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大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2011-08-15 00:48:47姜言言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校园文化

姜言言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哈尔滨 150080)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育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电大校园文化,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注意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克服其消极作用,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应充分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增强自省意识,这对电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一、电大校园文化内涵

电大校园文化是指在电大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可以这样认为,电大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电大的反映,是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1]。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校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如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房屋等。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建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制度文化,即围绕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而确定的相关制度等。行为文化则是师生员工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电大校园文化具有一般校园文化应具有的特征:

11层次性。大学的校园文化有不同层次的表现,既有外显的和内隐的内容,又有物质层次的和精神层次的表现。外显的文化就是物质层文化,即可见之于形的那部分,如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场所、生活设施、校旗、校徽等;内隐的文化又称精神层文化,即潜在于大学内部的属于意识形态的那部分,如大学生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价值目标、人际关系和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此外,还有介于外显和内隐之间的所谓校园介层文化,又称制度层文化,既有外显特点,又有内隐真义,主要通过文字形态表现,如大学的校训、校歌、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物质层的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而内隐文化和介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它们最能体现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之处。

21继承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大学从创立起就不断吸纳社会文化,将之进行归整,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成分子予以保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不断调整、升华,成为大学文化的精髓。例如北京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如今已成为北京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

31创新性。校园文化应体现校园精神和风貌,既要反映时代精神,又要继承民族的、本地区、本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从而使之具有独特、持久的、创新的校园文化。

41辐射性。适合学生的特点,以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向心力,发挥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愉悦身心等多种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的种种特征在大学内部都有所反映,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而且校园中的知识群体对社会文化有很强的吸收力,他们不断从社会文化中吸收精华,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大学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延伸并扩展到社会之中,向社会辐射其先进文化,并对社会文化的更新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导向、规范、教育、激励、凝聚功能,是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一项重要、迫切的任务。

但是,电大是系统办学,是由中央电大、省电大、地市电大和县级电大组成的四级网络,从结构上来看,电大并不是单校园的,而是由多个办学节点连接起来的网络。把各级电大凝聚在一起的是其统一的品牌、整体性的发展规划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精神,并通过这些最终形成有生命力的电大校园文化。从学生结构来看,电大学生多是在职人员,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况且,电大更多的是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必须结合自身网络化、虚拟性等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凸显自己的特性,形成自身的校园文化精神品格。远程教育的环境特征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文娱活动与学术活动结合,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结合,群体精神与个体精神结合,前导性与稳定性结合等。因此,电大校园文化又不同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隐性课程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 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目前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有五十多种,并未有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列入教学计划的、直接的、明确的、事先编制好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是存在于教学计划以外的非正式课程,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的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系统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课程,即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的意识和心理反映,对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课程。根据其实施的方式和机制的不同,德育课程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作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的课程。电大的德育课主要是“两课”教育,其实施途径和方式主要以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为主,其次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再次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蕴涵的德育因素进行的品德教育,这些都属于显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灌输的成分较大,教学内容与手段相对滞后,削弱了德育的实效。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电大需要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德育的视野中,除了要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更要关注以往被忽视的隐性德育课程[2]。

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隐性德育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影响的潜在性。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通常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渗透的方式呈现,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隐性德育课程隐含在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渗透在教学环境氛围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这些潜在的课程因素整天与学生相伴,在学生看来似乎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他们的实际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这是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的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内容的广泛性。隐性课程泛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学校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涉及到学校建筑的样式及色调、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 (包括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团体及其亚团体、环境卫生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一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所蕴涵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有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党团活动、科技文化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等以及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业余活动的影响;二是校园制度中所蕴涵的隐性德育课程,包含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守则规范等;三是校园环境中所蕴涵的隐性德育课程,既包括学校建筑物、自然生态环境、班级设置等物化环境,也包括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所体现的人化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四是社会实践中所蕴涵的隐性德育课程,社会实践包括校园内的勤工俭学,也包括校园外的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等。

