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收录高校学术论文情况统计与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2011-11-16 02:43:5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发文检索

张 玲 , 赵 宁 , 王 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哈尔滨 150001)

1 引言

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通过统计分析近五年我校被 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情况,可以了解我校科研及学术水平状况,为学校制定职称评定,科技奖励相应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图书馆通过我校每年的 SCI学术论文收录情况统计分析,可以掌握我校读者 SCI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培训重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2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1~3]。本文的统计分析数据即来自 ISIWEB OF KNOWLEDGE平台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数据库,检索日期为 2010年 1月 31日。检索字段由出版年和地址两部分组成:Timespan=2005-2009;AD=harbin inst technolor haerbin inst technol。共检索出 8 514篇论文。本次统计不包括本校师生以其他形式署单位名称发表的 SCI论文。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2005—2009年 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统计

SCI收录我校科技论文的数量逐年递增,在这 5年的时间里,我们一共发表 SCI收录论文 8 514篇,截至统计日2010年 1月 31日,2009年 SCI收录论文 2 424篇。2009年11月 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8年度我校发表“表现不俗”论文 191篇,占全部论文的 13.2%,列全国高校第七 (此次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首次采用了“表现不俗”这一评价概念。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画一条线,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

2008年我校 SCI收录论文 (按第一作者统计,含 Article、Review、Letter、Editorial四类 )1 444篇 ,列高校 11位 (其中数学 SCI论文 68篇,列高校第 17位;物理 SCI论文 269篇,列高校第八;材料 SCI论文 319篇,列高校第一;环境 SCI论文54篇,列高校第八)。

我校被 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的稳步上升源自科研和学术水平的稳步提高。当然,这也与近年来师生对 SCI认识程度与利用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奖励政策不可分割。

表 1 2005—2009年 SC I收录论文数量统计

3.2 文献类型分析

在表 2中可以看出ARTI CLE这种文献类型的发文量最多,达到7 259篇,占了总数的85.26%;PROCEED I NGS PA2 PER发文量1 087篇,占12.77%;REV IEW发文量 41篇,占0.48%;LETTER发文量 26篇,占0.31%。应该加强 RE2 V IEW和LETTER两种文献类型的发文量,当然这也和我们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息息相关。美国文献类型中 REV IEW的比例明显高于我国,这也是实力上的差距。

表 2 文 献 类 型 分 析

3.3 合作国家及地区

表3 前十名合作发文国家及地区

通过 SCI统计,这五年中,我校 8 514篇 SCI收录的论文涉及到的合作者来自 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位居前十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加拿大、英格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德国、威尔士。我校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可以在科研上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拓思路解决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科研水平。

3.4 合作发文机构分析

与我校合作发文的机构共有 1 300个。其中排在前十位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央研究院 (台湾)、中山大学。通过表4,可以看出,我校合作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以高校合作发文为主,合作比较多的机构都在国内,这也说明我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还有很大空间。在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单位及高校合作的同时,要加强合作机构的国际化拓展[6]。

表4 前十名合作发文机构

3.5 发文语种分析

8 514篇论文涉及到 5个语种,英语占92.53%,中文占7.42%,采用日语发 2篇,韩语和罗马尼亚语各一篇。这种比率和 SCI收录期刊的语种比例是相吻合的。SCI收录的期刊主要取自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 SCI选用来源期刊数量来看 (只涉及自然科学类):美国有2 497种,占总数的40.15%;英国有 1 448种,占总量的 23.28%,英美两国达3 945种,占总数的 63%。中国的期刊有 83种,这其中语言以英文为主。以上数据通过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即期刊引用报告)统计获得。由此可见,东西方语言差异,是我国科技论文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障碍,英文语种的论文是进入 SCI的一个重要优势[7]。

表 5 发 文 语 种

3.6 学科类别分析

2009年 11月 13日在 ESI进行统计,我校共有 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排名,分别是 MATER I ALS、ENGI NEER I NG SCIENCE、PHYSI CS、CHEM ISTRY。这也说明这 4个学科是我校比较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学科领域。表 6中,MATER I2 ALS SCIENCE,MULTI D ISCIPL I NARY的发文量最多,近五年的发文总量达到 1 983篇次,占总数的 23.29%。METALLURGY&METALLURGICAL ENGI NEER I NG发文量1 155篇次,占13.56%。PHYSI CS,APPL IED发文量 958篇次,占11.25%。发文量前十名的学科发文88.17%,统计中共涉及 1 34个学科类别,也就是说,其他百分之92.5%的学科发文量却不到 12%。在看到学科优势的同时,学科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在发展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也要兼顾一般学科的发展。

