达到1 722.4万台,动力16 647.7万千瓦。大中型和小型拖拉机经历了一个交替发展的时期。1980年时,大中型拖拉机动力为2 369.3万千瓦,小型拖拉机为1 615.5万千瓦。此后随着农业中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小型拖拉机动力超过了大中型拖拉机,最高的2001年动力比为4.2∶1。2001年后,大中型拖拉机发展迅速,二者动力比下降到2008年的2∶1。特别是2008年,大中型拖拉机数量比上年几乎增加了100万台,相当于大中型拖拉机总量的1/3,动力增加了2 000万千瓦,相当于大中型拖拉机总动力的1/4。同样,联合收割机的数量在1990年时为3.9万台,1997年超过 10万台,达 14.1万台,2008年达74.3万台,平均不到2年就增加10万台。
图1 农业机械拥有量(单位:万千瓦)
同样,从农户家庭的生产资料构成看,农用机械数量也不断增长(表1)。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机械动力对人畜的替代加快。2008年,每百户的役畜数量26头,已不及1997年55.6头的一半。同期,每百户汽车和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分别达到2.0台和3.1台,翻了一番还多。
表1 农户家庭年末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单位:平均每百户(辆、台、头)
2008年,农用化肥施用量达5 239万吨(图2)。化肥投入的增长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再快的马鞍型变化。1997—2003年,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长72万吨,低于1990—1997年的年均增长199万吨。但自2004年起,化肥施用量再次快速增加,2003—2008年,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长165万吨。此外,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200.7万吨,比1995年增长1.2倍,地膜覆盖面积达1 530.8万公顷,比1995年增长1.4倍。
图2 化肥施用量(单位:万吨)
从农户投入看,2008年,每个农户购买化肥和农用薄膜数量为649.1公斤、5.2公斤,分别比1990年增长31.4%倍和2.7倍。目前,我国耕地占世界的1/10,但化肥施用量已占全球的1/4,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已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倍。
2008年,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5 847万公顷,比1992年增加了约1 00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8%(图3)。2004年后,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2004—2008年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扩大了399万公顷,年均扩大约100万公顷,占1992—2008年间增长的40%。特别是2008年一年间新增195万公顷,占这4年新增的近一半。
从已有的农户数据看,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为1.08亩,比2004年的0.95亩增长14%,占人均耕地面积的比重为49.5%,比2004年提高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据已有数据,节水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1 638.9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2 443.6万公顷,增长49.1%。从水利化角度看,灌溉和节水农业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图3 有效灌溉面积(单位:千公顷)
2008年,农村用电量达5 713.2亿千瓦时,比1990年增长5.8倍(图4)。20世纪90年代期间,农村用电量大致增长了1 000亿千瓦时。而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用电量增长了近4 000亿千瓦时。
图4 农村用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当然,用农村用电量来衡量农业电气化水平存在夸大的倾向,需要进一步识别。从已有的农户数据看,农业生产用电近年增长较快,表明农业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图5)。2008年,平均每个农户家庭生产用电达91.4度,比 2003年增长56.5%。从机电排灌面积看,2008年达3 928万公顷,比1990年增长45%。
图5 农户生产电量(单位:度/户)
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政府层面,是投入的增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体现在农户层面,是以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衡量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的改善(图6)。统计表明,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达6 537.8元,比1990年增长了6.3倍。特别是2004年以后,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2 000多元,年均增加520元。显然,这与政府近年来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各种支持与补贴政策有密切关系。
图6 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单位:元/户)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增产越来越依靠单产提高(图7)。在1991—2008年18年间,短期内,谷物种植面积的年度波动要大于总产的年度波动,单产提高熨平总产波动;长期内,谷物种植面积趋于下降,而总产趋于上升,单产提高推动总产增长。以2008年与1991年比较,谷物因单产提高总产增长了32%,因面积下降总产减少了8%,两相抵消,谷物总产增长了21%。可见,未来农业增产的动力来自于物质投入的增加。
图7 谷物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于城镇化,来自于劳动力要素由效率较低的部门向效率较高的部门的转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进程。到“十五”期末、“十一五”期初,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劳动力部门、地区间的转移出现了某些带有转折特征的趋势性变化,开始要求农业自身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以适应经济转型和升级。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农村劳动力流动务工推动的。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45.7%,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得以扭转,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4.3个百分点。但是,在6.1亿城镇人口中,包含了1.7亿农业人口(其中1.45亿为农民工),占27.9%。也就是说,每4个城镇人口中有1个农民工。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吸纳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步伐,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大量原已进城的农民工特别是40岁以上的农民工不断返乡务农,造成了不同年龄段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替代更新。这样,农业就业面临着老龄化的特征。
