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立体贯注

2011-10-14 06:01石芬芳胡类明
职教论坛 2011年6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院校

□石芬芳 胡类明

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立体贯注

□石芬芳 胡类明

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立体贯注是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关联的综合问题。鉴于影响要素的复杂性,引入“立体贯注”的概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综合分析大学精神历史演进、基本内涵、个性差异、大学精神缺失要素的基础上分别从面、线、点切入,提出以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追求为脉络,有意识地培育具有高职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三大路径。

大学精神;高职文化;立体贯注

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是对“大学”之所以存在的基本内涵及其所应展现出的基本品格的定位,它规定了大学发展的基本方向[1]。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有历程较短,许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精神缺乏、办学理念模糊的倾向,这种倾向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乃至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意识与行为的统一性。籍此,本文从大学精神的本源研究切入,引入“立体贯注”的概念,试图寻找一种高职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大学精神的发展历程

大学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末,11世纪在意大利中部出现的博罗纳就是“大学”最亲近的祖先。从大学起源至今,大学教育一直兼有两个最本使命:一是人类创造能力的挖掘和提升;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提升[2]。其中第二点就涉及对大学精神的关注。所谓大学精神,它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也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3]。

大学精神也起源于欧洲。最早的大学精神包含有自治与学术自由两层意思;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将科学精神有选择性地融进了大学精神,他极力提倡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科学与学术的中心;之后,英国教育家纽曼付与了大学人文与博雅的精神内涵,他认为大学具有知识的交流、沟通以及知识、智慧的集中特性,大学是智慧的首府,是人文的光源,是宗教的传播地,是下一代的文明之母[4]。20世纪中叶后,美国教育家赫软斯在批叛以教育所达成的实用性、功利性的目的作为教育的全部目标的教育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普通教育对大学教育的意义,他强调普通教育的内容是大学赖以生存的纽带和本质特征,大学必须实施通才教育,通过“经典著作”、“永恒学习”教会学生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共同能力[4],故而,重知识、重博学的理性追求成为大学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

21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转变,保存知识已落到从属地位,发展知识、进行高层培训、开展批判性研究、服务社会需求成为主流。现代大学精神在沿袭传统大学“自治、学术、科学、人文、理性”的精神内涵基础上,提升对“科学、人文、理性”等精神的品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创新知识、培养人才、独立批判”等精神内容,真正使大学成为了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和培养思想家、实验家、发明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

二、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高职文化的个性呈现

从中古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精神经过了近十个世纪的演进,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精神气质与价值体系。至此,现代大学的价值体系基本上整合了个人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等三大价值追求,使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应用成为了现代大学的基础价值观和基本的社会职能。在精神内容方面,现代大学虽然在层次与类型有了极大丰富,但基本上还是承担着相似的社会责任。当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大学职能的精辟论述基本概括了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大学的第一职能是从事研究、教学和传授专业知识课程;第二职能是从事教育与培养;第三职能是进行“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职能就是从事学术研究[5]。基于这种相对统一的功能定性,我国学者程光泉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大学精神本质特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并重;独立精神与自由精神的统一;包容精神与批判精神的整合;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协调[1]。

随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定位的不断分化,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能反映各类大学全部的精神内容。比如,基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就出现了本科以上层次和专科层次的大学,基于不同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观念就出现了学术性教育类型和职业教育类型的大学,这些种类不同的大学其办学定位不同,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也就不同,自然会出现办学理念、价值取向上的差别。所以,各类大学在适应社会要求的同时,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特色的精神追求;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大学,因其文化积淀、办学进程不同,其大学精神的彰显程度也会不同,自然显现出大学精神的个性差异。

高职院校是大学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及其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它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6]。它从属于职业教育类大学文化,归属于技术文化体系。无论是从文化载体到文化体系,从教育体系设计到核心教育观念,高职文化自成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所以,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以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统领学院的精神理念,同时,它还需要奉行以工学结合为主流、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特色的精神要义,提倡重技崇学、职业情怀、经世致用、开放竞合、创新创业、服务为本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

