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承银
丰都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硕果累累
□ 张承银
去年初全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将万元增收工作作为“一号工程”,高度重视、创新举措、克难攻坚,强力推动工程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15.8亿元,同比增长9%,增幅居13县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66元,同比增长19.4%,增幅居13县第一;全县18.46万农户有17.82万户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7.64万农户提前两年实现增收万元目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三年增收万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去年市委、市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指标中,我县获13个考核县总分第一、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第一、城乡居民收入考核分值第一、农民收入考核分值第一,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获“两翼”地区优秀等次。在具体工作中,县政府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有力地推进:
为激发全县干部群众的增收热情,县政府牵头组织召开万人动员大会,面向全县电视直播,全面动员部署农户万元增收工作;先后30多次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召开专题会、培训会、现场会,学经验,鼓干劲;督促各乡镇先后召开村社干部会、院坝会3000余场次;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宣传16万人次、印送到户宣传手册12万本、发放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信6.2万余封;在丰都报、丰都电视台等县内主流媒体滚动播报增收动态、种养技术、发展模式等信息200余篇;县增收办编印《增收动态》34期、《每周快报》45期,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宣传动员。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成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重大工程,得到了广大党员、各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支持和帮助,全县上下形成了“万元增收”的浓厚氛围。
在广泛深入调研、汇集各方智慧的基础上,县政府主导编制了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规划,确立了林业、肉牛、果菜三大主导增收产业和红心柚、龙眼、花椒、土鸡、山羊、生姜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全县形成了科学合理的“3+X”的增收产业体系。围绕增收主导产业,县政府花大力气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成52个市、县级良种繁育场,推行企业与农民建立订单种植、订单养殖、入股分成、保护价收购等多种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主导增收产业迅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对农村经济的支撑力越来越强。其中:肉牛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走到了全国前列,尤其是恒都牛肉成功进入沃尔玛、麦当劳等12家大型国际国内连锁超市,肉牛产业“买全国、卖全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由此今年全国牛业大会由市政府主办,并在丰都召开。林业产业去年超30%完成目标任务,成功创建为全市首批、库区唯一市级森林城市。去年烟叶单产水平达到全市第一,烟农收入创历史新高,跻身10万担生产计划行列,有力地巩固了“全国烟叶生产重点县”。同时,还通过举办红心柚文化节、组织参加西部农展会等措施办法,使红心柚价格大幅攀升,有效激发了农户对红心柚等果菜产业的发展信心,投入更多精力加强管理和扩大种植面积。
在积极争取并全面落实市上政策扶持的同时,县政府大胆探索创新,构建“特惠+普惠”的政策体系,着力破解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 “想发展缺资金”的难题,全面化解农户“想投入怕风险”的担忧。财政方面:去年,县政府严格按市县1∶1的比例落实县级配套资金3584万元,整合扶贫、农业、林业等各类项目资金3.14亿元用于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在全市率先出台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对实现增收万元的农户给予500元的扶持奖励,目前已筹资2644.65万元全面兑现了5.3万农户的奖扶政策。金融方面:在全市率先出台专项担保贷款办法,县财政首期注资5000万元成立国有担保公司,建立起“六位一体”担保贷款机制,实行1万元以内贷款贴息和5万元以内贷款担保的办法,被市农商行誉为“丰都模式”予以推广,去年全县金融机构新增涉农贷款10.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6.1亿元,同比增长40.66%。今年,我们扎实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在全市率先推行万元增收贷款1万元以内 “县财政100%补偿银行放贷风险”的做法,有力助推了小额信贷,与去年同期相比,贷款额增长1亿元。保险方面:为切实降低农户产业发展风险,我们通过积极争取获得国家特批,在全国率先实施肉牛保险,对农户自愿参保能繁母牛由县财政给予每头50元保费补贴,全县能繁母牛参保率达76%。同时,大力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扎实推进了山羊、土鸡等保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户产业发展风险。
狠下功夫提升农产品品质、搭建营销网络,着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让更多农产品向“卖得出、卖得远、卖得久、卖个好价钱”迈出坚实步伐。一是搭建平台建市场。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的财政补贴力度,去年以来,全县共新、改、扩建乡镇农贸市场28个,开工建设3个标准化城市菜市场,恒都公司启动建设投资1.5亿元、年交易量达20万头的中国南方肉牛交易中心,渝惠食品集团投资5亿元,打造集农产品、农资、中药材、农机具、仓储、冷冻、电子交易为一体的丰都农产品批发物流市场。二是依托企业拓市场。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龙头”,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基地、深加工、塑品牌、拓市场、促增收。恒都公司、凯迪公司、成华板材、金鹰集团、鱼泉榨菜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先后入驻,肉牛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生物质发电和有机肥生产、榨菜深加工等一批投资大、潜力好、带动强的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建设,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丰都肉牛、丰都龙眼、金人菜油、乡姑榨菜等产品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识、重庆市著名品牌或商标,全县农产品销售价格稳步提升,部分产品进入东南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迅速拓展。