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视角下的《三国演义》中称谓语的英译

2011-08-15 00:44李毓吴允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意图原文

李毓,吴允淑

(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关联视角下的《三国演义》中称谓语的英译

李毓,吴允淑

(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称谓,交际者互指或自称之名称,古今不同,中外有别。《三国演义》中的称谓种类繁,数量大,这些称谓突出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从《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收集了12个含有称谓语的句子,通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关联原则既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评价,也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实践。

关联理论;谦称;敬称;詈称

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达。”这“名”当然也包括称谓。可见,称谓使用不当,便会影响交际效果,甚至造成语用失误,交际目的也便难以实现。称谓,交际者互指或自称之名称,古今不同,中外有别。

《三国演义》中的称谓种类繁,数量大,这些称谓突出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具体体现在君臣朝仪、尊卑贵贱有序;家族伦理,男尊女卑,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男女,泾渭分明,远近亲疏,不错规矩。《三国演义》中称谓的使用一方面体现了交际者的社会地位、宗法关系、男女性别及年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修养、心理定位及交际动机。因此,《三国演义》中的称谓研究日益成为文化学、语言学和语用学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收集了12个含有称谓语的句子,通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关联原则既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评价,也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实践。在评价称谓语译文时,既要看它是否传达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又要看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时是否需要过多的处理努力。在翻译称谓语时,译者应当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目的语读者的期待相吻合:首先,译者要识别原文作者使用称谓语的意图;然后对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交际期待进行估计;最后,译者把自己对原文作者意图的理解,转换成不需要过多处理努力的译文。汉语的称谓非常复杂。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中的一些称谓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语。但关联理论的出现使得这些称谓的翻译评价找到一个新的路径。目前,被译界公认为最好的《三国演义》的英译本由美国汉学家罗慕士(Moss,Roberts)执笔翻译。该译本于1994年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中所引用的翻译实例均出于此。

一、关联理论翻译观

根据关联理论学者Sperber&Wilson(2001:63)的观点,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现出来;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比如话语),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用公式概括如下:

关联性(R)=语境效果(C)/推理努力(P)

根据公式不难看出,语境效果好,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就弱。1991年,德国学者格特(Ernst-August Gutt)首次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三方两次”是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核心内容。格特(Gutt:2004)认为:翻译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语际交际活动,涉及两次示意-推理过程的一种跨语际的交际行为。“三方”中的译者在交际活动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第一次示意-推理过程的信息接受者,又是第二次示意-推理过程的信息发出者。“两次”,即第一次交际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结合相应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以求得语境效果;第二次交际过程中,译者则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推理努力和语境假设,以期发出最为有效的示意信息(即译文)。在第二轮交际中,译者作为交际者,要通过恰当的译文把他(她)对原文作者意图的理解展示给译文读者。“寻求最佳关联”,也称为“最小最大原则”,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它应该作为译者翻译的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让译文读者无须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因此,“获得和传递原作者的信息意图是一个忠实译者的首要任务”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的称谓翻译

中国文化中称谓系统丰富,《三国演义》中更是有繁多体现,对西方读者来说无疑会造成理解上的负担,但是对称谓进行系统分类后,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都会清楚明白很多。鉴于此,本文试着讨论了《三国演义》称谓的主要三类:谦称、敬称、詈称。

1.谦称

谦称是一种自我贬低来恭维听者的称呼方式,是中国称谓文化中独特的一种。顾曰国曾讨论到,中国的礼貌原则中典型的一条就是“贬己尊人准则”(1994:498-499)。在社交活动中,中国人往往通过贬低自己来体现对对方的尊敬。《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自我贬低的称呼,例如:草舍、某、老臣、老夫、老汉、小将、小人、贫道、贫僧、贱妾、妾、妾身。例句如下:

(1)(允)伏地拜请曰:“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均意若何?”(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1986)

罗译:“Would the imperial preceptor deign to dine at my humble home?”(Roberts,M.2007)

原文中的“草舍”是说话人王允自我贬低家里房屋简陋,以此想奉承听者董卓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以取悦董卓。Humble在英文中就是谦逊的,虚心的;低下的,卑微的;不大的,没有特别之处的。译文“my humble home”很好地体现了原文的交际目的,虽然在西方称谓中无此称谓,但根据语境呼应,目的语读者能识别出说话人的目的,而不需过多的努力。若直译成strawhouse会让目的语读者误以为房子真的是用草建成的,当然会带来更多疑惑。

(2)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

罗译:Consort tang fell to her knees and said,“let this humble woman drink instead.Only,my lord,preserve the mother and the son.”(ibid)

原文中的“妾身”是汉朝的唐妃,听者却是董卓谋士李儒,按儒家伦理,唐妃是君,李儒才是臣。这里唐妃的“this humble woman”自贬是想感动对方以求汉帝和何太后活命。译文强化了语境,使目的语读者易于感受到说者的求情,从而领会原文交际意图。

(3)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三国演义》第八回)

罗译:Diaochan dropped to her knees and replied,“Would this humble maid dare?”

