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农委主任 夏祖相
转变发展方式 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深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 重庆市农委主任 夏祖相
“两翼”是重庆有别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特殊板块。幅员面积和农业人口分别占全市的65%和50%以上,是重庆“大农村”的集中地区;汇集了1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80%的贫困人口,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山区之一;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和武陵山少数民族聚居区,区位特殊。实施好并不断深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对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两翼”振兴、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去年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推进,“两翼”农民增收明显提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探索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农民增收快于“一圈”和城镇。2010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4823元,增长23%,户均增收3453元。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比全市城镇居民高11.7个百分点。上半年,“两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6元,同比增长28.2%,较全市平均增速高4.1个百分点。
(二)特色产业发展又好又快。高起点建设市级良种场111个,区县自建119个。选派108名高级专家和700名科技特派员定向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新发展柑橘12万亩、特色经济林130万亩,种植蔬菜331万亩,出栏牛47万头、羊168万只、家禽8000余万只。黔江的生猪和蚕桑,梁平的鸭子、竹子和柚子,垫江的鹅和柚,开县的肉兔,云阳、丰都、酉阳的牛羊,忠县、奉节等地的柑橘,城口、秀山、巫溪的土鸡,彭水的魔芋和烤烟,武隆的乡村旅游等,发展势头迅猛。
(三)产加销一体化初步形成。开展了中外企业投资农业重庆行等招商引资系列活动,签约项目508个,协议资金530亿元,到位60亿元。区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80家,带动农户12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7100个,农户参合率28%。推行“托养”“寄养”等办法,让农户“零首付”发展生产,农企关系更加紧密1。8开展市场建设、农商对接等“五大行动”,启动建设11个5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新建改建县1、1乡2农贸市场 个,在主城超市设立直销专区(柜)
个。成功举办13西0部农交会等促销节会,签订订单和3基0
地建设协议 多亿元。建设标准化出口加工基地
个,出口创汇3330万美元。
(四)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制定了“1+6+17”的普惠扶持政策,农户参与率达97.2%,农民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启动了三峡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发展林下经济270万亩。农村“三权”确权到位,启动了户
籍改革和“三权”抵押5融00资0,建立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市4级风险补偿资金40万60元。发展融资性担4保00机0构 家,融资担保规模 至 亿元。市财政补助
万元实施主要畜禽保险,秀山等地建立了主导产业最低保护价制度。7(五)“三农”重中之重落到实处。市委 次召开常委会和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各区县均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工作重心和主要20精10力转到“三农”上来。设立了万元12增收专项资金,年市和区28县.7财政真金白银投入亿元,政府7投入总计达到7亿元。今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亿元,区县配套亿元。结合“三进三同”“结穷亲”,组织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结对帮扶210万户。
(六)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得到全市上下的一致拥护,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普遍认为是一大“德政”和“善举”,增收的不仅是票子,更是百姓的心愿、农民的幸福、干群的鱼水深情、社会的和谐稳定。
根据重庆“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农民收入翻番、缩小“三大差距”的目标,深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坚持以户为基础,产业为支撑,产加销一体为关键,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工作目标由户均增收万元向人均收入超万元跨越。到2012年,确保“两翼”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以上增收1万元;从2013年起,实施农民收入超万计划,到2015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1.1万元。
(二)工作重心由抓增收向整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兼顾。继续实施3市00财0政对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3房0改造每户直补元,对农民新村建设每个补助万元。农民新村实现“六通”“六有”,大力推进村
庄绿化美化2,01深5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乡村清洁工1程50。0到年,全部消除农村危旧8房0%,建设农民新村个,适宜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以上。
(三)工作方式由抓点带面向提升“到户”水平深化。坚持工作到户、指导到田、服务到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做到增收计划、产业覆盖、龙头带动、产销衔接、政策惠及、帮扶指导、资金投入、科技服务、设施延伸、环境改善“十到户”。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更加注重贫困户、弱劳户和产业空虚户增收,推进整村、整乡脱贫和万元增收。
(四)工作方法由平行推进向分类指导转变。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批龙头带动、一套扶持政策。支持各区县建设1~2个“举旗产业”,形成“一县一特”,“举旗产业”覆盖农户面达到60%以上,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70%以上。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着力抓好万州、开县、云阳等农业大县。
(一)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一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收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开展农村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有偿置换试点,加快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健全完善流转市场,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和风险基金。二是增加农民房产收入。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住房流转市场,扩大宅基地复垦、地票制造和交易规模,鼓励农民通过农房风貌改造发展乡村旅游或对外出租。三是增加农民股权收入。积极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推广土地股权合作、内部要素合作、混合股份合作等模式,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8(二)着力打造 大产业链。坚持把增收“建”在产业上,做大做优主导产业。整合现代农业专项资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和 “两翼”万元增收专项资金,重点打造8生猪、柑橘、蔬菜、生态渔、土鸡、牛羊、中药材、蚕桑大产业链,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龙头加工、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等关2键01环5节全8面发力,推进产加销一1体40化0发展。预计到年,大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亿元。
(三)发掘闲置资源增收潜力。深度开发农村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项目。发展林下经济1000万亩,亩产出提高到2000元以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抓好500万亩冬闲田土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榨菜、蔬菜、马铃薯、特色小杂粮等。以市内转移为重点,继续抓好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四)积极推进一产“三产化”。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组织农民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体验农场等旅游服务业和农特产品生产销售。打造长垫忠沪蓉高速公路沿线柑橘观光走廊和渝万油菜花观光带,创建一批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2社01会5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劳务6外%包”。到12%年,力争二三产业收入占比由目前的提高到以上。
(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和“专家专业合作3社00农户”等模式。实施巴渝新农民培养计划,造就万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5“0千%社一条龙推进计划”,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推进农村信息服务全覆盖,支持区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50~60(二)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重点扶持 个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各区县培育2~3个重点龙头企业,造就一批10亿级企业。到2015年,力争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带动农户面达到6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0%以上。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引导农民和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发展产50加%销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参合率提高到以上。
(三)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建设18个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深入实施商贸流通“五大行动”,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产品直销进社区,实现更多农产品在“农交所”上线交易。建好上海西郊国际重庆馆和义乌 “重庆名优特新农产品专销馆”,建立遍布全国的农产品经销网点。支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将重庆柑桔、秀山土鸡、三峡有机鱼、“石柱红”辣椒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
(四)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商品粮、柑桔、蔬菜、生猪等9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完善生产档案记录、进销台账检查记录、产地检测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量认证、安全监管和种子质量监管等四大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一)推进“五个一体化”。努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要素市场、劳动就业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大幅度增加水利和农村交通投入;逐步提高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设科技新村、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及文化体育标准化设施;推进城乡要素互动,健全土地、林权、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建立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实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同工同劳同权。
(二)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完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确权颁证,健全配套制度和政策,扩权赋能。建立农民进城后农村财产的处置机制,确保退出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充分开发利用,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和小额信用贷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经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农业项目引资引智力度,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变农业投入方式,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健全完善主导产业扶持补助政策,支持区县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发展壮大农业担保事业,创新担保贷款模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四)努力化解三大风险。高度重视农业风险防范,增加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健全队伍,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落实目标责任制。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全面开展“两翼”畜禽保险。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大力开拓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全方位扩大农产品销售。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实行保护价收购,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