三是加强对接联市场。出台农产品促销奖励办法,对农产品销售给予运费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发展专业合作社465个,入社农户86475户,农民入合率达46.8%。加强农超对接,在县内新世纪、开心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设立农产品直销专柜,组织重粮集团等大型企业、超市与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全县57个专业合作社的农副产品可直接进入重庆及周边省市各大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2.76亿元。积极引导发展电子商务,明富实业、光明食品、凤凰柑橘合作社等25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商务部新农村商网的注册会员,通过新农村商网夏、秋季网上交易会,上半年全县实现交易订单13笔,总金额2800万元,其中出口订单2笔,出口金额85万美元。
在工作过程中,县政府着力推动建立了“党政加强领导、部门职责明确、机构人员落实、干部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县乡两级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增收办并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会,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总结。督查各乡镇逐户落实增收项目,将“政策宣传单、到户明白卡”统一制作、户户上墙,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户万元增收“记账薄”,建立农户增收数据库,按月上墙公示、动态管理,强力推动工作开展。建立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干部四级梯次帮扶体系,实行“增收目标不实现,帮扶工作不脱钩”的帮扶机制。县“四大家”领导均多次深入联系乡镇、村社检查指导工作。县级各部门多次组织进村入户,帮助农户落实资金、组织种源、启动项目、联系市场,去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9100多万元。安排30名农技专家联系30个乡镇,安排100名县级农技人员联系100个村,安排276名农技人员联系276个社,免费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月采取随机抽点、暗访农户、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专项督查,将督查结果通报全县并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连续两次排名末三位的2个乡镇(街道)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全县各级各部门参与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得到极大调动,广大农户增收项目顺利实施,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我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强力推动实施,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代表全市区县接受两院院士农业农村考察调研。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农村经济论坛》、《城乡统筹》、《两翼农户增收专报》等主流媒体刊物先后登载我县增收信息60条,《重庆日报》还对我县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特别是去年原国家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专家顾问团团长万宝瑞同志专程到我县调研增收工作,其撰写的调研报告中多处提及丰都经验,肯定我县“在贫困山区农民如何共同致富,山区现代农业如何发展”等方面作了有效探索,向温总理建议“在西部地区应给予提倡”,报告得到了温家宝总理、薄熙来书记、黄奇帆市长、马正其常务副市长的亲笔批示。
我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能够得到高效推动,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离不开县政协的大力支持。自去年以来,县政协连续2次组织政协委员集中视察农业农村工作,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方式,向县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特别是在肉牛、红心柚、榨菜等骨干产业上提出了优秀提案,有力地助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县政协又广泛开展“委员走访群众”、“委员助推发展”等活动,发动委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大力开展结对帮扶,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提供智力服务和经济支撑,有效地助推了全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宣传引领有待深化。我县贫困农户基数大,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认识水平和知识接收能力不高,虽然县、乡加大宣传教育和科技推广,但部分贫困农户对扶持政策的理解模糊,在实用技术的运用上不主动,亟待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二是技术服务有待加强。受社会就业观念影响,大中专毕业生不愿进入农业技术服务领域,人才问题仍较突出,尤其是黄牛改良、人工冻配等特殊人才严重不足,导致配套服务和技术指导在全面跟进上还有差距。三是资金瓶颈有待破解。虽然我县通过出台配套激励政策等形式,对农户增收项目实行财政贴息和风险担保等措施,但受农户不良贷款偏多和金融机构投资转向等因素制约,“三权”抵押、小额信贷等融资推进阻力较大,增收项目资金缺乏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四是市场体系有待健全。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农贸市场、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搭建市场平台,但受限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现代物流不完备等因素制约,现行的市场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农产品的流通需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五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我县属库区山区县,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加之县乡财力薄弱,财政负担过重,导致现有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在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上还有差距。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增添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作者: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