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即要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应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优良品质的教育等等。笔者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对于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现列于兹,以就教于大方。
1 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化学史,在很多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辉煌的化学文化。新教材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就有目的地介绍了一些我国历史上和现代的科技以及化学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金属和烧制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化学工艺,这些技术的发明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现代化学发展的伟大成就也有很多,如纳米材料、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研制成功等。在讲到《石油和煤》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以及解放后我国石油工业的伟大成就。在《金属》单元里,介绍了我国钢铁生产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历史、现代的中华民族在化学领域中的重大贡献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渗透,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最自然、最朴实的爱国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进而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2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渗透
由于辩证唯物思想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基础,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化学学科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规律、量变和质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因而化学教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这些观点的培养。如《化学改变了世界》部分,阐述了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世界的物质在不断变化,教师可以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在氧气中产生现象不同的两个实验、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不同是由浓度变化引起性质的变化等启发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又如铁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缓慢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这揭示了化学变化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说明了内因与外因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许多实验的观察和操作,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知道,所教的书不仅仅是化学,其中有着比化学知识更完善、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教师要不断挖掘化学教材中这些内容,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逐步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自然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使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同时得到升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成熟。
3 落千丈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很多污染事件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当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优良品质教育渗透
首先要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比如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等。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寻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再如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等。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其次要注重身教。比如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而且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规范操作的实验,工整的板书,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好机会。
民族素质需要提高,德育必不可少。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师要根据其学科特点,扎扎实实搞好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即有理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惟其如此,才可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