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10-27 08:32赵丽娟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中职心理

赵丽娟

(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 如东 226400)

农村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赵丽娟

(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 如东 226400)

通过对R县两所职业高中部分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问卷与访谈调查得知: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与方法、对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对语文课程价值的认识,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语文教学职教个性的体现、语文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用人单位的用工标准等是影响农村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农村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因素

R县目前共有两所职业高中。本研究对这两所学校电子商务、服装设计、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四个专业的638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有关语文学习心理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具有依赖心理;缺少应有的自信,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缺乏应有的兴趣与动力,存在消极厌倦心理;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焦虑失常心理和习得无助心理。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现状调查结果表

在整理、归类和分析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笔者对部分学生、语文教师、用人单位等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与访谈调查,试图概括和揭示影响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与管理提供有益帮助。

学生因素

语文学习基础与方法 经历中考挫折进入职业中学学习的学生,不少在初中时语文学习成绩就较差,听,抓不住要领;说,词不达意;读,分不清句读;写,错别字连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这些学生在初中时的语文成绩大部分在“良”以下,其中“及格”与“不及格”人数占到68.6%。这部分学生不仅语文学习基础较差,而且学习方法普遍不当。具体表现为:(1)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通过问卷调查得知,67.8%的学生没有积累语文知识与写作素材的习惯。(2)不重视听课。不少学生上课不重视听讲,有45.5%的学生上课经常走神,不专心听教师的讲解,不学习教师分析问题、阐述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记教师讲课的重点、补充的要点。(3)不重视记忆。70.3%的学生不喜欢、懒于背诵经典诗词、精彩文学片断等知识。61.4%的学生不仅怕背诵,也不习惯作摘抄、写读书笔记。这些不良习惯使得部分学生阅读视野狭窄,知识积累薄弱,词汇量小得可怜,作文质量低,如此循环往复,导致不少中职生怕写作文。(4)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少中职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愿动脑筋,不习惯独立思考,成为思想上的“懒汉”。做作业时,遇到疑难问题,63.9%的人自己不去思考,不设法解决。82.7%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思维处于停滞、“睡眠”状态。以上这些情况说明语文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不得法是导致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 通过调查得知,带着中考失败的遗憾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36.3%的人语文成绩仍然经常不及格,学业的挫折使得他们鲜有成功体验,久而久之,他们便会真的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进步没有希望。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成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学生,不讨教师喜欢、不受同学欢迎。统计数据显示,35.5%的学生自我观念、自我评价都比较消极,感觉自己比不上别人,在教师眼中是差生,优等生瞧不起自己。课上不敢主动发言,分组活动担心自己拖小组后腿而不受他人欢迎,表现消极。这些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对语文课程价值的认识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它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中职语文教学普遍不被学生重视,有些学生不仅不重视,厌学语文的情绪还比较明显。本次调查显示,厌学比例高达54.3%。多数学生表示,选择上职校一是因为无奈,普通高校进不了;二是为了学一门技术,毕业后找份工作,至于多学一点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从来没有想过,也觉得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将来当工人没有多大关系。由此可见,中职生对语文课价值的认识不足,学习动机中功利性、力求速成的成分较多,这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学校因素

调查发现,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影响较大。

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就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形式,是专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应用型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比较强,专业课教学在学校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比较突出。因此,不少从事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教师把它与基础教育完全对立起来,片面地理解为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教育,一味地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而忽略语文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而人为割裂了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两所学校:(1)课时安排明显不足。目前中职办学基本采用“2+ 1”模式(三年学制,两年理论教学,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总课时较以往减少了三分之一。学校为了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课时充足,保证专业技能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就削减文化基础课课时量。被调查的两所学校语文课时均由原来的每周6节减为现在的3节,授课时数大幅缩减。(2)文化课教研气氛不浓,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语文教学时数的减少,原本应成为主要文化基础课的语文在实际教学中已处于边缘学科的位置。教学管理部门一般不组织教学考评,用人单位招工多数不参照语文成绩,教师教得好与不好一个样,语文教师就失去了进行教学研究的动力。语文课周课时减少,语文教师的工作总量并没有减少,由原来一人最多教两个班、周课时12节变为现在的一人最少教5个班、周课时15节。(过剩的语文教师转行教其他学科。)工作量的加大,使得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研究有心无力。通过访谈笔者得知,两所学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多年没有外出培训或学习提高的机会,即使教研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大多也只是走过场、做样子,应付检查的多。所以,很多语文教师一直靠“吃老本”度日,多年从教,自感专业水平不进反退。以上两点说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备受冷落”,领导不重视,教师不钻研。这是学生缺少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动力与兴趣的一个原因。

