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成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生命历程调研报告

2011-10-21 07:41任君庆
职教论坛 2011年18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专业

□任君庆 戚 音

解构成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生命历程调研报告

□任君庆 戚 音

作为生存于特定社会中的生命个体,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成长历程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周围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75名毕业生在校期间及走上工作岗位两段生命历程的调查发现,学校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的成长和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具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功能。

职业学校;毕业生;成长历程

一、引言

个体生命带有社会世界的“印记”自始至终,学校教育为个体生命的“着色”或深或浅。借用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无疑有助于人们拓展研究职业教育的视野。生命历程理论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1]。既往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事迹介绍、孤立研究的阶段。而在实际生活中,作为生存于特定社会中的生命个体,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成长历程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周围多种因素的影响[2]。如从层次上,就有宏观的社会结构转型影响、中观的市场改革、家庭、学校、企业等要素影响及微观的同辈群体影响等。关于这些因素在职业学校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的研究,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校首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以期了解毕业生当年在校与毕业后多方面的状况,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寻求职业学校更好地服务学生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之道。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涉及我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国际商务、商务日语、应用日语、应用韩语、应用化工、应用电子技术、建筑管理等专业首届毕业生。共收到有效问卷175份。覆盖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代表性专业,且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为开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成长历程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填写纸质或网上调查问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由三个部分共33道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毕业后的成长历程调查,第三部分是毕业生在校时的成长历程调查。

问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量表程度选择等封闭型问题和若干问答式开放型问题。问卷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所有有效问卷数据经整理并输入电脑后,运用SPSS13.0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初步分析

(一)基本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

在学历情况调查中,专科有161人,占92%;本科9人,占5.14%;中专5人,占2.86%。 (图1)

职称情况调查中,高级3人,占1.71%;副高级2人,占1.14%;中级20人,占11.43%;初级46人,占26.29%;技术员22人,占12.57%;初级以下职称82人,占46.86%。(图2)

有3位拥有处级级别,有7位毕业生拥有科级级别,只占毕业生的3.9%,科员57人,占32.57%,科员以下108人,占61.71%。(图3)

有46.29%的毕业生拥有职业或执业资格证书,技师(二级)2 人,占 2.86%;高级(三级)14 人,占8%;中级(四级)35 人,占 20%;初级(五级)27 人,占15.43%;初级以下94人,占 53.71%。 (图4)

国家机关2人,占1.14%;国有企业7人,占4%;外资企业18人,占10.29%;合资企业10人,占5.71%;私营企业115人,占65.71%;事业单位4人,占2.29%;其他18人,占10.29%。

从以上的基本情况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明显的特色。第一,在学历、职称和行政级别上分析,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副高以上职称明显偏少,拥有行政级别的毕业生也多集中于科级。而这也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第二,多从事基层、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这一点从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职称、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二)学生毕业后成长历程调查统计与分析

根据调查,有超过90%的毕业生的工作单位个数不超过3个,其中工作后没有变动过的44人,占25.14%;变动1个28人,占16%;变动2个65人,占37.14%;变动3个27人,占15.43%;4个以上11人,占6.29%。 (图6)

统计还显示,毕业生中71人未更换过岗位,占40.57%;39人更换过1个岗位,占22.29%;31人更换过2个岗位,占17.71%;28人更换过3个岗位,占16%;更换过4个以上岗位的6人,占3.42%。

以上调查表明,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单位都相对稳定,职业转换较少。并未出现盲目性的跳槽、转岗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学校开设的各专业能够较好对接宁波及其周边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学校在职业指导下,学生具有对职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

同时调查还显示,毕业生中149人,85.14%的人未进行学历进修,24人进行了本科学历的进修,只占13.71%。(图7)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学历层次较低,学历提升成了毕业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学校方面思考,在我们的课程内容,学分制度方面如何改革才能有助于学生学历提升。

对一个要取得成功的重要品质调查中,有“坚毅执着”、“大胆自信”、“刻苦勤奋”、“真诚善良”、“目标明确”、“心态积极”、“良好习惯”、“身心健康”、“创新制胜”和“其他”这些选项。“坚毅执着”、“大胆自信”、“目标明确”排在前三位。(图8)

在对成长成功影响因素的认知调查中,个人能力、个人努力和机遇运气排前三位,成为影响毕业生成长成功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庭资源排在后三位。(图9)说明我校毕业生对于成功的认知归因倾向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

近1/3毕业生将综合协调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与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影响成长成功的重要能力,远高于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图10)

这让我们认识到了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充分表明了职业学校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职业知识、培训职业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图1 学历分析

图2 职称分析

图3 行政级别分析

图4 职业资格分析

(三)毕业生在校时成长历程调查统计分析

统计表明,入学前家庭所在地有67.43%来自农村,19.43%在城市 (县城及以上),13.14%在小城镇。(图11)父母是工人和农民的占绝对多数,达66.86%。 (图 12)

图5 单位性质分析

图6 工作情况分析

图7 学历进修情况

这些都显示了社会对职业教育态度和职业教育承担的功能及培养目标的变化,同时也充分表明一点,职业教育承担着农民、工人等社会基层家庭子女的教育功能,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改变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图10 影响成长成功的能力认知

图11 家庭所在地情况

图12 家庭背景情况

关于入学动机的调查中,自己喜欢和未考上理想学校后的选择是选择职业技术学院的前2位,占了64%。 (图13)

选择专业的原因中,近一半毕业生首选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占了53.14%;专业就业前景好排第二位,占28.57%;老师或亲友的推荐占15.43%。(图 14)

