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运用初探

2011-10-25 01:45◆蔡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22期
关键词:活动课堂教师

◆蔡 佩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运用初探

◆蔡 佩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长期以来,高职德育课程中存在这样问题:课堂活动单调、内容乏味、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通过高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学生一次《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调查及展示活动,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步骤、作用以及几点注意点。

小组合作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课 运用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团体,彼此联合行动,以达成其需要的共同目标而言。社会学者称之为社会互动的一种形态。而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这种极富创造性与实效性的新型学习方式已经为教育界所认同,有教育评论家甚至声称:“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

长期以来,高职德育课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课堂活动单一,大多以老师授课为主,课堂内容乏味、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效果总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学期,在我所任教的《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程中,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调查活动,并在课堂上于以展示。整个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因此,我对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尝试。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一般步骤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步骤呢?

1.建立小组

既然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作为学习的方式,因此,首先就要建立小组。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遵循几点:第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智能;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第三,适当为每个小组挑选一到两个负责人,由组长分配任务,组内分工明确,又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只有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才能够保证所建立的学习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各尽其用。

2.拟定课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探究的途径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目的,那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就要选取适当的课题来进行探究活动,因此,拟定课题就成为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拟定课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探究学习的课题,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到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解决问题

既然探究的课题确定了,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组成员要对课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以便解决探究课题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4.得出结论

之所以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接下来,学生就要对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

5.进行评价

学生经过总结得出结论以后并不代表学习活动就结束了,这个时候还需要将活动的结果向教师汇报,而教师则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认真的评价和反馈,这样师生之间就能够在这种评价和反馈中互相交流信息,达成良好的互动。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最终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收获颇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德育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在做努力,希望这个课堂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整个课堂展示中,“唱主角”的始终是学生,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了出来。几乎每个小组都有PPT展示,其中穿插了他们自己的图片、视频、照片、漫画等,还有小组甚至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由于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创造,因此整个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在精神上有一种满足感,并能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因此变得更主动、积极起来。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教学中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师生地位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学习个体的独特感悟和体会,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的转化,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

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把自己的观点、书本上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主张学生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以学生独特视角来审视社会、审视生活、审视人生。只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表达自己对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从而真正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局面,使蕴藏在学生心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比如说,此次调查活动的主题是《社会生活中道德》,九个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以不同的小主题阐释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其中包括调查社会公德,家庭暴力的,校园恋爱道德的,职业道德的,校园学生道德状况的,等等。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3.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个体发展

此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每组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比方说有的同学负责搜集材料,有的同学设计调查问卷,有的同学负责小品剧本的创作,有的同学负责设计海报、漫画、拍照,有的同学负责集中展示——演讲等等。在参与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思维碰撞,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养成合作的精神,增强了责任心,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协作、竞争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重老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在小组学习合作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主体作用,但老师要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即时动态,给予适当的指导,既不能对学生的各项活动不管不顾,也不能干预太多,让学生有约束感。比如,在此次活动中,有一组学生主要调查的社会公德中的一些现状,这组同学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有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从这个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以及最后分析结果的得出,学生们都和我进行交流、沟通,征求了我的部分意见,最后调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注重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有时会忽视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的作用,不同的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但往往有个别学生本身综合素质较高、活动能力强、思维较活跃,造成了他在该组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甚至“包办”了所用成员的任务。基于此点,我在调查活动的设计中要求学生在调查展示时每队负责人必须介绍本队每位成员的分工,任务要求、完成情况,等等,并且每位成员要有详细的记录以及组长的记录总结。这样做,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我们这次调查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让学生“想”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3.注重老师和学生的评价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大大的提高。但我们这时还需要注重教学的目标的实现。如果学生是忙起来,动起来,最后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那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瞎忙活。在这其中,有非常关键也是往往会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在这次的调查展示活动中,我让每个队的代表汇报完所有调查结论后,先由预先组成的评委席的学生来点评,说出他们对每组队员表现的综合看法,可以是有优点、缺点,也可以是建议,然后由老师来加以点评,不仅评述每组整个调查活动的情况,而且对每组最终得出的结论加以纠正或者提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起到激励作用,在对每组评价中,老师和评委席的学生会提到每组学生活动中的很多闪光点,学生们会感到很欣慰,觉得自己的每项任务都没有白做,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二是老师能够非常自然地、较好地完成整个教学目标及任务。

总之,作为一名高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努力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不断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所以说,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

[2]徐春梅.试论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文理导航,2011,(02).

附:《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调查活动方案

一、调查阶段

(一)确定主题:社会生活中的道德

(二)分解主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高职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从以上各主题中任选一主题,题目自拟。

(三)组织调查活动

1.全班分为7组,每组选定1名组长。

2.由组长分配任务,组内分工明确,又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要求

1.每组分别完成这一主题的调查。

2.各组认真调查本组的分任务。

3.调查过程利用课余时间。

4.调查结果汇报要采用多种形式(ppt、海报、小报、小品、相声等),但必须具有数据、文字、图片、照片、视频等资料,符合主题。

二、汇报调查结果

(一)具体安排

1.座位安排:如图

2.评委:由每组派1位学生共8位组成。

(评委会组长1名,负责计分、算分、报分;副组长1名,负责计时。)

3.每组发言时间:8——10分钟

4.打分: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为平均分。

评分标准:

A.汇报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30分)

B.汇报内容中包括小组各成员完成情况,能体现合作意识。(20分)

C.汇报展示形式或手段多样、富有新意。(20分)

D.语言表达:清楚、准确,要求脱稿。(20分)

E.时限(10分)

(二)过程

1.每队负责人介绍本队安排及调查情况。(每队3分钟)

2.抽签按队分组依次汇报。(每组时间为5-6分钟)

3.学生评价及教师总结。

三、奖励

1.按分数高低依次排出相应名次。第一名(1组)、第二名(2组)、第三名(5组)

2.第一名各组成员平时成绩获20分;第二名获16分;第三名获12分。

3.如有条件许可,可增加适当物质奖励

猜你喜欢
活动课堂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