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的难点探讨

2011-10-09 07:05:47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唐玮
财经界(学术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现金流量准则会计人员

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唐玮

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的难点探讨

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唐玮

本文探讨了资产准则执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难点进行了探讨。

资产减值 执行 难点

一、资产减值现象的界定太过主观

资产的内部与外部迹象对判断资产减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外部迹象的因素较之内部迹象更加具有不可预料性。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前欧美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实行配额限制,这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造成这些纺织品出口企业的资产减值。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正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与这些国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磋商与谈判,假如这些配额与关税等不利的外部因素在今后得以解除,那结果就是可能造成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判断资产减值的迹象时,除了资产本身的内部迹象外,还受到外部迹象的影响,而外部因素在未来的变化更是难以预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的判断是由企业内部人员还是有外部来判断?要是是通过企业内部来评判的话,通过企业内部哪些力量还完成这一工作?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还是企业内部的多部门合作?假如这一工作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来完成,那么资产减值的判断更多的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些研究,我们发现,较大一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可能与现实情况产生一些背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倡企业内部多部门合作来完成这一工作。原因是,在对资产减值的原因判断上,将借助很多企业内部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又分散掌握在企业的各类人员中,这一问题需要企业内部的通力合作来完成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判断。当然这一工作需要企业领导的协调,这样才可以保证这一工作的完成。

二、对资产组认定的条件还不完全成熟

从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现状来看,要全面的引入资产组理念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1)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管理传统和尚不发达的管理水平不利于资产组概念的引用。引入资产组概念,需要相对应的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和预算管理的水平。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只是编制短期的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没有充足的经验来应对现金流量的测算。这造成了企业在现金流量测定上的重重困难。

(2)在资产组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导致盈余管理。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判断对企业资产组和资产组合的认定非常重要。这两个组合的认定范围一定会影响到减值损失的金额问题。

(3)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运用资产组,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另外执行的效果也可能会不理想。另外,企业还必须提供很多的指南和解释,来加强资产组确定的可回收金额的操作性,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为这些问题,企业在对资产组进行辨认和测算资产组的现金流量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样,资产组的运用可能会与预期目标存在差异。

三、部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与实际不符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这一规则符合我国遏制财务虚假信息的原则,但与新准则中普遍应用的公允价值有些矛盾,使整个准则体系看来有些不协调,而且如果资产处置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何处理,准则中并未说明,如果处置后作为处置损益处理,不能转回的规定就显得意义不大了。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

这项规定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很难准确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计提的情况

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己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2)资产变现时同样产生巨额收益

依照相关的制度,在资产实际变现的同时,其存有的减值准备必须相应转回,对抵当期成本,增加企业的总利润。这样,准则可以起到防范公司操纵利润色随意性,但准则没有办法控制企业在资产实际变现时获取高额利润。

四、可收回金额计量不确定性

(1)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目前在我国,公允价值公不公允,是非常难判断的。原因是:由于资产的品质和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资产也会以不同的价格在市场中表现,这样就很难保证合同的协议价格被公平的执行。同时,考虑到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比如:通胀、供需、个人偏好等,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

从书面上来说,销售的协议价格也可能与资产当前的价值不符。对于一些没有销售协议的条件下,产品的市场价格或同类产品的类似价格难以获取,但是要让中介结构鉴定,也会造成相对不低的报告成本,另外其结果也不一定正确。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可靠性

资产减值准则有这样的要求: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预计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以及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选择适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期限、折现率等因素。现金流量预计应建立在合理有据的假设基础上,基于管理层对资产剩余使用期限内整个经济状况的最好估计,并同时关注外部信息;现金流量预计应建立在已通过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基础上,通常最多涵盖五年的期间;对随后期间的现金流量预计应使用稳定或递减的增长率,通常不应超过企业经营活动所在的产品、行业或国家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资产的市场增长率。

[1]刘小燕,资产减值新准则的运用.审计与理财.2007,3

[2]俞晶晶,禁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可行性分析.财会通讯.2006,6

[3]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会计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现金流量准则会计人员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制造型企业现金流量管控浅谈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8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企业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3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34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