三、高职文化中大学精神缺失的要素分析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短、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技术文化不受重视、社会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功利化倾向、高职院校办学层次较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社会本位主导的实用主义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忽略了个人本位和知识本位的价值地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社会对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中对职业教育教育的宗旨和社会功能是这样定位的:“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可见,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初的定位是“就业教育”和“能力本位”,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实用主义主导意识下极强的功利任务——“就业导向”并不能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健全社会人、道德人转化的教育目标。而“能力本位”的导向,在教育操作层面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技能而轻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倾向,在重视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势必忽视重要的学习心理进程、学习迁移,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就业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以社会本位主导的实用主义功能定位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需求、知识传授的系统性等三方面的价值追求和协调发展。

(二)专科层次的办学规格制约着人文关怀、理性追求、崇尚学术等大学精神的充分发展

大学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大学始终始终关注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7],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被视为人文精神的高级境界。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体系上存在明显的短板,目前只有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 “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主要板块,终结在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为学生提供的作为纵深发展的学历阶梯,把数以亿计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困在了“专科——就业——技术工人”这个死胡同里,这就从文化层面,很难体现对学生自由发展的人文关怀。

理性追求与崇尚学术归根到底是对科学精神的诉求,它倡导的是一种通过科学理念、科学方法、传播和创新的科学知识,客观、求实、无私利的科学态度去追求真理、获得新知的价值观。以专业门类为基础、按照职业岗位(群)或者相应的技术领域的要求重新设计的高职课程体系,不可能照顾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专科层次的办学学生只有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开设大量选修课,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个性化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广泛机会;由于在职业教育过程必须强调技能、技术的训练、实操与创新,重技崇学的学术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专业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较短的文化积淀周期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发展水平

牛津大学是欧洲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大学,它建立于1200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而纽曼教授提出的“大学理念”为牛津大学的大学文化积淀了厚重的底蕴。而我国的高职院校从创建到今天也不过二十几年的历史,这个时间离文化的成熟尚有相当距离。况且,许多高职是按照“三改一补”的政策改造升级而来。直到最近两年,高职院校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建设,高职文化才开始受到重视,但毕竟起步晚、时间短、文化积淀少,高职文化中大学精神的发展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四)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文化阻碍着大学精神的发展进程

关于科学和技术的价值,西方近代的思想认为是不能厚此薄彼,这一点在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科学与教育》中有专门的论述。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指出:既要提倡科学教育,又要促进完善的技术教育[8]。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科无技的观点根深蒂固,重理论轻技能的观念表现尤盛,社会舆论普遍崇尚学术教育,学术型大学不光教育体系完善,而且在财政支持、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操作、社会环境的认同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这种贫瘠的技术文化使高等职业教育遭受“非国民待遇”[9],而长期形成的对职业文化歧视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大学精神的发展进程。

四、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立体贯注

由此可见,高职文化中大学精神的缺失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问题,而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关联的综合问题;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中的推进不只是高职院校层面的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规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传统文化价值导向等多种因素密切相联的复杂问题。鉴于影响要素的复杂性,特别引入“立体贯注”的概念。

所谓“立体”,汉典释义指具有长、宽、厚的形体或指地面以上具有若干的横向层次,“贯”意为用绳子穿、通、连起来,“注”意为“灌入”,这里取其引申义,“立体贯注”意即管理者分别从面、线、点切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过程、不同的事件、不同主体选择相应的策略,以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追求为脉络,有意识地培育具有高职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见图1)。