第三,作用的持久性。隐性德育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是通过学生心灵的体验和领悟内化到道德认知中,因而作用深刻而持久。正因为这些影响是在学生几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学生对这种影响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些影响,所以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挥作用,难以消除。

第四,评价的模糊性。隐性德育课程就其内涵而言,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业,它更多地体现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多是精神方面的,属于非理性的,例如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往往采用定性的模糊分析。

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划分是相对的。两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且可以互相转化。显性德育课程中潜含着隐性德育课程的成分,隐性德育课程中强化着显性德育课程所传递的经验。当隐性德育课程被挖掘出来,就有可能成为显性德育课程,而这种新的显性德育课程在发展中又会孕育新的隐性德育因素。

三、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有人说,电大的学生均是成人,不需要进行德育教育。这是一种短视的观点。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是不可缺少的。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这种文化给人的感觉是“致命”的,一个学生走进北大清华校园的感觉,与走进电大的感觉,应是天壤之别,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校园文化。电大学生以走读为主,学生居住分散,学习需求不同,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同时电大学生大部分都有工作经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于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大校园文化的特点是不但具有普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电大校园文化中更加体现现代开放教育团队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特色。电大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建设校园文化——隐性德育课程是至关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以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独特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隐性德育课程有如下功能。

(一)道德认知的导向作用

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园的物质环境,不仅是一所学校美的表征,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学校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和各种物质设施的布局设计是德育精神的物化体现,能引导角色的行为模式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生成和发展;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的雕像、格言,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点缀和装饰的教室,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都反映着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使学生在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学校在倡导什么,追求什么。由制度文化形成的教育氛围,必然起到导向、约束、矫正、激励作用。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也给学生们指明了人文与科学并举、高雅与通俗共赏的文化艺术方向[3]。

(二)道德情感的陶冶作用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现不能局限于显性德育课程,也要注意隐性德育课程的体验和熏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景性”是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隐性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内化的情感体验以及便于感悟的现实情景,从而能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校园整齐对称的建筑风格给学生以对称美,能陶冶学生的严谨感;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艺术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勇于探索科学的献身精神;通过校园文化的陶冶,净化学生的情感,调剂精神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德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息是最具凝聚力的,所有这一切能让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教育者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耳濡目染,更具有道德情感的陶冶作用。

(三)道德意志的激励作用

校园景观布置表现了教育者的意志方向,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意志目标,激励学生为之努力,如“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宣传牌、艺术作品等都暗含着学校的思想、规范、价值趋向,时时激励学生以此为榜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追求;教职员工为自己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提高自身素质不懈的努力与追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激励学生完成学业;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文化,会同化、引导和激励学生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显现出强大的道德意志激励作用。

(四)道德行为的自律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一种内驱力,制约着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其实质是一种制度文化控制,它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不得不接受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一个新来的学生尽管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但他无法超越学校的文化环境,他必须根据周围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调整一般在无意识中进行。这种“文化无意识”被内化为一种内在的价值律令,不知不觉中发挥着学生道德行为的自律作用,使文化环境的强制变为自己的必然选择,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文化和要求保持一致。这里面制度规范担当重要角色,它是校园教学秩序的保障,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应该是为了把这些制度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使他律与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定这些制度规范的初衷。实现制度性隐性德育的优化,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电大应当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使电大德育工作走出了单一的“两课”德育课程模式,拓展现有的德育内容,为实现电大德育目标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是电大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途径。目前对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但是,我们唯独不能忽视电大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面对电大德育实效性弱化的现状,如何利用电大资源,发挥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每个电大人去思考的。这不仅需要理论上对隐性德育课程深入研究,还需要电大人在具体工作中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1]黄萍.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特点初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4.

[2]田小丹,梁振聪.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塑造本科校园文化[J].甘肃科技纵横,2008,(3):170.

[3]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36.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反歧视评论(2019年0期)2019-12-09 08:52:40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1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5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7期)2015-03-01 0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