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亚
超越既往
——管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
□周 亚
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切入点和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实践探索了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
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突出学习内容中工作过程知识和经验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结合,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此种理念一经提出,即得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并纷纷将之落到实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较早实践这种课程、且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学校,本文就是对这种经验的初步总结。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而“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1]。“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2]。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以下理念:一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专业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三是课程教学的模式应考虑实际工作的真实场景与“情境”,通过学生“边学边做”以及“做中学”等行动导向的学习方式,实现“工学结合”。四是课程评价应根据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建立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因此,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不同于以文化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普通基础教育课程和以学科知识为主体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它将工作结构转化为适宜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结构,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是一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迁移能力的课程。
课程体系是各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前提,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课程逻辑结构,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以下结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实际,探讨高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内容。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的目的是要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进行定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
通过对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调研,我们了解并确定了该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定位主要在社会和客户需求调研岗位、电子产品开发岗位、元器件及设备采购岗位、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岗位、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岗位、产品的质量检验岗位、销售和售后服务共七个岗位,并最终形成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定位明确后,要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与归纳。其要求是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任务领域,再对任务领域进行分析,获得每个任务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通过邀请13名一线的行业企业技术主管和车间主任,对电子产业所有的岗位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讨,从分析出的13个岗位工作领域中,归纳合并得出了8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领域及其工作任务和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见表1)
在进行完初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并得出初步结果后,各个专业仍需利用各种机会请企业专家反复对分析结果进行论证。
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时应把握几个原则:一是以工作任务为边界划分课程门类;二是以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为依据编排课程顺序;三是以工作任务的频度和难度为依据分配课程学时;四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理念,系统设置学习情境。
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体系时,要把握关键的几步。第一,排除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别训练的部分。第二,对适合独立设置课程的一级模块,知识容量又恰当的可直接转成一门课程。第三,对知识容量过大的一级模块可分解成若干课程,按照相关性将工作任务模块分解成课程,另外,课程容量太大不易组织教学。第四,容量较小的模块可合成一门课程。第五,以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对课程进行排序,兼顾教学规律,从而形成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本质上是“行动化”的课程,因此,课程内容选择应以系列行动化学习项目为载体,建立职业岗位系列工作项目与课程内容系列行动化学习项目间的依存关系。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对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行为能力进行再分析,将未来职业岗位中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起来,形成专业的行动领域,通过分析各行动领域的功能和完成各个行动领域中相对应的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对行动领域进行合理排序。
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表述并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专业学习领域确立的依据是专业的行动领域,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有机组合,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归纳。将归纳出的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计划——学习领域课程。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要进行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并根据本地区企业发展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训条件,将职业能力所包含的知识点合理重组与细化,从而实现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在进行专业教学进程表设计时,必须十分注重各学习领域之间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合理序化与衔接,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分成五大类,即基础素质课程、研发岗位课程、生产管理岗位课程、个性化的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课程分类的目的是便于将不同类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实施模式。整个课程体系贯穿两条教学主线,第一条主线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主线:由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发岗位课程、生产岗位课程和综合课程等组成,研发岗位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在实验实训室内实施;生产岗位课程,主要涉及到生产工艺、产品生产管理控制、产品检测与调试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通过校外顶岗实习来实施;生产与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5门生产管理岗位课程的学习,为第五学期下半学期开始安排去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及预就业过渡打基础。第二条主线是学生个性化培养主线:渗透在各个基础素质课程及各专业课程中,并通过各个课外兴趣小组的教学过程,每一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必须参与一项兴趣小组活动,通过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把专业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共性培养转变为个性化培养。由此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见图1)
