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军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科研处,哈尔滨150080)
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始终坚持“为教育厅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教育学院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服务”的“三服务”思想,主动、高效、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工作是我们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对我们学院来说,继续教育工作既是自己的,又不完全是自己的。所谓是自己的,是说我们学院对继续教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我们必须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所谓不完全是自己的,是说继续教育工作不单单是我们学院的工作,也必须在有关方面大力协同下,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院必须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主动请示协调沟通各有关方面,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来共同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1.摆正学院和教育厅的关系
学院认为自己是教育厅的作战部、参谋部和前线指挥部,是胳膊和大腿,而教育厅则是司令部,是大脑,学院与教育厅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因此,学院理应心悦诚服地主动地接受教育厅的领导,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主动向他们请示、汇报工作,和他们一道研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继续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各级领导干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度重视,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可靠保证。无数事实证明,只要领导重视,对工作加强领导,细心研究,精细部署,科学实施,一管到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通过培训,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是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中小学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为达此目的,我们应从中小学教师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培训形式开展培训工作。
(一)提高认识,注重培训模式的创新
为保证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前我们解决了培训认识问题。
通过讨论和分析,总结出培训的三个特点,确立三条原则,落实三个转变。三个特点:(1)培训的起点、标准、要求有梯进性;(2)培训的目标、内容、模式具有变革性;(3)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心理具有滞后性。针对此培训特点,确立了提高培训的三条原则:(1)突出先进性原则;(2)突出针对性原则;(3)突出实效性原则。三个转变是:(1)由讲授为主到讲授、自学、研讨、实践相结合的转变;(2)由学习客体到学习主体的转变;(3)由封闭式培训到开放式培训的转变。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培训新模式的创新。具体做法是:(1)有针对性地专家讲座;(2)走进“名校”;(3)联系实际,注重实践;(4)综合考核,注重实效;(5)跟踪服务,注重持续。我们构建一个“专家领衔引领、学员行动跟进、管理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坚持专题讲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既有专家的理论引领,又有学员的自主探究;既有静态的专业学习,又有动态的实践活动;既有请进来,又有走出去;既有文本对话,又有多向互动对话等鲜活形式。
(二)有的放矢、分门别类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1.省级培训者培训
我们应从培训者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根据培训者队伍的特殊性与培训者培训的重要性,努力提升培训者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培训者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培训使我们培训者达到四个提升:(1)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提升;(2)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3)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培训工作得到提升;(4)培训者整体素质和培训能力得到提升。
2.省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我们以培养省级小学骨干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课题研究为牵动,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更新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大对省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力度,逐步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省级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省级骨干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目标性培训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通过培训教师们应具备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情趣,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具有比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具有教学指导示范能力、发挥骨干作用的能力。
3.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突出骨干、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
教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他们的学习大多只能是问题式学习,难免追求实用性,甚至带有功利性。不过,这种要求也有合理的一面。因此,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我们不能不首先适应和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我们不能一味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也该学,那也该学”,而应更多地从教师的问题出发,以教师的需要为起点,力求既客观反映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又真实地暴露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当然最重要的是探求新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方向、策略和机制。只有站在教师的角度,才能体现培训者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所以,问题要抓准、案例要生动、切入点要低、观点要鲜明、阐述要简明。总之,心中要装有一线教师,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一定要让他们感到实在、有用。培训的课程内容从教师中来,在进行集中梳理,根据岗位及自身发展的需求,选择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得课程设置达到理想状态——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让教师满意。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出课程设置的民主化,加大“订单式”培训的比重,精选培训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设计和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要。
4.省级送教师培训下乡培训
我们应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遵循中小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自我研修、自主发展,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5.省级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培训
我们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新理念、新课程为重点,以“学科培训、校本研修、远程教育”为基本形式,组织实施全省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师资支持和保证。使我们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情意的可持续发展,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以适应高中改革的需要。
在以后培训过程中,我们要“边试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努力更新培训理念,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科研工作,增强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培训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服务于广大人民教师,努力为全省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教师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