原文中是王允的养女貂蝉和王允说话,貂蝉出于对王允的收养感恩,自然很谦虚。译文“this humble maid”体现了貂蝉的谦恭之态,“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了自己的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的过程”(Jef Verchueren,2000),目的语读者可以轻易感受她的尊敬之意。

Humble在英文中就是“谦逊的,虚心的;低下的,卑微的;不大的,没有特别之处的”。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例子如下:

a.my humble tribute to this great man(鄙人对伟人的敬意)

b.in my humble opinion,you are in the wrong.(依拙见,你错了)

c.a man of humble birth/origin(出身低微的人)

d.a humble farmhouse(小农舍)

因而作者把humble拿来修饰home,woman,maid来表达中文中的第一人称的“贬己尊人准则”,很好地理解了原文的意图,译者提供了目的语读者足够的语境,目的语读者无需过多努力而能明白原作的交际意图,译文达到了最大关联。

2.敬称

敬称也是中国称谓的特色,《三国演义》中英雄豪杰汇聚,因而敬称繁多。这些称谓表达对对方的赞美、崇敬之情。在说英语的国家,人们没有这么多的表达习惯,只有“your honor”、“your majesty”、“her ladyship”、“your grace”表示敬称。在多数公众场合较为正式情况中,人们常用Mr.,Mrs,Dr,Prof放在族姓之前表示尊重,译者在面对这种文化差异时,也可借用这一做法。而Robert在《三国演义》敬称称谓的翻译就成功地达到了明示-推理交际的意图。例如:

(1)(曹)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三国演义》第六回)

罗译:“the world can do without Cao Hong,”was the reply,“but not without you,my lord.”

原文中“公”指曹操。曹洪是其部署,当然很崇拜曹操。在战败逃难之际,曹洪力劝曹操骑他的马保全性命,以图后业。译文的“my lord”在英语中就是“阁下、大人”的意思,使用这个词,明示了目的语读者原文的交际意图,也易于推理领会说者的自谦之由。

(2)孔明入见,正色曰:“明公无复有远志,但事此而已耶?”(《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

罗译:When Kongming saw it,he said severely,“my illustrious lord must be forgetting his aspirations if this is all he has to devote himself to.”

原文孔明看见刘备在编席,意劝刘备勿忘心中志向。“明公”这一称呼既表达孔的尊重又提醒了刘备的智慧。译文中“my illustrious lord”结合了lord的显贵地位和illustrious“杰出”的意思。根据上下文,达到了最大的关联,目的语读者很容易推理原文的交际意图。

(3)长史刘晔进曰:“汉中若失,中原震动。大王休辞劳苦,必须亲自征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罗译:Liu ye,one of his chief advisers,said,“if Hanzhong is lost,the northern heartland will be shaken.Your highness must accept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he campaign yourself.”

“大王”在中文称谓里也是赞扬,敬佩之词。这里刘晔称呼曹操当然表达尊重之情。“Your highness”也是说英语的西方人用以称呼王族显贵。根据上下文语境,符合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也能让读者很快领会原文的意图,达到了明示-推理。

(4)蝉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三国演义》第八回)

罗译:“I count my days as years.Pity me,my lord,and save me,”the girl implored.

“君”也是古代汉语称谓中的典型敬称,貂蝉用以称呼吕布,表达了自己的仰慕爱戴之情。“My lord”这里既显示了对对方的称呼,又表达了谦虚之意,达到了明示-推理的交际目的。

译文“lord”在说英语的国家也常用对男性显贵的尊称,例如:

a.Horatio:The same,my lord,and your poor servant ever.……(Hamlet Act 1 Scene 2)

b.Horatio:My lord,I came to see your father's funeral.……(Hamlet Act 1 Scene 2)

c.JULIET:

……And all my fortunes at thy foot I'll lay.And follow thee my lord throughout the world.……(Romeo and Juliet|Act 2,Scene 2)

在a和b句中,Horatio(霍旭拉)台词中用“My lord”称呼王子Hamlet,符合西方称谓习俗。在c句中,JULIET(朱丽叶)称呼Romeo(罗密欧)“My lord”,表达爱慕之意。综上所述,Robert的《三国演义》中对“公”、“明公”、“大王”、“君”的翻译不会让目的语读者费力,就能明白原文称谓的意图。

3.詈称

《三国演义》中多描写战争、斗争,所以辱骂、侮辱称谓颇多。在詈称具体的使用中,有时只用一个词还不足以表现厌恶轻蔑之情,还要两词并用或者加上修饰语。如:

(1)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三国演义》第九回)

罗译:“The traitor is here!”shouted Wang Yun.“where are my men?”