表 6 学 科 类 别

3.7 来源出版物分析

表 7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 JCR WEB,均为 2008年的影响因子。在1 199个来源出版物中,笔者只列举了载文量最高的前 10个期刊。这 10种期刊中,中国的期刊共有 4种,其中两种是中文期刊,两种英文期刊。除了两种中文刊和一个多语种刊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外,其他都是英文期刊。LECTURE NOTES I N COMPUTER SCI2 ENCE,KEY ENGI NEER I NGMATER I ALS这两个期刊自 2007年已不被 SCI收录。这 10种期刊中,除了中国期刊外就是ELSEV IER和 SPR I NGER出版发行的刊物,选刊范围还是比较集中的。17.78%的文章都发在这 10种期刊上,相对各研究领域而言,这 10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虽然发文量不算低,但引用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学校也鼓励师生向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期刊投稿。

表 7 来 源 出 版 物

3.8 引用频次最高的前十篇文章

文 章 名 称 出版年 第一作者合作地区及国家总被引频次New results on stability of dis2 crete-time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state delay 2007 Gao HJ加拿大 118 New approach to mixed H-2/H infinity filtering for polytopic discrete-time systems 2005 Gao HJ新加坡,香港 97 Exceptionally high glass-form2 ing ability of an FeCoCr MoCBY alloy 2005 Shen J 单位内部合作 85 Durability study of Pt/C and Pt/CNTs catalysts under simu2 lated PEM fuel cell conditions 2006 Shao YY单位内部合作 84 Secure directcommunication based on secret trans mitting or2 der of particles 2006 Zhu AD 吉林 76 Robust energy-to-peak filter design for stochastic time-de2 lay systems 2006 Gao HJ 香港 75 Understanding and approaches for the durability issues of Ptbased catalysts for PEM fuel cell 2007 Shao YY 美国 68 New criteria for synchronization stability of general complex dy2 namical networks with coupling delays 2006 Gao HJ 香港 65 Reaction pathways and mecha2 nisms of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phenol on differ2 ent electrodes 2005 Li XY第一作者来自香港 63 Information-preserving hybrid data reduction based on fuzzyrough techniques 2006 Hu QH 加拿大 62

数据库给出了引用频次最高的 10篇文章,本分析只针对第一作者。这 10篇文章中有 9篇第一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其中 4篇作者是 Gao HJ。经过进一步检索,确定作者为高会军,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化控制、鲁棒控制及应用、信号处理。两篇作者为 Shao YY,经过进一步检索确认,作者为化工学院邵玉艳。Shen J,进一步检索确定为沈军,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Zhu AD为朱爱东,本文系其在我校读博期间发表,现为延边大学物理系教授。Hu QH经过进一步检索确认为胡清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动力控制与可靠性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基于软计算方法的机器学习、混合数据的粗糙集分析、特征选择以及多分类器融合。Li XY作者机构为香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从这 10篇高被引论文不难看出,作者都具有博士学历,甚至是博士生导师。从合作范围看,涉及到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可见,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文章被引频次,使研究得到更多关注,遗憾的是,这种国际合作还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所认识到,所以图书馆在未来的培训课程中,可以对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做展开性的讲座,介绍如何利用SCI数据库的平台寻找合作者等等相关知识。

五年来,我校论文的被引频次逐年稳步上升,发展势头良好,总被引频次为19 638次,每项平均引用次数为2.31次,去除自引后的被引频次是11 709次。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和其他国内名校和国际名校之间的差距。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有些师生对于 SCI的使用还仅限于简单的检索文章,对于很多功能尚未了解和使用过。图书馆推出了各种数据库讲座,其实也是给读者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4 总结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认同 SCI评价体系科学性的同时,也发现其局限性[8]。对于 SCI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重视 SCI的评价,但也不能唯 SCI是用。根据 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所以每一年我们都会对我校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掌握我校学术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时为制定下一步工作目标提供数据支持。

[1]卓毓荣.2001—2008年 SCI收录和引用广州大学论文情况分析与思考 [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86-91.

[2]苏敏.EI、SCI和 ISTP论文收录情况的信息分析与对策——哈尔滨工程大学案例研究 [J].现代情报,2008,(2):28-32.

[3]卜世波,朱雷,罗亮.SCI收录中南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2002—2006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8):21-23.

[4]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35088.[5]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34480.

[6]倪天赐.从 SCI看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J].出版科学,2007,15(5):42-46.

[7]朱少强,丘均平.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文献群中隐含信息的挖掘[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19-23.[8]丘均平,嵇丽.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与科学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3,24(4):22-28.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文检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6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系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