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典型表现形式是项目化教学。我院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之前的2005年即在全院开展了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测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从“新职教观念”的系列讲座开始,然后由参评教师从所承担的课程中自选一门课程和其中的一次课进行一次课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整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专家(骨干)辅导、面对面的指导、示范演示、专业(教研室)集体研讨等方式,让每位教师按照新职教观念的要求实施课程教学设计。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分期分批实施测评。与此同时,按照上述观念和教学设计要求,教学、人事、督导等部门修改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培训上岗要求、教师业务能力评定和考核标准等相应的制度,完善考核机制,重新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关键就是对课程的项目化设计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情境化设计。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得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开发工作格外顺利,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在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开发中把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融入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项目和学习情境设计之中,并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实践。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路分析和安装》课程的教学开发为例。
表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原理图设计与分析PCB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软件设计单元电路功能、性能调试整机调试、老化设计文件编制●熟悉所应用到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特性、功能、性能,完成原理图设计●能进行可行性再次分析●会使用相关软件●会使用Protel或Powerpcb软件进行元器件布局、布线●熟悉EMC线路的测试要求●会使用汇编或C语言编写各个模块应实现的功能●能采取软件抗干扰措施●熟练所要应用的工具及软件编译环境,如仿真器、编程器等●能分模块结合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能整合各个单元进行整机调试,●能分析整体性能,分析每个模块匹配性●能进行整机调试并完成整机个别试验老化和小批量老化●会图纸收集及图号管理,并编制部/配号●会文件号管理●会型号管理●能绘制图纸●会进行设计文件的标准化●掌握文件编制的成套性要求电子产品组装与检验来料检验●熟悉元器件的性能●知道常用元件检验方法●会正确使用检验工具原材料分类发放●能对物料进行精确核算●熟悉元件型号,能对领出物料型号进行核对、确认●熟悉元件分类、保存方法按照工艺文件组装产品●知道生产工艺流程●能熟练使用各类工具●能根据操作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知道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元器件●组装完毕,能进行自检、清洗生产部件检验●知道工艺规定,会看工艺流程图●能正确设置电子检验设备的参数●会正确使用电子检验设备●能判定电子检验设备的好坏●会使用统计方面的工具产品送检 ●调试完毕,能进行产品老化、送检
电子产品调试、测试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成品检验●知道工艺规定,会看工艺流程图●能正确设置检验设备的参数●会正确使用检验设备●能判定检验设备的好坏●会使用统计方面的工具测试方法与参数的确定●熟悉产品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熟悉产品性能●会编制测试工艺卡●掌握电路、模电、数电等相关专业知识测试设备的选择●熟练掌握各种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手段调试●能熟练使用各类调试仪器●熟悉产品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根据调试文件,对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调试●能排除产品调试过程中各类故障电子产品性能测试●了解相关的行业标准●正确运用相关的测试方法●能正确的获得数据●具有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掌握相关数据分析知识和统计、方法●具备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测试设备的日常维护●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能读懂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具备相关设备维护常识生产线现场管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懂一般的企业管理模式●与各部门协调沟通●有一定的管理技巧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线人员管理●对物料的收发与控制计划产量控制 ●按照计划单安排生产●生产产量跟踪生产工具管理●生产工具分类●生产工具标识●生产工具存放工艺文件编制●会工艺图纸收集及序号管理●会工艺文件标准化●会生产流程编制●会编制工艺卡●会材料清单编制●掌握文件编制的成套性要求检验文件编制●能确认检验标准●会编制检验卡●会试验方法编写●会检验文件标准化●掌握文件编制的成套性要求市场信息收集●收集同行信息,定位技术部门开发产品的价位、周期和卖点●会熟练使用电脑产品报价●能比较本公司产品与同类产品的优劣●会初步核算产品成本
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用户回访●社会交际培养,交际套路学习●会进行产品的简单维修保养●熟悉各种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和运用场合●能比较本公司产品与同类产品的优劣产品使用指导 ●熟悉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产品技术支持定期质量调访 ●熟悉产品的质量要求●能与用户沟通产品故障修复●会使用常用电子设备仪器、工具、仪表●通过仪器、仪表测量的数据能判断产品故障●能分析故障原因并尽快修复建立售后档案 ●能对数据进行分析●能进行文件归纳与用户沟通●知道国家的三包规定及厂家相关的服务承诺●能与客户良好沟通产品质量信息反馈 ●能与客户良好沟通设备参数设置、调整●会看懂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操作方法●明确设备各参数作用、含义●明确设备安全操作规定设备良好率确认●熟悉设备各状态下外观、参数以及各指示灯●仪表显示情况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状态控制●明确设备不同状态下对产品的影响●熟悉相对应产品所需设备运行状态●能根据环境、材料变化确定设备状态●能对设备进行应急处理●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设备维护保养●了解设备维护保养步骤●熟知设备维护过程所需材料●熟知设备各个需维护部分结构●了解设备停止、保存时所需状态●会编制设备管理卡片●掌握设备精度的调整方法设备运行情况记录●了解设备运行记录方式●熟悉设备各仪表显示的显示模式及数据●熟悉设备各仪表所对应的记录参数设备故障诊断●熟悉设备结构●熟悉设备工作原理●认识机械结构图纸及电路原理图●熟悉设备各个部分所控制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维修●能熟练使用各种维修相关工具●了解各故障情况下设备维修方法●明确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续表 1)
图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项目课程设置体系
图2 《电路分析和安装》课程内容整合图
1.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在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对原有课程内容以基于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整合和序化。(见图 2)
图3 《电路分析和安装》课程项目进度图
图4 《电路分析和安装》课程实施流程图
2.课程目标设计
该课程在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确定课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见表2)
3.课程项目设计与实施
根据能力目标设计要求,将整个课程设计为一个大项目“学校模具工程中心照明与动力配电电路的规划与实施”,由几个关系紧密的子项目组成。课后则以项目“我的家庭配电电路的规划”作为终结性考核内容。此外第二课堂通过班级建设项目及专业兴趣小组的形式作为对第一课堂的补充。(见图3、图 4)
表2 《电路分析和安装》课程教学目标
(续表 2)
图5 全课程实施——情境任务
4.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所设计的课程教学项目,项目的实施需要根据真实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境来设计项目任务引入的学习情境,根据这个学习情境导出一组学习任务,一个学习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学习情境,而这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可以是正常情境,也可以是出错、意外、紧急、违规情境等。例:《电路分析和安装》部分课程情境任务图。(见图5)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190,96.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周亚,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与经济。
G712
A
1001-7518(2011)018-0028-06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