语文教学职教个性的体现 《大纲》明确了学生在中职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与任务,即让学生接受严格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适应现代化就业、交际和学习需要的阅读、写作、听说的基本能力。该大纲强调了语文学科相关能力的培养、训练和提高,是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是以就业为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应该烙上“职”印。而事实上,就笔者调查的两所职校而言,语文教学“普教化”现象较为明显。两所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是面向普通中学的师范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普通高中教学模式在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难以很好地了解、适应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课时、教材、教法、评价与考核方式仍旧沿用普通教育的。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记忆和再现,对文章条分缕析、百般肢解。上课形式是教师“一言堂”,考核评价是“一卷定终身”,造成不少语文课“形式呆板、内容空泛,教师教的不管用,学生学的没有用”。这些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中职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语文教学职教个性的缺失、学科定位的不准确,使学生们看不到语文学习与将来自身就业发展的关系,从而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动力。

语文教学方法 从访谈中得知,大部分教师讲课仍采用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也仍然是“字词正音——作家作品简介——划分段落——分析语段——归纳中心、写作特点——课后练习”这一固定程序,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枯燥的纯技术训练,使得中职语文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中职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导致学生轻视语文、厌学语文。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仅有1~2节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部分教师甚至从不使用多媒体。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财力紧张,多媒体设施数量不足,而学生班级数又较多,设备不够用。二是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运用不熟练,嫌前期准备的工作量大而放弃使用。而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方式,单调、僵化,使得学生听课索然无味(私下里称之为催眠曲),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学习评价 据笔者调查所知,R县这两所职业中学目前仍然沿用基础教育的传统学习评价模式。语文学习评价基本上采用以分数论高低、以试卷定优劣,以标准答案论对错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评价标准不客观,不重视被评价对象的进步与发展,忽略个体间的差异而过多强调共性。(2)评价内容单一,过分强调可以量化的内容,如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难以量化的内容评价,如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方法和习惯等。(3)评价方法片面,过多偏重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手段,书面纸笔的考试成为学生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法。(4)评价时间为学期末,评价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因此,当一些学生在经历了中考失败“伤痕累累”地来到职业中学,又重新经历起初中时的考试方式,就再次“咀嚼”起了失败的滋味,他们重新再来的希望被刺眼的分数“浇灭”,失败的感觉又重新弥漫心头。由此可以看出,落后、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已成为学生学出信心、追求主体发展的“拦路虎”。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 心理学上的期望效应揭示了学校教育中“期待”所起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望,相信他们能够进步,对学生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抱有消极的期望,不信任学生,会对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部分中职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学习能力弱,学习品质差,要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改善他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面貌,并非一日之功,甚至会劳而无功。因此,不少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普遍消极、评价较低,甚至个别教师会有意无意地产生对差生的漠视或歧视。据调查,49.8%的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有些冷淡,14.7%的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态度冷淡。这些学生只要不违反课堂纪律,不影响教学秩序,教师就会任其走神、打瞌睡、不听讲。教师的这种消极期待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否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自我否定心理强烈,对语文产生自卑、消极厌倦、恐惧等心理。

用人单位因素

初中毕业生在中考失利的情况下选择上职业高中,其人生航标就已经由读普通高中上大学转向了读职业中学当工人。他们对专业技能训练较为投入,关心用人单位的用工标准等相关信息。因此,企业用工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企业录用中职毕业生时,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没有要求,有什么程度的要求,就这些问题笔者到所在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与学校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到2010年上半年共有86家。以2009年为例,这些用人单位来校招时,有29家单位对学生进行了笔试、面试、体能测试三项考核,另外57家单位只对学生进行面试和体能考核。用人单位的笔试通常包括两项,即学科知识测试和智能知识测试,其中学科知识测试又分两大类,一是文化基础知识测试,二是专业知识测试。试题类型通常有选择题、填空题。笔者分析这29家用人单位招聘考试的文化基础试卷发现,考核语文知识素质的试题在全卷分数比例中最多占37%,最少占15%,平均为22%。语文考核知识点涉及对常用词语词义的正确理解、常用词语的运用能力、文学常识、常见名家古诗词填空等。考核内容浅显,仅相当于小学中、高年级水平,与学生在职中所学语文知识基本没有关联。综合分析用人单位招工考试形式、内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语文素质要求不高,只要求达到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2)每家用人单位都要组织面试,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说明用人单位较为看重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1)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与动力,与用人单位弱化对毕业生语文素质的要求有一定关系;(2)用人单位重视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中职语文教学却不重视对学生此项能力的培养,这种错位使得学生陷入“学了没有用,要用的没有学”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影响农村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中职生语文学习基础与方法、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对语文课程价值的认识,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语文教学职教个性的体现、语文教学方法及学习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语文素质的要求等。而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的结合、有效改善教学方法、实施发展性学习评价、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校企互动以增进企业与学校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共识等,则是值得有关方面关注和实施的应对策略。

[1]崔景贵.心理教育·职业学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林崇德.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4]陈伟芳.职高生语文学习心理分析与教学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9).

[5]龚强.中职生厌学因素调查及解决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6]田力.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2007,(6).

G712

A

1672-5727(2011)08-0053-03

赵丽娟(1969—),女,江苏如东人,教育硕士,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教育研究科学办公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中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心理小测试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心理感受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