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远华
以学习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 唐远华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领导中国人民顺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到关键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已为各项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趋利避害,首先需要在发展理念上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求党继续发扬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学习,有效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如何“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中心工作进行的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1]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共产党即将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为适应党的角色转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2]为此,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3]通过边干边学,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等重大课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最终导致十年“文革”的重大失误。期间,党仍未放弃学习,但学习严重背离了毛泽东倡导的“有的放矢”的方法论原则,导致学习流于形式没能推动实践向前发展,“在60年代以后,全国学习毛泽东思想达到了高峰,却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越来越远。与之相对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陷于困境,延缓了中国的发展。”[4]“文革”结束后,党在总结二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十年“文革”由于受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国家的发展被耽误了十年,邓小平以时不待我的高度紧迫感大声疾呼全党全国人民抓紧时间发展自己,但仍要求发展中不可放松学习,他提出:“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5]通过实践中的学习探索,全党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式、教条式理解,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之际临危受命,更为重视学习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江泽民强调的学习涵盖理论、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以及历史等各方面,并要求全党学习:“要有的放矢、学以致用。”“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6]为全党指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方向。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意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将其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虽未出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字眼,但却对“发展是硬道理”赋予了更多新的规定性。决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7]由此可将其解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心。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等全党性学习教育活动,同时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并以“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习的重要载体。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意味着党的学习已进入新的里程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学习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学习原则和九十年来的优良传统,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基本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全党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对五个要求的践行事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能否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关键,迫切需要党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不断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学习。
第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党在学习中掌握经济发展新本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世界奇迹,但经济奇迹的背后也隐忧重重,主要体现在人均拥有的诸多重要资源如耕地、淡水、森林、草地以及多种矿产资源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水平,而资源浪费和使用不充分现象又较为突出。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当前,中国不得不在国际市场购买诸种重要资源,其中部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增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迫在眉睫:一方面必须缩小投资规模和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动力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工业比重过大的局面,实现三次产业协调拉动经济发展。众所周知,工业对资源需求高于其他产业,对工业的过渡依赖导致资源消耗较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动力的新要求和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无疑成为党掌握新经济建设本领的内生性压力,迫切需要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这些能力。
第二,共同富裕目标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党在学习中创造调节收入分配的新手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和目标,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同步富裕无法实现。因此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他也强调:“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8]如今,中国社会已呈现出较大的贫富差距,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居民最终消费率一度时期大幅下滑,且消费率与其他国家即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严重偏低。尽管多年来政府一直强调刺激消费,为何居民消费难以刺激起来?根据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边际消费倾向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低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高。”[9]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总体上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水平远不及高收入者。同时,收入和支出预期也会左右人的消费行为,当前乃至以后一定时间内中国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支出预期较高,也严重制约了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由此,无论从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还是从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收入分配调解手段都是党必须修好的重大课题。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生产力水平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党在学习中发明科学技术新知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其实质就是大幅降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同时提高人的创造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人作为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产要素,通过人的创造,一方面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发展循环式生产,既能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能减少排放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可创造新的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当前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人类的资源消耗却日渐增多,为满足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人类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并创造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这些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党在学习中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管理和创新体制机制。
第四,全球主义时代对后发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党在对外开放中开拓国际关系新视野。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大国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对他国的侵略和剥夺,一些西方国家鼓噪“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围堵中国崛起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延续。然而,中国是在全球主义兴起、民族主义式微的大背景下崛起的,使得中国能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发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既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机遇,又让其他国家分享到中国发展的成果。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但一些西方国家却为一国一己之利,不惜危及脆弱的全球经济,企图向中国转嫁自己的矛盾以拖垮中国。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对整个国际经济复苏更是于事无补。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透支、生态环境透支和人力透支为代价的,中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工人工资水平长期偏低。种种透支的背后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一些世界人民的生活成本也因此大大降低。中国与国际社会业已成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然而,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世界,一些国家恶意制造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需要党妥善处理国际关系。同时,全球主义时代虽给中国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引进借鉴的可能性,但一些发达国家却对中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产品封锁。在对外开放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党在学习中提高维护中国国际形象和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能力,通过国际谈判妥善处理国际争端,让国际社会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的善意并给予中国更多的善意支持和理解,使中国获得更多更好地学习别国经验的机会,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更多外部力量支持。
建设学习型政党,以学习催生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需要全党在学习中坚持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的方法论原则,以卓有成效的学习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念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
第一,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中增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十多年来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立为“十二五”工作的主线,凸现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学习促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结合九十年来党在学习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全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重点学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学习中深入理解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注解并结合群众心理的新特点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观。学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既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又切实遵循自然规律;三是马克思主义学以致用的方法论。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有的放矢地学习,是九十年来党的优良传统,对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四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是“什么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么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指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性。
第二,加强学习新时期新任务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学习中升华执政理念,创造出符合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执政成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发展方式转变做贡献。作为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党,要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需要科学执政。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速度曾一度成为衡量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但GDP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指标的最大缺陷在于无法反映经济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经济核算只重产出不太注重资源环境等各种成本的做法,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相应会转变到更加注重党员干部执政期间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环境改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非仅注重对GDP增长的贡献。这就要求全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加强上述各方面的学习,增强执政能力,创造出更多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绩。
第三,加强对现代经济建设知识体系的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生产行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程度,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社会生产就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符合人类目的和意图的物质产品,消费环节之后又将废物排向自然。这些生产消费行为必然会对自然的自平衡系统产生一定干扰,但由于自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若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对自然系统的干扰破坏控制在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内,自然系统的自平衡不会受到质的损害。然而,人类的生产活动严重超出了自然的修复能力,全球自然生态危机凸显。如何实现自然系统的再平衡,无法再依赖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能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通过人的创造:一方面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减少人类继续发展向自然的攫取和排放。相应地,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全党应该加强现代经济建设知识体系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本领。
第四,加强向实践学习,学以致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将实践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做法加以理论化和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方能发挥作用。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诸领域,需要党以实践为师,通过改革在实践中逐步推进。一是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改进理论;二是将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做法加以理论化和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三是深入学习和了解亟待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领域,组织科技攻关,以攻关成果促成该领域的转化;四是走出国门学习国际社会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五是拓宽学习视野,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球性制约因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攻关,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M],第一卷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9:788.
[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426-1427;1427.
[4]陈奎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N],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09:01.
[5]邓小平: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7:1079.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304.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5-6.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0:364.
[9]商务部编写组:宏观经济[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2:34.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