(一)通过社会舆论、政策引导、学校培育、企业支持等多方合力共同贯注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主流背景下,高职文化不是单一的学校文化,而是融学校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为一体的复合文化。因此,大学精神在高职院校的整体推进,必须依托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各领域、各层面的合作与支持,通过社会舆论、政策引导、学校培育、企业支持等多方合力共同贯注。首先,通过社会各种传媒宣传推广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的社会成就与典型事件,营造平等的文化舆论,逐渐消除人们对技术文化、职业教育的歧视;其次,政策导向上要逐渐调整以社会本位为主导的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提高人本价值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建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第三,要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有选择性地提高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拓宽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第四,以高职院校办学实践和理念创新为基础,构建包括学校使命、学校愿景、学校观念体系、办学宗旨、管理理念、发展定位、学校精神品格、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在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体系;第五,有意识地促进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通,在向企业渗透科学、人文、创新、批判等大学精神的同时,也要从企业文化中引鉴与高职文化共融的管理思想;第六,政府必须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硬件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建设的品质要求,重视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品牌建设与推广宣传。

(二)通过文化规划、专业建设、科研学术等关键事件集中贯注

文化规划是大学精神全过程培育的全局性、前瞻性的总体设计。为了树立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形成以大学精神基本内涵为中心、以高职特色的精神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制定高职院校文化规划的时候必须坚持五个基本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文化发展观,以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基础,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坚持以技术与职业为根本,吸收和借鉴学术教育的优秀成果,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注;坚持合作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整合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的的优质文化资源,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基础、以学校文化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督察的贯注与落实原则,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方面不断巩固文化建设新成果。

专业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中众多关键事件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专业文化已逐渐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选择取向,以工学结合为主流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基于职业导向的课程文化,以“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为关键评价标准的教师文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文化,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文化等。为了努力培育专业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知识创新与独立批判等大学精神,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专业规划(目标定位、人才规格、专业目录等)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等具体事件层层落实,逐一渗透。

科学精神所强调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大学的科研与学术文化中能得到集中体现。与学术型大学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科研与学术文化特别关注技术、产品、职业的更新;更加关注与社会职业、职业技术相关的应用性研究;特别是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横向联合进行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生产流程设计、技术咨询与服务;更加强调以专业开发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研究。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崇尚技术、严谨求实、敢于批判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教学、科研、生产、开发一体的科研环境,确立以科研服务区域、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引领队伍、以科研增强实力的价值取向,使科研与学术文化真正成为高职精神文化的至高点。

(三)通过专兼职教师、管理者、学生、校友等全员参与持续贯注

大师是大学精神当之无愧的承载主体,优秀的“双师”、技能“名师”、能工巧匠、技术大师则是传播大学精神的核心主体。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贯注,必须首先确立办学以教师为本,开创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学术、尊重教师的先风,把教师视为学校发展的第一人力资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允许“和而不同”、讲求“和衷共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科研环境,逐步形成大学精神统领下的、具有高职文化特色的“素质与结构并举、专兼结合、学术为先、技高为师、育人为本、服务至上”教师文化。

管理者既是大学文化设计者与执行者。学校的高层领导,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中起着明显的引领作用。如果说教师对大学精神的贯注是一种渗透性的、弥漫性的、扩散性的、持续性影响的话,管理者则更多依托严密的层级组织、钢性的管理制度、柔性化的管理过程去推进大学精神层层渗透,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每一环节中,按照刚性标准、柔性管理、奉行着高职院校普遍认同的精神要义,并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践行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文精神理念。

学生是大学文化主体中最具活力的载体,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对学生的“人化”过程,就是通过教学、社团活动、企业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潜移默化地贯注着以“服务为本、职业情怀、经世致用、重技崇学、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精神文化。另外,校友大学精神贯注的重要资源,校友的典型事件和奋斗历程,都是最形象最生动的文化读本,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校友网络、组织校友活动、兴建校友林和文化墙等途径,使高职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在校、社之间得到双向互动和广泛传播。

关于高职文化的理念创新和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时值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提出“立体贯注”的管理策略,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建设高职特色的大学文化提供了参考。

[1]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1):124.

[2]潘晓凤.关于中西方大学精神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5):180.

[3]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1):122.

[4]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58,435.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10,12.

[7]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63.

[8]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

[9]刘小强,彭旭.影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四个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115.

责任编辑 王国光

G711

A

1001-7518(2011)06-0068-04

石芬芳(1969-),女,湖北红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管理;胡类明(1970-),男,湖北孝感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理事,武汉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学校管理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院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