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锁奋,张慧婵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坚持人性化管理 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蒋锁奋,张慧婵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高校教职工是一群不同于一般对象,有着独特个性、需求及劳动特点的,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本文试图从人性化管理的定义、阶段和技术构成等三个部分论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对高校教职工在学院发挥积极作用的促进作用。同时,人性化管理也对学院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性化管理;定义;阶段;技术构成;学院和谐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就高校而言,是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教育组织在教学、科研、生产、行政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中必须以人为中心,以此作为管理活动的主旋律和中心。
人性化管理致力于管理环境的优化;致力于教职工思想的沟通与潜能的挖掘;致力于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致力于集体文化的塑造;同时致力于教职工需求的满足。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相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
从学院管理的层面上来说,要积极推进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教职工投注更多的人性关怀,使他们在集体中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从而更好地为学院的和谐发展多做贡献。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人性化管理就是从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出发,通过道德引导、理解、认同、尊重、关爱等人性化的因素,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细化到学院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院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其具体内容包含诸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学院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帮助教职员工制定生涯规划,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人性中有高级和低级的层面,在现实中,人们往往追求的是低级的层面,忽略了本有的高尚层面,因此,管理要针对人容易犯错误的特点,通过道德约束、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等对人加以必要的约束与管理,尽量疏导人性的弱点,激发人性的高尚品质。所以说,人性化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之上。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时,绝不能抛开完善的制度,而是要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性化并不是人情化,不能以人性化管理为借口而用人情代替制度。事实上,人性化管理本身就包含了规范化管理的成分,而规范化管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维护人的自由和权力。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实施制度的过程中要避免非人性化的一面。
学院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表现。其中最为简单和最为根本的就是尊重教职工的私人身份,真正把教职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使管理工作从尊重开始。只有教职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领导打成一片,站在学院或学科的立场上来,主动与领导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而付出。尊重教职工就是让教职工学会对工作负责,自己主动承担工作,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职工将沿着依赖——独立——互赖的发展过程有序地发展提高,最终满足教职工自我实现的欲求,达到团队合作,共谋发展的目的。因此,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充分体现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对于学院而言,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职工需要的是合理的规章制度,高效的团队合作,而不是事事被安排,时时被监督。他们更愿意在工作上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我的价值,得到能力的提高和业绩的提升。如果教职工作为个体受到了领导的尊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欲求得到了重视和满足,他们会更愿意用心工作,更愿意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发挥主人翁精神,学院的工作才能有突破。
对于学院的管理者而言,一个平庸的管理者总是埋怨教师,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特点,并将其培养成才。事实上,人性化管理中的“化”是指一个逐步贴近人性需求的过程,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在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同时,通过研究式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逐步地靠近“人性”的需求,正视人性的弱点和优点。由于人类对于自己的认识,对于自己本性的认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因此,任何管理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符合人性,只能是一个逐步贴近人性,逐步合理的过程。因此,学院教职工人性化管理的管理内容不仅仅是教职工的工作,而且是教职工的生活以及教职工的自然生命、学术生命和精神生命,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职工价值的最大发挥。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人际权力管理阶段(规范约束阶段)
人性化管理绝不是与规范化管理相对立的管理制度,它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念。由于教职工学历、学缘结构不同,文化意识、敬业精神不尽一样,对学院和谐会有一定的冲击。因此,在人性化管理的初级阶段应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促使教职工学会自觉遵守。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度除了基本的强制、监督、惩罚等含义,更多应该是指导、引导、激励、服务和保护。只有制定真正反映教职工发展需要,提升教职工工作幸福感,提高教职工生命质量,激发教职工内心尊严和价值的管理制度,他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性诉求才能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正如美国社会学家A.英格尔斯在《走向现代化》中提到的,我们要建立这些新的管理制度以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自觉地执行和遵守人性化管理制度。
(二)人际沟通阶段(换位思考,求同存异阶段)
任何形式的教育管理都是人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应该树立重视人、尊重人、团结人和依靠人的管理思想,对被管理者怀有一种尊敬、感谢的心情及欣赏、关心的态度,并由此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管理主体自身素质的完善、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在教育管理中,管理主体与客体具有密切的双向依赖性,二者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目标一致是管理成功的基础。教育管理者是管理活动中的主角,是率领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的带头人,也是众人瞩目的表率。他应当把管理自己与管理别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管理的主客体双方融为一体。同时,教育管理的被管理者——学院的普通教职工也应该逐步树立起与学院共成长同荣辱的价值观,教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在人性化规章制度的框架下换位思考。
事实上,人性化管理的人际沟通阶段其实已进入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培育和调整阶段,是塑造学院文化、学院全面成长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应主要开展干群之间的沟通,并逐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管理者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教职工展开交流,通过改善教职工物质方面的薪酬福利,注重教职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营造教师与学院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教师对未来充满信心,特别是为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广阔空间和舞台。通过这一阶段,为广大教职工所认同的学院文化的基础将逐渐形成,这也为人性化管理的下一阶段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础。