王允作为汉之大臣,极度鄙视董卓,因而设计骗杀董卓。“反贼”一词极能体现他的义愤之情。而这里的“贼”不是小偷,是背叛汉朝之意。因而译者使用“traitor”不用“thief”,进行了变通,充分表达了“背叛国家的人”的含义,因而译者达到了交际明示意图,目的语读者也能很快接受这一称呼,而无需作过多猜测。

(2)(曹操)大怒曰:“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吾誓灭之!”

罗译:In a rage he cried,“the low-down matweaver presumes too much.I vow to annihilate him.”

曹操恨刘备在汉中称王,因而称呼出刘备的初始职业“织席”“mat-weaver”。但“mat-weaver”在英语里是中性。“小儿”在自称时是谦称,在汉文化对称里尤其指“弱的”或“无能的”、“次等的”、“不重要的”。若用“small”一词理解“小”,则会误导读者猜测刘备的身材或年龄。译文使用“low-down”“不诚实的,欺诈的”一词,则充分把握了原文中的鄙夷之怒,也明示了目的语读者,减少了目的语读者推理之努力。

(3)“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三国演义》第五回)

罗译:“Stay!bastard with three fathers!Know me for Zhang Fei of Yan!”

“家奴”是汉文化里的特殊指称,不同于奴隶,是封建制度下的被剥削者,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表达。这里张飞想讽刺吕布的变化无常,不讲信义。Bastard在英文中被用来侮辱“粗鲁而残忍的人”或“私生子”。译文“bastard with three fathers”能立即让读者想起吕布两次拜义父的原因,因而简练地起到了明示-推理,达到了交际的意图。

(4)(吕)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罗译:“Round-eyed rogue,”Lv Bu retorted.“this is the final insult!”

在詈称具体的使用中,有些修饰语反映形体特征。这更是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环眼贼”是吕布反击张飞的侮辱。这里译者用“Round-eyed”直译了“环眼”,而“rogue”在英文中表达了“无赖”,“捣蛋鬼”的意思。译者很好地体现了原文的意图,明示了目的语读者。

(5)(司马)懿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珍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罗译:Sima yi cried out,“You,a mere plowman from Nanyang who knows nothing of the heavenly-appointed course of events,will meet with the fate you deserve if you insist on pursuing this aggression against our realm……”

“耕夫”是司马懿想激怒诸葛亮。在古汉语文化里,耕夫常常指“目不识丁,不知天文地理的人”。“Plowman”在英语里是中性词,指靠自己双手努力耕作之人。增用“mere”则多了层贬义,有“不重要的,小的,少的”之意。根据上下文,目的语读者则易明白这一交际,达到了明示-推理。

汉语的詈称文化内涵尤其复杂,而Robert很好地理解了原作的称谓交际意图,利用变译(如译“反贼”为traitor),增译(a mere plowman译“耕夫”),直译(“Round-eyed”直译了“环眼”)等技巧,使译文和原文达到了最佳关联,减少了目的语读者的推理努力。

三、结语

关联理论翻译观一经问世就在翻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也是将语言学与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为广大的翻译实践工作者提供了极佳的理论指导,有助于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笔者从关联理论翻译观的角度出发,来评价称谓语的翻译,要看它是否传达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又要看读者理解译文时是否需要过多的处理努力。以《三国演义》的英译本为蓝本,进行鉴赏分析,详细例证了关联理论翻译观的运用与实践。在翻译像称谓词这样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的重点不应只局限于对等翻译的研究,而是探求在翻译时,哪些是重要的,以及在意义不可能完全传达时,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做到紧贴翻译。也就是说,在翻译某一类特殊的词时,究竟该首先保留哪种意义。只有首先将这一点弄清楚,译者才能使其翻译和原文最大关联,达到紧贴翻译的交际目的。正如赵彦春指出(2001,2005):“所谓翻译实际就是根据关联原则对原作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动态的,所以更确切的定义是: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

总之,不管译者使用何种翻译策略,都应该运用其认知能力,依据“最小最大”的关联原则,以期译文读者获知最佳语境效果,从而起到文化传播的桥梁作用。

[1]Gutt,E.A.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Roberts,M.Three Kingdoms[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3]Sperber&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Jef Ver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

[7]曾晓光.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长度词的英译及问题[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曾晓光.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容量词的英译及问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9]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A].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王建国.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11]杨自俭,王菊泉.我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09,(1)

[12]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H159

A

1009-9530(2011)02-0041-04

2010-12-12

李毓(1976-),女,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意图原文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