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勇,陈利荣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a.人文社科系;b.国资处,成都 610071)
高校是传承、培育、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育人,促进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是大学教育本质的核心。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工程?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因此,深入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精神和科学素养两方面的培养。多年来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素质教育并没有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市场化,高校产业化和高职技能化的冲击,人文素质教育从整体上看并未真正落实,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一度被边缘化,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陷落并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不少专家强烈呼吁应大力加强大学语文教育,让大学语文重返大学课堂,以提高大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各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即大学语文)课的要求。2006年11月,教育部在湖南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建议各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此后,各大学纷纷响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先后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2007年春,关于大学是否加强母语教育和是否将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向学生开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关于大学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网上调查中,网民以90%的绝对多数赞同应强化母语教育,让大学语文重新回到大学课堂。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中,特别强调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文理兼容、拓宽专业口径、进行通识教育等。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最基础的环节在于对本国语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充分凸显出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战略性基础地位。
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其学科定位:一是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使学生普遍掌握和强化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能力;二是将大学语文作为载体,传承民族科学、文学、哲学的优秀遗产;三是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四是引导学生凭借大学语文的阅读材料向历史、文化、文献、日常生活的知识延伸,启发一种关于人生、历史、文化、哲学的理性思考,培养一种文化哲学和思维的方法。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既可以强化训练和增强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处理能力,又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开启智慧,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都有着较强的整合作用,从而与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大学语文是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面对高工专学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和学时相对较少而对学生人文素质要求提高的矛盾,大学语文显示了其独特的综合性学科优势。因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典型的工具性、基础性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可以全面打通文史、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兼融历史、文化、伦理、民俗、人文、地理等多门学科的内涵,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信息,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素质熏陶,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任务。提高职业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在高职高专教育职业化、技能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高职高专的人文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大学语文课程只是在极少学校开设,而且只是一种点缀。
2007年10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载的《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一文指出,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在办学理念上又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具体表现在:在知识层面上,人文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现有知识的吸取,从长远看,更是影响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在能力层面上,相当部分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都较差。在综合素质上,应变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弱。
近年来,有的高职高专类学校虽开设了不少人文素质类选修课,但由于学生选课和教师开课的随意性都很大,其收效也十分有限。以我校为例,根据用人单位对我校近年毕业学生反馈信息可知,由于中学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大学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又没有任何有益的推进,导致我校近年毕业的学生较其他综合类院校毕业的同类专业学生在人文素质水准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能力方面都显得薄弱,其他学校学生情况也大体相同。这种状况,不仅无法应对近年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也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长远看,还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因此,学校领导、教师、社会和用人单位等各个方面希望加强学生人文修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和定位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摒弃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彻底改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具人”的目标取向,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把做人与做事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全面发展的现代人。高职院校在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中,必须立足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立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体系,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构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重拾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把学做事与学做人紧密相连,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的统一。
构建人文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调动多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课程理念,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为此,要对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调研,寻求适合于高职高专特点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以大学语文教育为基点,制定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和配套的教学、科研改革计划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打造适合于高职高专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新平台。
4.2.1 构建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体系
建立以《大学语文》为主干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平台。将《大学语文》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开设。在此基础之上,加强人文公共选修课建设,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目前高职高专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高专人文教师资源少、分散、管理不到位,教师开设此类课程的随意性较大,结构不尽合理。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抓好核心课程,并以此为基点,建立具有一定层次、达到整体优化的人文教育课程选修课体系,并规定必须选修的学分。在课程设置上,一要根据学校实际,注意有重点、有选择地开设基础的人文学科课程;二要鼓励有特长的教师多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以保证充足的人文课程课源,使学生有较大的选课余地。三是最好配备相应的选课指南系统,使学生在选课时根据自己的专业、层次、兴趣,有意识地选择结构适宜、难度合理的课程。
4.2.2 设立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平台,逐步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文素质教学科研团队,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可持速发展。教师要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教学由重技能、轻人文向科学人文相结合转变。坚持或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人文素养,特别是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重组、开发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外延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因此,建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赋予人文精神的各类人文活动,这是一个隐性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渠道。好的校园文化会让花草含情、墙壁说话、教室增辉,让人时刻感受到人文魅力的熏陶与滋养,以激发文化的品质,提升人文的素质。充分挖掘已有的校园文化景点,比如学校校训雕刻、优秀校友资源等;整修增建蕴含育人目标、学校精神和专业特色的人文艺术景点;有计划地建设有关塑像、刻石、制作报亭、宣传栏、名人名言标牌以及环卫、导向、服务、休闲相关设施,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如我校将充分利用陈毅纪念园和文化广场以及校史展览馆等资源,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校教育,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参观陈毅纪念园,听取专题报告,让学生进校就切身感受到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办学历史,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
有效开展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及效果和存在的总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要认真吸取传统考试、客观测验的长处,以加强评估体系的科学性。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检验工科类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工科类专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单一化的考分评价转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从只关注结果优劣的评定转向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亦重收获的评定;从一次性机会简单化处理转向多次提供机会多元化评析。同时,改革现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总体设计上,该体系至少设立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技能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能力水平等一级指标,并建立具有操作性的二、三级指标体系。从根本上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以大学语文教育为基点和切入点,符合高职高专的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高专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1]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3-6-18(2).
[2]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N].中华读书报,2003-8-21.
[3]徐同林.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4]高宝立.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基于一项调查的分析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