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真地鳖对兔骨折断端局部骨密度的影响

2011-09-20 08:00李慧丽吕程云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双能摄片断端

李慧丽,吕程云

(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9)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中华真地鳖煎液(浓度0.5 mg/mL,由太原市中心医院中药房提供),X线摄片仪(德国西门子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公司),全自动石蜡包埋机(EG-1140H,LEICA BioMED),轮转式切片机(RM2125,LEICA BioMED),图像摄影成像系统(020-507010,LEICA BioMED),新西兰白兔(太原市畜牧所)。

1.2 实验方法

1.2.1 新西兰白兔骨折模型的构建及分组 新西兰白兔24只,体重3 kg~4 kg,雌雄不限,造双侧前肢桡骨中段骨缺损,按组间均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每天给予中药土元煎液1 mL/(kg·d)灌胃。

1.2.2 X线摄片 术后第20天、第35天、第60天,每组随机取4只兔子,处死后取出前臂尺桡骨,肉眼观察血肿转化及断端大体情况,行X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及骨折线处骨痂生长情况。

1.2.3 骨密度测量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包括骨折处两端各0.5 cm骨质进行骨密度测量。各组、各时间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2.4 HE染色 苏木素染液染色5 min,自来水洗1 min。盐酸酒精中分化30 s,自来水洗1 min。稀氨水反蓝30 s,自来水洗1 min。切片浸入伊红染液内复染4 min,自来水洗1 min。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一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摄片结果

结果见图1。

术后第15天:对照组骨折断端骨折线较清晰,周围骨痂生长较少;实验组骨折线较模糊,骨折处及周围密度影高,骨痂较多。术后第30天:对照组骨折断端骨折线仍清晰可见,周围骨痂生长少;实验组骨折处连续,骨折线较模糊,有大量的连续骨痴生长。术后第60天:对照组骨折断端骨折线模糊,断端有大量骨痴生长;实验组骨折线消失,骨皮质连续,周围有少许外骨痂,髓腔已通。

2.2 各组不同时间点骨密度测量结果比较

各组标本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术后第15天、第30天时,实验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0天时,对照组骨密度值高于实验组(P<0.05);在实验组中,与其他时间段比较,第30天时骨密度值最高(P<0.05)。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不同时间点骨密度测量结果 (g/cm2± s)

表1 各组不同时间点骨密度测量结果 (g/cm2± 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n对照组 12实验组 12第15天 第30天 第60天0.093±0.005 0.101±0.010 0.167±0.022 0.142±0.0111) 0.193±0.0191) 0.096±0.0081)

2.3 HE染色结果

结果见图2。术后第15天:对照组骨折断端髓腔内可见少量红细胞,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和骨小梁;实验组骨折断端处可见大量骨小梁形成。术后第30天:对照组骨折断端处有较多的骨小梁,骨小梁边缘处散在骨基质形成,可见少量小血管增生;实验组骨折断端处大量骨小梁融合成片,较多骨基质形成。术后第60天:对照组骨折断端处骨小梁的边缘有成片的骨基质形成;实验组骨折断端处可见成熟的板层骨。

图2 HE染色结果

3 讨论

地鳖虫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现代中药学已证实其主要含有正己烷与正丁醇提取物[3][如β-谷甾醇(Ⅱ)、鲨肝醇(Ⅲ)、尿嘧啶(IV)、尿囊素(VI)]、石油醚提取物,(如胆甾醇、棕榈酸、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4]、脂溶性维生素、氨基酸与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等其他成分[5-6]。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骨痂生成量、骨折端修复及髓腔再通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表现早、中期,其骨痂生成量明显多于同时期的对照组,间接表明地鳖虫可显著增加早、中期骨折断端髓腔内外骨痂生成。HE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胶原纤维、软骨组织、骨小梁及骨基质的形成时均早于对照组。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可精确地测量出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反映局部骨矿物质的含量,精准地预测骨折断端愈合程度。术后第15天、第30天时,实验组桡骨骨折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第60天时,对照组骨密质值高于实验组(P<0.05),但并不表示对照组桡骨骨折愈合程度要优于实验组,因为实验组骨折愈合端的髓腔已通,骨小梁的重建基本已完成,而对照组正处于骨痂生成的高峰期,因此表现出实验组“相对地”骨密度低,而实际上骨折已经愈合。

进一步了解中华真地鳖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需要利用分子生物学及组织工程学等现代医药学技术从蛋白质水平,甚至基因水平来研究地鳖虫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1]李长福,唐庆峰,张瑞昌,等.中华真地鳖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2003,40(3):258-261.

[2]付英杰,田景振,郭之平.土鳖虫化学成分制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食品与药品,2005,7(4A):28-30.

[3]卢颖,江佩芬.土鳖虫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8):487.

[4]金向群.土鳖虫脂溶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6):355-366.

[5]杨耀芳.土蟞虫药效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2,25(2):150-152.

[6]Zhang Y Y,Xuan W J,zhao J L,et al.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cockroach Eupolyphaga sinensis(Blattaria:Polyphagidae)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Dictyoptera[J].Mol Biol Rep,2010,37(7):3 509-3 516.

猜你喜欢
双能摄片断端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大隐静脉包裹肌腱断端防止伸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