(三)合作管理阶段
人性化管理的合作管理阶段是培育学院文化、建设和谐学院的重要阶段,这一个阶段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学院管理者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学院特点,塑造具有自身学院特点的文化。
作为学校二级部门的学院,学院管理者要在学校整体文化的基础上挖掘符合学院特点的文化因素,注意文科院系学院文化与理工科院系学院文化的差异,关注文科院系教职工群体与理工科教职工群体的差异,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融会贯通。例如,在理工科院系中所建立的学院文化就更加务实,更加鼓励团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而文科院系的学院文化可能更注重教职工的个性诉求。不论是理工科院系,还是文科院系,其学院文化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教职工各方面需求、充分考虑学院长远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的,它是建设和谐学院的基础。
(四)奉献管理阶段(和谐阶段)
人性化管理的奉献管理阶段也称为全文化管理阶段,就是在学院已拥有属于自己的学院文化,全体教职工也自觉融入到这种学院文化中时,教职工的思想行为都自觉地在学院文化的支配下,并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院的实际,自觉调整工作思路。这一阶段是学院管理的最高阶段,事实上,这一阶段的学院管理者可能只需要完成一些事务性的管理工作,更多的工作是依靠教职工已经形成的学院荣誉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实际情况的准确判断来完成。
这一阶段的学院管理,已经完全实现了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包括干群和谐、同事和谐、科研和谐、利益与发展的和谐等,也是学院和谐发展的最终奋斗目标。
(一)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情感化管理。所谓情感化管理就是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开发教职工的潜能,激发其内在动力,在实施情感化管理的时候应该遵循信任、尊重、关心的原则。
学院的情感化管理更多地体现在学院管理者与教职工的沟通中,学院管理者应该通过教代会和民主生活会,设立公共邮箱,个别或集体谈心等方式加强与广大教职工的沟通,并诚心诚意得采纳教职工对学院发展所提出的好建议,使教职工从内心感到与管理者的情感交流。
民主化管理。所谓民主化管理就是发扬民主,让教职工参与到学院重大问题的决策当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更好地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管理顺利开展。
实施学院民主化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充分发挥学院党代会、教代会的作用职能,对于学院的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决策,不仅要集思广益,而且都要经过教职工代表的表决通过并在广大教职工中宣传并达成共识,最后才能形成决议;其次,要实施院务公开制度,方便教职工进行民主监督,让教职工参与到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和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中;再次,要发挥教授委员会等各类学院委员会、组织机构的作用。
文化管理。学院文化是以学院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学院形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管理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生活、专业精神、价值标准等。所谓文化管理就是在学院文化的主导下,营造教职工广泛认同学院形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管理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生活、专业精神、价值标准等。
实施学院文化管理是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对教职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贯穿于整个学院管理的过程之中,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微末节之处,如在教职工过生日时送上礼物和祝福;为教职工制作带有学院标志的记事本等文具用品等。只有处理好学院文化管理中的细节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体现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二)管理组织结构的人性化
计划经济以来的高校管理组织结构是以学校行政直属部门为主导地位的金字塔式结构,学院同样如此。要实现学院人性化管理的制度化,必须对学院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再造,由集权型向分权型转变,把占主导地位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转变为网状并联式的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院教授委员会、学院工会等各类学院委员会及学院机构的作用,使学院的干群关系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变为事实上的共同参与关系。学院事务的共同参与也使得传统的管理者从外部激励,变为因为学院发展与教职工个人前途休戚相关而自我激励,由他律变为自律,这就在管理形式和分配方式上肯定了教职工的主人翁身份。
(三)人才管理理念的人性化
所谓人才管理理念的人性化,就是要树立 “以教职工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以此来指导一切管理工作。首先,要在行动中自觉做到尊重教职工、依靠教职工、引导教职工和激励教职工,并由此发现教职工的价值、挖掘教职工的潜能和发挥教职工的力量;其次,要注重研究教职工的工作性质、生存状态和心理特点,要通过换位思考去研究教职工在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会以一种什么态度去做;最后,要形成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人才管理理念,这个管理理念是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
人性化的人才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不单单把人当成一种成本看待,更把人视为单位最宝贵的资源。以人为本就是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人是世间的最高价值,人本身就是目的。学院人才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保证教职工工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教职工满意度、关注教职工的成长与发展等与人性相关的人文目标。
总而言之,良好的、深入人心的教职工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学院管理步入正轨的标志。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在温馨友爱的集体环境里,由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容忍,使人产生愉悦、兴奋和上进的心情,工作热情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相反,一个人生活在冷漠、争斗和尔虞我诈的气氛中,情绪就会低落、郁闷,工作热情就会大打折扣。作为学院的管理者只有掌握住人性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只有掌握住人性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建立向心力,实现学院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同时,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又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将制度化管理的神圣性与人性化管理的灵活性相统一,既有制度的约束,又有人性的激励,才能够营造一个使全员精诚团结、积极奋进的和谐氛围。促进学院的和谐发展。
[1]刘长英.高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J].科学与管理,2009, (3).
[2]赖铮.高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生命关爱和价值发挥[D].福建:厦门大学,2007.
[3]裴德琼.高校教师人性化管理与领导者素质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4]黄翠红.高校教师人本化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方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5]张锐华.高校教师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初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5,(6).
[6]章立早.试论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J].青年教师,2006,(10).
[7]马国平.试论科学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
[8]马国平.现代高校教师人性化管理探究[J].高等教育,2008,(6).
[9]梁磊,梁伟.学校侧重人性化管理探析[J].教育革新,2007,(3).
[10]胡平.学校人性化管理初探[J].宁夏教育科研,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