1.农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2008年,农业就业比重为 39.6%,比 1990年的 60.1%下降了20.5个百分点,农业从业人员3.07亿,比1990年的3.91亿减少了8 400万(图8)。1996—2003年间,农业就业徘徊在50%左右,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转移难问题,因此这一段时间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所增加。2003—2008年,5年下降9.5个点,平均每年近2个点,是农业从业人员减少最快的时期。此前,1991—1996年,农业就业从59.7%下降到50.5%,下降9.2个点,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
图8 农业就业人数和比重
2.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充分,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按照有关数据推算,2009年,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已转移1.42亿,占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92.9%。31-40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5 124万,占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42.8%。41岁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 3 699万,仅占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16.2%(表2)。这样,大体上,在2.7亿农业从业人员中,70%的在41岁以上。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计算,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29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41岁。转移水平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年龄更大,2009年,嘉兴市的调查表明,农业生产者占农村劳动力的22.6%,平均年龄57.8岁。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即务工的年轻化和务农的老龄化。
表2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单位:万人
3.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力技能提高难度加大。2009年与2006年相比,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13 181万人增长到 14 533万人,增加了1 352万人。其中,30岁以下年龄组由6 933万人增长到8 952万人,增加了2 019万人;31~40岁年龄组由3 888万人减少到3 241万人,减少了647万人;40岁以上年龄组由2 359万人减少到2 340万人,减少了19万人。可见,新增的城市农民工主要来自1980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而30岁以上特别是40岁以上的农民工在逐步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回流农村。这部分人不太可能再次外出,形成城市劳动力的供给来源。按照我国农业只需要1.7亿劳动力的估计口径,目前我国尚有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正如表2所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特征,使得年轻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并存,并由此导致了城市“招工难”和农村“就业难”的共生现象,也带来了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的并存现象。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转移难度大,而且培训难度也大。这样,在农业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之时,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就成了急需关注的关键问题。
1.农业劳动力价格迅速提高,与农民工工资趋同。自2004年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度加快,“民工荒”开始出现。由于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以农业雇工日工资衡量的农业劳动力价格开始迅速上涨,农业雇工和农民工日工资水平渐趋相等(表3)。根据不同数据口径,农村雇工工资在2006或2008年已超过农民工日工资水平,或者农业雇工工资已接近农民工日工资。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全国355个行政村2.3万个农户调查的数据计算,2005—2009年间,农村家庭经营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6.9%,种植业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4.3%,农民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2.1%,农村和农业劳动力价格快于农民工价格增长。农业和农民工劳动力价格趋同,成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带有转折特征的变化,提示今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越来越有赖于农业内部的技术进步而非以前的数量剩余。
2.农业用工数量减少,资本-劳动投入比率不断上升。由于物质投入的增加,农业用工数量不断减少,并导致资本-劳动投入比率持续上升(图9)。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稻谷、小麦、玉米的亩用工量分别从1990年的20.60工日、14.00工日和 17.30工日下降到2008年的9.06工日、6.10工日和7.90工日,用工都下降了一半以上。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稻谷、小麦、玉米每亩物质费用 -用工数量比率分别由1990年的4.78∶1、5.67∶1、4.17∶1上升到2008年的12.98∶1、15.74∶1、10.61∶1。特别是2003年后,资本-劳动投入比上升较快。
图9 三种粮食资本-劳动投入比率变化趋势
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农业劳动投入量的下降(表4)。2005—2009年,农民户均家庭经营劳动投入由318个工日减少到265个工日,下降16.7%,其中种植业投工量由 153个工日减少到 125个工日,下降18.2%。农村劳动力输出地这种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种植业投工下降了20.5%。
3.雇工数量减少,机械投入增加。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农业雇工数量减少(表5)。2008年与2002年相比,亩均稻谷雇工下降最慢,只有8.6%,小麦、玉米分别下降73.3%和40%。这与三种粮食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同有关。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也证实了同样的情况,2009年,家庭经营中有雇工的农户为14.1%,比2005年下降1.3个百分点,雇工工日21.4天,减少5天。
表3 农业雇工和农民工日工资比较 单位:元/日
表4 农户家庭经营劳动投入量变化 单位:工日