图13 选择学校的原因

图14 选择专业的原因

图15 对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认识

图16 在学校取得的基础文化课成绩

图17 母校教育教学较好的方面评价

这也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报考职业学校和选择专业时受父母、亲友和社会的因素影响不大,有自己的兴趣驱使和理性认识,入学动机和专业选择主动明确而非盲目。

在对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中,认为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合理,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24人,占13.87%;“基本合理,基本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141人,占81.5%;“不合理,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只有8人,仅占4.62%。(图15)这说明我们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比较适应宁波当地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给学生以适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

在学校时取得的基础文化课成绩优秀33人,占23.91%;良好95人,占68.84%。(图16)这说明在学校时的成绩和表现与到社会上的成长成功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

4/5以上的学生在校时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其中初级65人,占37.14%;中级53人,占30.29%;高级26人,14.85%。这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时要继续立足“双证”培养,要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抓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认为在校时培养社会工作能力的途径中,参加社会实践排第一位,占37.28%;担任团学干部,占26.69%。说明在校时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学团组织管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走上社会以后成长成功的重要性。

在对母校教育教学中做得最好的方面调查中,职业知识的教学、职业技能的培养排前二位。(图17)这也恰恰说明,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职业技能的强化等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常抓不懈。而如职业理想的树立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辅导、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就业和创业的教育选择的人很少,这在另外一个侧面也引起我们的关注,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完善的。

对母校最难忘的老师调查中,有超过64.5%的人填写了自己的班主任和专业老师。这说明班主任和专业老师是我校学生在校时接触较多的人员,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肯定了我们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四、调研初步结论及建议

(一)初步结论

1.学校职业教育对毕业生成长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期间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的起点,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习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更是锻炼社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今后成长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职业学校教育几乎决定了学生一生的职业选择和努力方向。

之后学生要经历第一次就业、学历深造、第一次升迁、创业等重要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尝试期和进入较为稳定和持续的职业生涯实施和发展阶段。但无可否认的是,学校职业教育为他们走向职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初入职场、职业提升和职业转岗都具有极强的影响。

2.学校职业教育具有改变社会分层的重要功能。调研显示大部分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为底层农民、工人。在经过学校职业教育授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后,毕业生们走出校门,踏出改变自己职场的一步步,慢慢蜕变,最后大部分摆脱社会阶层的底层。

马克思和韦伯都把教育或技术资格看成是划分阶级阶层结构的重要依据。柯林斯、贝尔等人也都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阶级结构中,教育将作为在社会中经济方面受益阶层的筛选标准,技术能力成为实际权力的一个条件,社会主要机构中成员的招募将以技术能力为首先条件。

通过调研充分表明一点,职业教育承担着农民、工人等社会基层家庭子女的教育功能,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综上所述,学校职业教育具有改变社会分层的重要功能。

(二)建议

1.职业技能层面——深化“三位合一、三方联动”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对母校教育教学中做得最好的方面调查中,职业知识的教学、职业技能的培养排前二位。学院积极探求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办学之路,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借助企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多种技能训练。目前,学院已同开发区敏孚企业、中国海天集团、宁波讯达仓储运输公司等200多家企业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聘请有关企业的业务骨干为学院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使学院的教育教学贴近企业的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提高了学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9%以上。

我们与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学工交替”、“订单式(2+1)”、“项目化教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谓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成功之路。学院应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地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现代高职教育宁波模式。

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就业,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就决定了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培养中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核心技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成长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素养层面——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调查中,有近1/3毕业生将综合协调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与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影响成长成功的重要能力,远高于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没有一个岗位是仅靠职业知识和技能就能胜任的,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发展其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加重要。

德国梅腾斯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们由于普遍适应性而不易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梅腾斯从未来劳动领域需求的角度,强调培养人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一项专门技术内容,而应适应多种职业,为劳动者能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进行培训。

因此,在我们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妨作一些类似探索,使“关键能力”的培养上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学院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不应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全方位地培养人、造就人,应该更贴近社会需求,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和完善的社会人。毕业生都认为担任过学生会、团干部会对自己的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起到最大作用。大力开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活动。创造更多的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品牌活动,广泛利用班级、系部、各类社团组织等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让更多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同时也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3.就业心理层面——加强就业心理辅导。调查中毕业生将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列为自己成长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韦纳(B.Weiner,1974)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向度之内。个人能力为稳定、可控和内在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对成功的认知相对积极。

一方面,我们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仍未成熟,生活经验不丰富,还没有做好应对当前激烈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自我准备;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凭和知识技能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职业学生的就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学院应该由教务处牵头,心理研究所主要负责,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持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让我们的学生从容的走出校门迎接就业方方面面的挑战。

还要在日常授课中通过如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和自我激励能力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在就业这场硬仗中博得头筹。

4.教育管理层面——构建学生管理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对他们影响最大。高职教育阶段学生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与他经常接触的“关键人物”将对他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与他们接触最多,其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会给他们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院现行的学生管理是校院两级的。校级主要由学院团委和学工部门负责,院级由分团委、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专业教师并非介入过多,思政线路和教学线路各行其是。但这种界限分明的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往往不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很好整合。

在管理维度上,学院应该构建由各级教育教学人员等组成的教育教学团队,推广学生导师制,实施大教育、大管理,使学生“时时有人育,处处有人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合力。

[1]郭于华,常爱书.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2]庄西真.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63-79.

任君庆(1963-),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宁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高等职业教育;戚音(1975-),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与教育管理。

G712

B

1001-7518(2011)18-0022-06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