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丽,柳吉良
杜威的“做中学”对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常淑丽,柳吉良
“做中学”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一个重要教育理论。介绍了这一教育原则的涵义,分析了高职高专复合型英语课程的特征,思考了“做中学”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启示意义。
杜威;“做中学”;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916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并列为西方教育界的三部不朽经典。杜威在书中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他教学论的核心思想 “做中学”,这一理念与他所提出的“职业活动中心论”一道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观的核心。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杜威批判道:“从别人口中听来知识不是真正获得知识。因为儿童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聆听讲解和记诵课本,全然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单凭教师灌输去吸取与自我生活无干的教条,绝谈不到掌握知识,谈不到积极、自觉和爱好、兴趣,更不能自由探索和启发智慧,其结果是抑制儿童的活力和滞塞儿童的创造才能。”杜威反对这种把 “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体”。教学不应是直接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即“做中学”。“做中学”并不仅指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别人知识的环境转移到自由活动的环境,而且要求将他们由漫无目的的活动移入经过选择指导而学习的环境。
杜威认为,“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从经验中学”,就是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就变成尝试;变成一次寻找世界真相的实验;而承受的结果就变成教训,以此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结。杜威还指出,经验本来就是一种主动而又被动的事情,它本来不是认识的事情;估量一个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分量的理论 (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这就是杜威提倡“从做中学”的重大意义。
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他认为“制作”的冲动或兴趣是人的主要本能之一,知识经验均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生活过程中得到的,强调儿童应从实际活动中学习,主张学校应成为雏形社会,设立各种工厂、实验室、厨房、农场等,让学生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便去搜集有关资料,确定问题所在,并提出各种假设。这种过程能使学生丰富自己的经验。为此,杜威提出教学过程应由安排真实的情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明确问题)、有可利用的资料以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提出假设)、从活动中去证验假定(解决问题)、根据证验成败得出结论(检验假设)五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
(一)高职教育课程的本质和特征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它既要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传授技术生产活动成果,同时,在层次上又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体系的特殊性必然使高职高专课程也具有与普通本科课程不同的特征。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支撑,即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对课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形成课程的本质和特征。
首先,高职高专课程具有能力性特征,它的本质是以能力为本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其次,它有实践性特征,课程的理念是以实践为导向,学习工作一体化,实施方式为产学结合。第三,它有灵活性特征,课程形态多样化,课堂组织灵活,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并进行动态变化。第四,具有综合性特征,即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最后,它有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学习对象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观念的开放和国际化的视野。
(二)复合型商务英语课程的特征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从单纯的扎实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转变为既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应用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其他专业知识。为此,很多高校外语专业都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合型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等纷纷应运而生,高职高专也陆续开设了专科层次的复合型英语专业。这类复合型英语应当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以商务英语为例,它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是在商务环境下使用的英语,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这个定义明确了商务英语的工具性和职业性特性。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涉及到英语和商务两个学科,它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商务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作,因此具有复合性和实践性。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一定要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要以“做中学”教育原则为指导,从以下几方面构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首先,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要进行复杂细致的信息收集,包括社会需求、学生状况、职业技术现状、院系教育重点等,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课程对应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素质结构。
其次,确定课程目标。要明确课程与高职教育院校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和课程设计的方向,从而对课程模式、内容的选择进行指导,并成为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依据。由此,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商贸领域从事服务、管理,成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应用型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商贸英语专门人才。同时,学生应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能力和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功和适应能力,具有能够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其它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课程模式的确定受到教育类型性质的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着力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实践导向是课程模式的主导取向。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可综合选用多种课程模式,比如任务中心模式、实训中心模式、问题中心模式和职业资格中心课程模式等,这样就能够适应不同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第四,课程内容的选择。杜威认为,用“从做中学”替代“从听中学”必然会促使学校课堂教材发生变化,从而使学校的整个精神得到新生。他强调这种方法能用于所有课堂教学,但是,它要求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在杜威看来,如果教师采用“从做中学”的方式来扩大儿童的经验,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儿童在没有进学校以前所学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与他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他怎样获得这种知识,这个问题为学校教育方法提供了线索。
在确定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时,要选择与课程目标和课程特定价值取向相适应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商务英语领域的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知识,工具和专业技能,解决问题和技术实践能力,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一旦确定了课程内容,就要进行课程组织,高职教育课程不全是理论知识,它是实践型课程,理论知识“必需够用”,要有大量的技术实践知识、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作为支持内容。目前,为了加强技能培养和实现技能培养目标,有的学校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实施了 “专业知识+熟练的工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培养模式;有的引入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有的采取聘请行业管理人员开展报告、讲座式教学;有的在讲解行业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模拟、演示整个工作流程;有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商务材料;有的在行业公司的支持,将公司的真实商务资料展示给学生;有的让学生多观看商务活动影碟,多读经贸、商务类文章、杂志;有的组织学生到进出口企业参观、见习等,这些都是加强实训环节的好方式。有的学校实施了 “三三三”制课程结构,即专业外语课程占1/3,专业课程占1/3,实践课程占1/3。一般都要求学生获取商务证书。
根据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不太适应实际岗位需要的现实,今后还应该在充分了解外贸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课程,加强与外贸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根据它们的需要“量身定做”培养学生,开拓定向培养市场,最终达到培养对路、供需配合、学生就业有保证的办学路子。
[1]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约翰·杜威.民生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G642.3
A
1673-1999(201)03-0194-02
常淑丽(1970-),女,山西芮城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 610031)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及应用语言学;柳吉良(1954-),男,四川彭州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2010-11-19