表5 三种粮食亩均雇工数量和工价 单位:天、元/日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使得农业机械的使用变得更加经济。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测算,从2007年起,使用机械开始比使用劳动更加节约生产成本。根据测算,如果单位耕地面积减少使用的劳动力全部由雇工替代,那么2009年平均每户农民的种植业支出将比2005年增加1 013元,而同期平均每户农民购置农机和购买农机服务的支出只增加521元。换言之,由于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农民户均减少生产支出492元。在农业雇工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条件下,如果不能以机械投入替代劳动投入,那么就要增加家庭用工数量。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将越来越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分析表明,以农村劳动力转移衡量的城镇化进程和以资本投入衡量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第一,在199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城镇化,使得农业劳动投入从1990年代初中期起开始减少,也使得农业物质投入逐步增加,农业投入中资本-劳动比例不断上升,传统农业改造开始加快。第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从“十五”期末、“十一五”期初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增加,剩余减少,也使得农业资本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传统农业改造提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大加快。第三,“十一五”期末,农民工的结构性短缺引起工资快速上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变得经济,农业发展方式开始发生实质转变,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将更多依赖农业技术的替代。
农业中资本和劳动替代关系的这种变化,意味着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阶段的到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应重点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步伐。在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把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户家庭经营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鼓励农户采取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拓展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二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步伐。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把技术运用、组织方式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手段,积极探索与家庭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改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和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总结农机跨区作业、烟水配套工程等经验,以农户联合、合作等专业服务方式,大力培育多元化生产服务主体,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组织实施方式。
三是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各类技能型农村人才。尽快将免费义务教育延伸到农村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技能。继续推进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各类培训工程,大力培养农业生产实用型人才。
四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把健全农业支持体系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惠农政策。继续扩大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小农水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等规模和使用范围,支持农户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设施条件。逐步提高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等用于农业的比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信贷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引导农民加大投入现代农业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Advent of Overall Pushing on Stage of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HE Yu-peng
(Rural Economy Research Department,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Beijing 100010,China)
Since the year of 2004,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ur has come into a transition stage in our country.It was represented as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ose the migrant worker of neozoic era obtained the employment in non-agriculture,the wages began to tend towards the same between migrant worker and non-migrant worker,and the capital input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creased rapidly in proportion.The replacement for capital to labour made modernization degree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enhance a lot,and it marked that our country has been come into a key stage of overall pushing 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it must quick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ment pattern and the technical progress in agriculture,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new-type peasant.In addition,it should still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potency for agriculture powerfully.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material equipment;labour force transfer;input of capital and labour
F30
A
1674-8425(2011)09-0001-08
2011-03-19
何宇鹏(1967—),男,安徽天长人,研究员,研究方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
(责任编辑 邝坦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