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佩,包含金
(1.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监狱,乌鲁木齐 830013)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监狱中有近 16%的囚犯存在着明显的精神问题,超过 3/4的有精神问题的囚犯服刑超过两次以上[1]79。说明服刑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重新犯罪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犯罪问题也是越来越重,罪犯人数也不断上升,服刑犯人的心理健康已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分类管教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2]465,服刑犯人出狱后再犯罪屡见不鲜,这与监狱内的心理体验和经历不无关系。服刑犯人在改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改造的效果怎么样,这些问题前人鲜有研究。此文旨在调查服刑犯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以后的管教提供心理依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服刑犯人进行团体测试,共发问卷 300份,有效问卷 290份,有效率为96.67%。其中服刑期在 1~10年的有 108人,10~20年的有 82人,20年以上的有 100人。
1.2 测量方法与工具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 SCL-90)对服刑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
1.3 施测过程
问卷的测试以团体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进行,全部问卷当场收回。
1.4 数据处理
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应用 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1 服刑犯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
表 1各因子分≥2、≥3分的情况
续表
从表 1可以看出,113人总均分≥2,提示有38.96%的服刑犯人可能存在着各种轻度不良的心理问题;11人总均分≥3,提示有3.79%的服刑犯人可能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因子分≥2的服刑犯人主要问题是躯体化、焦虑、偏执、抑郁及敌对等;因子分≥3的服刑犯人主要问题是躯体化、抑郁、敌对、焦虑及人际关系等。各因子检出率排在前几位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
2.2 服刑犯人 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情况
表2 290名服刑犯人 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性比较±SD)
表2 290名服刑犯人 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性比较±SD)
注 :3P<0.05,33P<0.01,333P<0.001(下同 )。
项 目 服刑犯人(n=290) 全国常模(n=1388) t(P)躯体化 2.19±7.38 1.37±0.48 18.93333强迫症状 1.63±0.53 1.62±0.58 0.79人际关系 1.83±0.69 1.65±0.51 4.36333抑 郁 1.92±0.69 1.50±0.59 10.232333焦 虑 1.92±0.66 1.39±0.43 13.60333敌 对 1.88±0.79 1.48±0.56 8.65333恐 怖 1.60±0.65 1.23±0.57 9.70333偏 执 1.79±0.65 1.43±0.57 9.42333精神病性 1.80±0.59 1.29±0.42 14.47333总 分 173.81±50.59 129.96±38.76 14.76333
从表 2可以看出,9项因子的平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通过 t检验,服刑犯人除强迫症状外,其余 8项因子与全国常模在因子得分上均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 (P<0.001),这说明服刑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严重的问题。
2.3 不同刑期服刑犯人的差异比较
表3 不同刑期服刑犯人的差异比较 (X±SD)
表4 不同刑期服刑犯人在各因子上得分两两比较
通过方差分析由表 3可知,1~10年刑期、10~20年刑期、20年以上刑期的服刑犯人在抑郁因子 (F(2,290)=3.703,P<0.05)、焦虑因子 (F(2,290)=4.054,P<0.05)、敌对因子(F(2,290)=3.919,P<0.05)上的得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精神病性因子 (F(2,290)=4.804,P<0.01)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通过LSD检验进一步发现,刑期在 20以上的服刑犯人在焦虑因子 (t=-2.208,P<0.05)、精神病性因子 (t=-2.547,P<0.05)上的得分与刑期在 1~10年的服刑犯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抑郁因子 (t=-2.631,P<0.01)、敌对因子 (t=-2.812,P<0.01)上的得分与刑期在 1~10年的服刑犯人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刑期在 20年以上的服刑犯人得分高于刑期在 1~10年的服刑犯人;刑期在 20年以上的服刑犯人在焦虑因子 (t=-2.589,P<0.05)上的得分与刑期在 10~20年的服刑犯人存在显著差异,在精神病性因子 (t=-2.673,P<0.01)上的得分与刑期在 10~20年的服刑犯人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刑期在 20以上的服刑犯人得分高于刑期在 10~20年的服刑犯人。这说明服刑犯人的刑期过长,容易产生绝望的消极心态。
经 SCL-90测查,总体上看,服刑犯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具体症状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等,这与已有研究发现一致[2]465,[3]64。服刑犯人除强迫症状外,其余 8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其原因可能与监狱的环境、现实压力和主观感受有关[4]。在监狱环境方面,高墙电网、严格的纪律等等,都是服刑人员产生敌对、抑郁、焦虑的重要原因。此外,服刑期过长、营养不良可能引发躯体问题。主观感受方面,对未来的迷茫、担忧,情绪上常产生不安、紧张,身处监狱环境,与不同犯罪类型的犯人生活在一起,很难认识到自己正面价值,使服刑犯人常沉陷于对自己现实担忧及对出狱后生活的焦虑。抑郁特征表现为悲观、自我感觉差、睡眠障碍、食欲不良、缺乏活力、兴趣和愉快感丧失、自责甚至消极轻生。进入监狱服刑,失去了自由,加上严格的纪律制度的管理,使他们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孤独和抑郁。服刑人员普遍存在恐惧感,他们的恐惧心理源于孤独和服刑压力,在监狱中他们无法体会到安全感;服刑犯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多感到主观上的身体不适,也可能因长期在监狱中将不适感症状无意识放大。
在不同刑期服刑犯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刑期在 20年以上的服刑犯人在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刑期在 1~10年的服刑犯人,在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服刑期在 10~20年的服刑犯人,这可能与服刑犯人的刑期过长,容易产生绝望的消极心态有关。他们多数后悔犯罪服刑,觉得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感到连累了家庭,这种既悔恨又失望的心情,很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也有部分犯人因受法律制裁被判刑期过长而憎恨社会,另外,在监狱中受他犯的欺侮,也是造成服刑犯人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的敌对心理的原因。由于长期犯人长期身处封闭环境之中,被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其内心长期压抑而发生改变,因而极易容易产生精神病性症状。
翟恩波曾提出假设:罪犯人格特质一般在入狱即已存在,在特定的条件下 (消极的社会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学校的教育缺陷)和罪犯的内在因素 (意识低劣、文化知识水平低、人格障碍)的影响下可由不健康心理转化为犯罪心理[5]44。刘素珍[6]、瞿雪峰[7]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
这一结论提示我们,在对监狱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改造的过程中应同时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监狱在服刑人员教育内容中有必要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罪犯心理咨询服务。实践证明,针对服刑人员在狱中改造时出现的不良人格特征和心理卫生问题应及时给予心理教育,可以排除心理适应障碍[4~5]。同时,狱警也应该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深入分析,根据不同问题的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有效地矫正服刑犯人的不良心理。
[1]张斌,江琴,林贤浩.131名男性成年罪犯 SCL-90的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79-80.
[2]宫火良.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65-467.
[3]张春菊,王文菊,等.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1):64-65.
[4]刘邦惠.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瞿恩波.青少年罪犯心理焦虑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3(2):43-45.
[6]刘素珍,朱久伟.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6,29(6):1452-1455.
[7]瞿雪峰,余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